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为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受灾损失,增强农业抗风险和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经营者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x、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受灾农民合法利益为目的,以保费补贴政策为指导,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业保险工作,逐步扩大范围和社会影响,防范和化解风险,逐步建立规范有序,覆盖面广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保障农民因灾受损能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生产,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通过实行保费补贴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各乡镇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等(以下简称“投保人”)参加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业务覆盖面,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保费补贴为引导,充分运用保险手段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
(二)坚持投保自愿、共同负担的原则。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增强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互助意识,自主自愿参加农业保险。
保费由中央、x、市、县(区)财政部门、投保人共同负担。
(三)坚持部门协作、稳步推进的原则。
财政、农水、林业、气象等各有关部门及保险机构,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将保费补贴政策与农业信贷及其他强农x政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综合效应,合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三、险种和范围(一)种植业1.保险品种:温棚(日光温棚和大中型移动温棚)、小麦、水稻、玉米、葵花、马铃薯、脱水蔬菜番茄、枸杞、苹果、葡萄、苜蓿。
2.范围:全区6个乡镇及农(林、牧)场。
(二)养殖业1.保险品种:能繁母猪、成年奶牛和后备奶牛、肉牛基础母牛、肉羊种羊、基础母羊。
2.范围:全区6个乡镇及农(林、牧)场。
(三)若x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和保额发生变化后,我区相应作出调整。
四、承保及费率标准(一)种植业保险1.承保方式。
按照每户农民实际种植的作物面积或温棚亩数实行统一投保和联户投保。
其中:各乡镇以乡镇、村为单位统一进行投保;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自建基地或与农户紧密连结的生产基地实行统一投保;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联户进行投保。
2.保险金额。
种植业保险金额按照保险标的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成本)确定。
温棚:日光温棚分为6000元/亩、8000元/亩、10000元/亩3个档次;大中型移动温棚分为1700元/亩、2100元/亩、2500元/亩3个档次,由参保者自愿选择。
小麦300元/亩、玉米300元/亩、水稻400元/亩、葵花500元/亩,马铃薯500元/亩、苹果700元/亩、葡萄800元/亩。
脱水蔬菜(包括番茄)1000元/亩,枸杞1500元/亩,苜蓿800元/亩。
3.保险费率。
根据我区相关品种的多年平均损失率,并参照其他市县的基本水平,各品种保险率为:温棚4%;马铃薯良种5%;小麦、玉米、水稻、脱水蔬菜、番茄、枸杞、苜蓿、苹果、葡萄均为6%。
4.保险期限(1)种植作物从种植或移栽起至产品成熟收获止。
(2)温棚一年。
5.保险责任。
种植业、林果业保险责任为因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小麦、玉米、水稻、葵花、马铃薯因重大病虫草害等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
6.保费承担。
小麦、水稻、玉米、葵花中央财政补贴40%,x财政补贴40%,区财政补贴10%,投保人缴纳10%;马铃薯中央财政补贴40%,x财政补贴40%,市财政10%,区财政补贴5%,投保人缴纳5%;其他品种x财政补贴50%,市、区财政各补贴20%,投保人缴纳10%。
(二)养殖业保险1.投保方式。
一般以养殖户为单位进行投保,也可以由养殖场或园区组织养殖户统一进行投保。
2.保险金额。
养殖业保险金额按照保险标的的生理价值(包括购买成本和饲养成本)确定。
成年奶牛按照畜龄、产奶量和市场价格差异区别投保,每头奶牛保险金额分为5000元/头、6000元/头、7000元/头三个档次,具体档次由奶牛养殖户和保险公司协商确定;后备奶牛3000元/头,能繁母猪1000元/头,肉牛的基础母牛2500元/头,肉羊种羊x元/只,基础母羊500元/只。
3.保险费率。
养殖业保险费率均为6%。
4.保险期限。
自签订保险单起一年。
5.保险责任。
养殖业保险责任为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政府强制扑杀所导致的投保个体直接死亡。
6.保费承担。
能繁母猪:中央财政补贴50%,x财政补贴30%,投保人缴纳20%,奶牛:中央财政补贴50%,x财政补贴35%,市级财政补贴5%,区级财政补贴5%、农户自交5%;肉牛的基础母牛、肉羊种羊、基础母羊:x财政补贴50%,市级财政补贴10%,区级财政补贴20%、农户自交20%。
(三)若x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费率及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后,我区相应作出调整。
五、保险管理(一)经营模式。
根据《中央财政种养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经营风险由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共同承担。
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分公司x区支公司承办(以下简称人保公司x支公司)。
(二)保费管理。
中央财政和x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由x财政厅直接支付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分公司;市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由市财政直接支付到人保财险公司x分公司;区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由区财政直接支付到人保公司x支公司;投保人自行承担的保费由人保公司x支公司收取,相关部门、各乡镇积极协助办理。
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单独核算、封闭运行、财政监督”的管理办法,人保公司x支公司要按照“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结余下转、一年一入”的原则,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分险种进行核算,保费盈余不得做利润进行分配,并实行逐年滚存,以备大灾之年赔付。
区财政、x水务等部门要定期对其农业保险保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理赔服务。
理赔服务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
人保财险公司设立专门服务电话,投保人发生灾害后,直接向人保财险公司报告,人保财险公司x支公司及时派人核实、查勘灾情,并制定理赔方案、支付赔款。
赔款在定损后7日内赔付完毕。
发生大面积灾害时,保险赔案的处理由区人民政府牵头,人保财险公司和x 水务局、财政局、林业和生态建设管理局、乡镇等共同处理。
坚持“赔款到户”的原则,张榜公布赔付结果。
六、工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创新支农方式、构建市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各乡镇、区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区委、政府成立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x水务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x 水务局、财政局、林业和生态建设管理局、民政局、气象局、人保公司x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组成,负责指导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x水务局,具体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日常工作。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量大的工作。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确保这项x工程落到实处。
区委宣传部:负责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区财政局:按x确定的范围和保费补贴资金负担比例,落实保费补贴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
区x水务局:协助人保公司x支公司做好种养业承保、理赔工作,并强化技术服务,做好防灾防病工作。
要于每年6月25日前完成全区小麦、玉米、油葵、脱水蔬菜等种植业保险的投保工作,其他种养业保险要于每年10月25日前完成,力争种植业保险种类投保率达到95%以上,养殖业保险种类投保率达到90%以上。
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管理局:要于每年6月25日前完成全区枸杞种植户的投保工作。
区民政局、气象局:主要负责农业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和灾情评估等工作。
人保公司x区支公司:主要负责做好承保、受理、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逐村队召开会议,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有关政策;配合区x水务局、人保公司x支公司发动农户积极投保、报案查勘、责任界定、理赔定损、争议协调等工作。
指导村委会做好投保宣传、投保保险、报案查勘、责任界定、理赔定损、争议协调等工作。
(三)政策鼓励,协同推进。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
区有关部门要对工作开展好的乡镇和投保人优先在政策和项目上予以支持。
商业银行在开展支农x贷款时可将保单作为质押,作为贷款担保的补充措施。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奖励。
(四)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各乡镇、有关部门、人保公司x支公司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和印发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广泛宣传报道。
(五)加强考核督查。
区委、政府将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列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年度重点业务考核,并会同考核办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认识不够、工作拖沓、效能低下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x工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