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施工技术要求1、技术要求1.1 铝合金型材1.1.1 铝合金门窗型材的选用应符合下表要求:门窗类型型材要求型材壁厚mm表面涂层推拉窗固定窗平开窗上悬窗平开门推拉门1.1.2 上表型材壁厚为最低要求,承包人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1.1.2.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1.1.2.2 铝合金门GB/T8478-20031.1.2.3 铝合金窗GB/T8479-20031.1.2.4 铝合金型材,除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外,尚应满足《节能计算报告》中的有关传热系数的要求的规定,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并提供门窗主要构件的设计计算书,必要时可以在铝型材内加衬钢确保刚度要求。
1.1.3 铝型材选用型材为,发包人指定选用品牌的铝材或相同档次的产品。
1.1.4 主要型材结构式样参见招标图纸,承包人也可依据指定的型材厂家选择最恰当的型材系列,部分型材断面有可能需要新开模具,承包人应对生产厂商进行了解,投标时视为已经考虑开模费用。
1.1.5 铝金金门窗型材的基材应满足1.1.5.1 铝合金型材牌号为;1.1.5.2 型材的尺寸偏差精度等级为高精度级;1.1.5.3 型材的其它性能应符合GB/T 5237.1-2000的要求1.1.6 铝合金门窗喷涂型材应满足1.1.6.1 铝型材表面采用氟碳喷涂,平均膜厚≥30μm;1.1.6.2 铝型材表面采用粉末喷涂,平均膜厚≥40μm,涂层的光泽为哑光RD34%;1.1.6.3 颜色在铝型材采购前由发包人确定,除非承包人投标中已作说明,发包人颜色的确定均不增补费用。
1.1.6.4 其它性能应符合GB/T 5237.4-2000的要求。
1.1.6.5 承包人负责要求粉末喷涂厂家向发包人提供10年品质保证证书。
1.2 玻璃1.2.1 玻璃的选用应符合下表:部位类型玻璃种类规格颜色备注窗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12-0 4《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规定门有特别注明的玻璃按图纸所示采用,玻璃的选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之法规、规范。
所有安全玻璃必须有永久性的3C标志。
1.2.2 应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进行设计。
玻璃具体厚度应根据抗风压计算和保温隔声要求计算确定,并提供抗风压计算书,并满足上表最小厚度要求。
1.2.3 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应满足土建建筑图纸所注明要求。
1.3 五金锁执手铰链或滑轮风撑其它标准要求指定品牌平开窗高800以内平开窗高800以外上悬窗宽800以内上悬窗宽800以外推拉窗平开门推拉门1.4 铝合金门窗密封1.4.1 玻璃与铝合金框之间的密封双面均采用玻璃胶。
1.4.2 铝合金框与墙体的之间(凹缝嵌入)的密封采用硅酮胶。
1.4.3 转角玻璃之间的密封采用进口硅酮结构胶。
1.4.4 密封胶条及毛条应满足使用不少于30000次的产品。
1.4.5 发泡剂用硅胶封闭。
1.4.6 铝合金框与墙体之间塞缝标准:本工程采用塞缝方式,根据集团《外门窗塞缝标准》(详见附件)。
1.5 投标报送样品序号门窗名称样品名称1 型材所用到的所有型材断面型式2 玻璃中空玻璃与单玻3 密封材料三元乙丙胶条、毛条、玻璃胶、嵌缝胶、结构胶、型材开孔处防水胶;4 五金件平开窗:摩擦铰链、两点锁执手、传动器;平开门:多点锁执手、传动器、合页;上悬窗:摩擦铰链、七字执手、风撑;推拉门:锁、滑轮;推拉窗:锁、滑轮5 其它辅材不锈钢螺钉、安装用镀锌铁片以上样品均为小样,承包人将以上小样做成展板送于发包人。
1.6 门窗二次设计及性能指标1.6.1 门窗二次设计1.6.1.1 承包人有义务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及发包人要求,以发包人提供图纸为基础,并逐一核对现场实际洞口尺寸,综合平衡后,对图纸进行优化设计和修改,但是所有优化设计及修改必须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并得到发包人及设计方签字认可,方可用于施工。
开启扇和固定扇的玻璃在同一平面,压条内装,转角窗节点严格按招标图纸设计。
1.6.1.2 承包人必须负责提供相关设计计算书1套、蓝图8套及电子版,同时承包人必须负责完成全部出图手续(含资质要求、盖章、图纸审核等)。
1.6.1.3 相应设计及修改必须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1.6.1.4 因承包人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承包人必须负责承担全部责任,并向发包人提供相应赔偿金额。
1.6.2 门窗性能铝合金门窗的主要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6.2.1 抗风压性能:本工程的门窗抗风压性能定为2级,具体数值为1.5≤P3<2.0(P3为分级值,单位为千帕)。
1.6.2.2 水密性能:本工程标段1的门窗水密性能定为2级,具体数值为150≤△P<250,标段2的门窗水密性能定为3级,具体数值为250≤△P<350(△P为分级值,单位为帕)。
1.6.2.3 气密性能:本工程的门窗气密性能定为4级,具体数值为q1≤1.5[q1为单位缝长指标值,单位为m3/(m2×h)]。
1.7 门窗材料加工和安装技术要求1.7.1 铝材,玻璃生产允许偏差:1.7.1.1 部件割切误差范围:-0.5, +0.5mm1.7.1.2 每竖框平直不超出直线3mm1.7.2 铝材,玻璃组装允许偏差:1.7.2.1 整体安装的容许误差:±2mm。
1.7.2.2 两相邻框架构件偏离准线不超过3mm。
1.7.3 安装的构件必须符合设计所需的材料牌号、规格、色泽及性能要求。
1.7.4 任何实际位置的水平尺寸和垂直标高偏离理论位置应小于2mm。
