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 PPT
儿科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 PPT
紫癜性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 预后良好 • 一般病程2周左右 • 40%反复发作的可能,症状减轻 • 少数肾型可发展成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使用激素的指征:
• 严重的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 • 肾病综合症表现 • 急进性肾炎 • 关节肿痛
病史汇报
• +12李研研,女,11岁。因”双下肢皮疹4天” 于2015年1月19日21:30收入儿科。
• 患者于四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皮疹, 色鲜红,压之不褪色,后消退,再次出现新 发皮疹,无明显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 腹痛,无明显关节肿痛,无局部红肿,无明 显活动受限,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收住 院,,病程中神清,精神可,饮食睡眠一般, 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听力弱。
• 查体:T:37.2度,P:80次/分,R:21次/分,W:48KG
非典型病例,尤其在紫癜出现前 出现其他系统症状时,易误诊。
本病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支持对 症等综合治疗, 尽可能寻找并避免接 触过敏原,积极治疗感染。
1. 一般治疗: • 急性期卧床休息;有肾脏损伤,短时间内不要参
加体育课,紫癜平时不出,一活动就出一点,并 且是很细小的红点,这种紫癜引起肾脏损伤的可 能性很小 • 有消化道出血或腹痛较重时,可禁食或流食; • 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 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
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类型
单纯型
腹型
关节型
肾型
混合型
• 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 • 嗜酸性细胞增多 • 血小板计数正常 • 束臂实验阳性 • 出血、凝血各项实验正常 • 肾型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 腹型大便潜血阳性
比较学习
皮肤紫癜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 难,同时伴有急性腹痛、关节痛及尿液 改变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2. 对症治疗: • 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
抗组胺药物和钙剂; • 腹痛时加用解痉挛药物。
3.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4. 抗凝治疗: 协和医院儿科报道小剂量肝素预防紫癜
性肾炎。
5.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能改变肾脏病变,不能改善预后,对皮疹无效,急性期对
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可予缓解。
2015.1.19.21:30
P:焦虑 患儿及父母缺乏有关疾病的知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血管炎有关
2、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紫癜性肾炎
3、焦虑
患儿及父母缺乏有关疾病的知
识与担心预后有关
4、沟通障碍 先天听力弱有关
• 2015.1.19.21:30
• P: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血管炎有关
I:观察皮疹形态、颜色、数量、部位和有无反复 出现。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 防患儿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 染。穿柔软、透气性好宽松的棉质内衣,并经常 换洗。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肥 皂等过敏原。进行穿刺时,应避开紫癜部位,防 止出血感染。
肠道 因微血管血栓形成出血坏死。
病理改变
2. 肾脏改变 多为局灶性肾小球病变,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局部纤维化和血栓 形成,灶性坏死,可有新月体形成。
严重时整个肾小球均受累,呈弥漫性 肾小球肾炎改变。
局部的纤维化
新月体 的形成
3. 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管毛细血管有膜 性和广泛性增殖性改变,并可见及IgA颗 粒纤维蛋白沉积。
肾上腺皮质激Leabharlann :可迅速缓解腹痛和关节痛症状 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 亦不能影响预后
泼尼松:
(1~2)mg/(kg.d),分次口服 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
紫癜性肾炎: 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治疗
6. 肾功能衰竭 : 可采用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治疗。
7. 对于严重的病例 : 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
过敏性紫癜
N5)
• 相关知识 • 病史简介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
•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一种以 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 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 便血及血尿、蛋白尿等综合表现为本病的 重要特征。尤以皮肤紫癜最有特点。
遗传
发病
免疫异常
• 2015年1月21日08:53 • 血生化提示抗0异常升高(967.8IU/ML),可能存在链球菌感
染。查体无阳性体征,病情好转。 • 治疗生加用口服阿莫西林,余治疗同前。
• 2015年1月22日患儿经脱敏支持治疗,皮疹减轻,腹部查体 无阳性体征,病情好转。
• 2015年1月23日患儿原有皮疹变淡,无新皮疹出现。余无异 常,治疗同前,输液后出院。
免疫荧光可见: IgA颗粒纤维蛋白沉积
临床表现
• 本病多见于7~14岁儿童。
急性起病,始发症状以皮
肤紫癜为主,
查体无阳性体征,病情好转。
• 少数病例以腹痛、肾脏
症状首先出现 ,各种症状
可有不同组合,
• 在起病前1~3周常有上 呼吸道感染史。
下肢可见紫红色斑丘疹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 • 病前1-3周常有发热、咽痛、乏力及食欲下降
环境
病因
感染 :细菌 病毒 食物 :牛奶 鸡蛋 鱼虾 其他 药物 :抗生素 磺胺类 解热镇痛 其他 :花粉 虫咬 预防接种
发病机制
各种刺激因子 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 B淋巴细胞克隆扩增
大量IgA和IgG 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改变
1. 全身性小血管炎(微动脉、微静脉、毛细
血管)是本病基础病变。
皮肤 真皮层小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细胞侵润,浆液和红细胞外渗以致间质水 肿,血管壁可有纤维素样坏死。
• 治疗上:儿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忌食鱼、虾、蛋易过敏物
•
留陪一人
• 给予甲强龙,丹参、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及减轻炎 症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 2015年1月20日10:13
• 听力障碍,双下肢皮疹转紫红色,部分融合成片, 治疗同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给予抗 过敏及减轻炎症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2015.1.23.15:00 0: 皮疹减轻
• 2015.1.19.21:30 • P: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紫癜性肾炎
• I:勿食用致敏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 K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品,要注意避 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 刺激的食物。肾型紫癜患儿,应予低盐 饮食
• 2015.1.1915:00 0:无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