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校园网的集成平台架构解决方案.doc

基于校园网的集成平台架构解决方案.doc

基于校园网的集成平台架构解决方案1基于校园网的集成平台架构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也有了重大进展。

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和用户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网络用户涵盖了教师、学生、职员、工人等校内各类人群和无法计数的校外访问者,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

但是,在看到高校信息化可喜现状的同时,经过深入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不少问题:
1) 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2) 信息缺乏有效共享,
3) 应用缺乏有效集成,
4) 用户缺乏统一的接口。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层次化和整体的观点来规划、实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为此作者提出了基于校园网的集成平台的系统架构解决方案。

1 校园网的集成平台的提出
相对于教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更受大型国际化IT 公司的青睐。

从MIS、MRP、MRP II 到ERP、ERP II,为企业信息化提出的方案层出不穷。

从某个角度来看,
高职院校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因此高校的信息化也可以从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中吸收营养,形成职业院校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解决方案。

1.1 ERP 的概念
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信息资源,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在ERP 中,管理业务的流程是一环紧扣一环相互连接的,它形成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高度集成。

因此,ERP 的建设通常是一个全局的、自上而下的过程,ERP 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整个企业的需求,保证了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性。

对于一个生产管理模式相对稳定的企业,ERP 的建设方式无疑是适合的。

1.2 职业院校信息化的特点
处于教育改革时期的职业院校,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可能会发生变化,不同于企业相对稳定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

例如,教学模式由学年制改革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模式由学校、系所二级模式改革为学校一级管理模式等。

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随着学校的改革而不断变化。

高职院校不同于企业的第二个特点是高职院校具有一种非集中式的校园文化,学院各院系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部门之间是一种相对松散的关系,服务于各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关系也不像ERP中各子系统之间关系那么紧密,有点类似于松散耦合的“联邦模型”。

这些客观存在,使得在高职院校中设计和建立全局的应用系统困难重重,
如果直接采用ERP 的思路建立高校集成信息化系统是不现实的。

但是,ERP中信息共享、应用集成和统一访问接口,也是高校信息系统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选择了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

1.3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利用统一的平台和接口规范,将学校的各种信息系统集成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并为后续的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统一、规范化的要求。

为了实现集成,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平台来集成各分立的系统,并确保各种应用系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修改(不需要推倒重做)就可以集成进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使本来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并且用户能够统一访问。

要实施信息化集成,需要从高职院校全局的高度来分析,理清高职院校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关系,界定各部门之间联系,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开发高职院校的应用系统,形成一个有机集成的高职院校信息系统。

2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2.1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组成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可简单概括为:一个基础平台、一个门户和N 个应用系统。

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不同于ERP系统中各种业务数据和业务逻辑密切相关的紧密耦合方式,而是通过一个基础平台,使得各个应用系统能够以一种松散耦合的方式实现集成。

每个应用系统仍然独立运行,保持相互间的松散耦合,使得局部的变动
(1)门户:包括应用的聚集与展现、个人桌面的定制、单点登录与应用漫游、可用资源的检索和查询等功能;
(2)应用:包括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办公环境(OA)、数字图书馆、网络教学和网络服务等相关网络应用系统;
(3)平台:包括应用管理、用户管理与认证、权限管理、数据交换等服务模块。

3 结构
下面的是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它是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基础,为各个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一系列的基础服务,使得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应用间的系统级调用和统一的用户访问接口,从而实现应用的即插即用。

平台的基本服务模块包括:
(1)应用管理:为应用程序设定一系列外部接不至于影响到整体,应用之间也不必互相紧密依赖。

但是,每个应用可向其他应用提供一些业务服务调用,使得其他应用可以通过规范的接口调用这些服务,从而实现访问该应用系统内部的信息。

口规范,使得遵循标准的应用能够方便地集成,接口规范分为核心集、扩展集和可选集,支持不同级别接口规范的应用的集成度不同;
(2)用户管理与认证: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与认证,并提供用户单点登录和应用之间漫游的支持;
(3)权限管理:为用户和应用、以及应用之间的访问权限管理提供统一的规范,使得新应用能够被自动发现并被用户使用;
(4)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信息视图和标准的数据交换服务,使得应用之间数据交换规范化。

它是整个数字校园的访问入口点,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使用界面,用户进入门户网站后,除了可以看到公共信息外,只能看到与其身份相称的各项服务,成为用户的个性化网络门户。

门户的主要功能包括:
(1)统一访问入口:采用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实现用户单点登录,用户一次登录后就可以访问数字校园的各个应用;通过统一的访问控制管理,使得门户网站展现用户有权访问的应用,新增的应用也能够自动加入到用户的个性化门户网站中;
(2)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导航:能够集成遵循应用管理接口规范的系统,使得遵循标准的应用中的资源和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能够根据各个应用在“应用管理”中注册的属性,指导用户更加高效、快捷地使用好各个应用系统;
(3)个性化定制:用户可以像定制Windows桌面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和编辑门户使用界面,例如选择喜欢的门户样式、添加需要的门户工具、设置经常访问的Web资源等;(4)资源检索和查询:提供给用户方便的检索功能,使用户在众多的数字化校园中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

中间的应用层是指用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种应用系统,用于解决各类用户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高校信息化的主要应用系统包括:
(5)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务、科研、财务、人力资源、设备资产、档案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等;
(6)OA 办公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网络办公环境,包括日常办公、文档
管理和网络空间管理,使学校各类用户将办公的大多数环节搬到网上,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督办,真正实现网上办公与管理;
(7)数字图书馆:将各种数字图书资源(包括期刊、书籍、论文等)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管理起来,通过智能检索技术和宽带高速网络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给用户,它包括数字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存储、检索、传递、保护、利用、归档、剔除等的全过程;(8)网络教学:为用户提供一个支持网上备课、课件制作、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等教学过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
(9)网络服务:包括电子邮件、信息发布、IP电话、视频会议、社区服务、决策支持等各种网络服务系统与工具。

4 结束语
相对于ERP来说,高职院校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是一个新鲜事物,其理论还不够成熟。

但是,高职院校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比较符合高校信息化的客观实际,是很有前景的,高职院校校园网信息化集成平台能使一个高效的、集成的、个性化的、开放的、安全的校园网初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