1.7.5 每楼层间高度偏差,在任何方向均不得超过3mm。
偏差不能累计。
依次相连的构件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1.8 门窗制作安装专项要求1.8.1 铝合金门窗的安装构造详见设计图纸,承包人制作、安装时需保证:1.8.1.1 开启扇与固定扇玻璃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1.8.1.2 所有玻璃扣条均安装在内外侧。
1.8.1.3 平开门框、扇须内外一个平面。
1.8.2 门窗框与洞口装饰面之间缝隙采用耐候中性密封胶密封,其宽度及深度不得小于6mm。
1.8.3 发泡剂由门窗单位进行施工,附框边溢出部分,在20分钟内用手指压入框型材内,严禁粉时切割。
1.8.4 门窗项目回标时各单位应附详细制作拼装、施工工艺说明,以及防渗漏措施;此项内容单独作为技术标评分依据。
2、材料检验要求(全部检测费用由承包人承担)2.1承包人应在发包人的见证下对成品窗取样(按下列取样比例规定)到发包人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指标检验并出具报告,检测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2.1.1 取样比例:同一工程项目外门窗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抽取不同类型主规格(主规格指除厨房卫生间和梯间等公共地方外的数量最大的前三种窗型)门窗各一组(三樘);同一工程项目外门窗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的,抽取用量最大的前三种窗型的各一樘门窗;2.1.2 检验项目:雨水渗漏性能、气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能力、铝型材厚度。
采用中空玻璃的应同时对隔声和保温性能进行检验。
2.1.3 引用检验标准: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按GB7106-7108规定的方法检测。
保温性能按GB8484规定的方法检测。
隔声性能按GB8485规定的方法检测。
2.2 现场(或加工厂)见证抽样(每批材料或不大于20t为一检验批)送发包人认可的实验室进行铝型材强度及表面处理和玻璃的试验、材料相容性(如结构胶和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等)试验和连接螺栓现场拉拔试验,检测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2.3 门窗安装必须样板先行,样板窗安装完毕后,经总包、监理、发包人验收并通过样板门窗渗漏水检验后,方可全面施工;渗漏水检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检验标准如下:2.3.1 喷水顺序为:首先,在沿洞口最下部的水平接缝进行喷水;其次,垂直接缝处;最后,洞口最上部的水平接缝处。
2.3.2 用喷淋试验水枪以210kpa-240kpa水压(喷水流量:≧4L/m².min),在喷嘴距离喷淋位置300㎜的位置处,从窗外垂直地向洞口塞缝处连续喷水,喷嘴沿着洞口的塞缝进行来回移动,移动的速度在5分钟测试塞缝长度大约1.5米。
2.3.3 监理必须在场仔细观察整个喷水试验过程,查看室内有无渗漏及渗透量,并及时做书面喷水试验记录。
2.3.4 需进行喷水试验的位置包括:2.3.4.1 窗框与洞口之间;2.3.4.2 窗框与窗扇之间; 2.3.4.3 横梃、竖梃位置; 2.3.4.4 玻璃与型材之间。
2.3.5 喷水试验设备设备如图所示,主要包括两部分: 2.3.5.1 直径19mm 的花园浇水软管; 2.3.5.2 铜质喷嘴、控制阀以及安装在喷嘴和控制阀之间的压力表。
2.3.6 试验见证所有的试验过程必须由总包、监理及发包人三方共同进行现场试验见证。
2.4承包人必须配合总包进行竣工前的外墙淋水试验检测,并及时修复门窗渗水部位。
3、 施工要求: 3.1收口:承包人需在施工前预先和其它单位协凋有关收口的工作。
承包人收口工作主要相关单位如下:3.1.1 主体结构;3.1.2 所有建筑之机电系统单位; 3.1.3 内部装饰单位; 3.1.4 室外景观施工单位; 3.1.5 屋面及屋面防水工程。
3.2与总包的配合:3.2.1 承包人必须接受并执行由总包转达的发包人指令;3.2.2 进场前与总包签定各项现场管理协议并服从总包的现场管理; 3.2.3 提供劳务,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供发包人、总包审核; 3.2.4 严格遵守工作面移交时的交接程序;3.2.5 工程结束后,整理竣工资料并及时移交给总包及发包人。
3.3总包提供分包条件3.3.1 材料所需的临时堆场,及关键零部件存放所需的临时仓库;3.3.2 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接驳点,承包人负责新接分电表、分水表的费用;负责自行接线、排管的费用;负责向总包交纳自身施工所用的水电费用。
喷淋位置压力表 300㎜铜质喷嘴控制阀浇水软管210—245kpa3.3.3 施工所需的垂直运输设施与脚手架。
4、成品保护措施4.1 成品保护就是在工程管理中采用有组织和技术的手段,对已施工的工程产品或工序进行保护(防护),防止破坏;现场成品保护由承包人统一协调管理,监理工程师应用合同及技术手段对总承包人进行监督和控制。
4.2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倒工序施工,影响成品保护、破坏成品。
4.3 成品与半成品必须有专门的场所放置,并派专人管理。
4.4 交叉施工阶段,上下道工序的交接双方要派专人在现场监护,确保上下道工序的成品不受损坏。
4.5 加强值班,监督进出人员遵守规定,有效保护成品。
4.6 构件应注意保护,从装箱运输、工地储存、安装到完工,承包人要对所有材料和部件加以保护,不使其发生碰撞变形、变色、污染等现象。
承包人送达现场的产品必须有产品保护措施,对没有进行保护或受损的产品,发包人将不予接受,由此产生的损失(含发包人的工期损失)由承包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