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素描写生中的观察方法

浅谈素描写生中的观察方法

浅谈素描写生中的观察方法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素描教学中几何体、静物、石膏头像、人头像等课程深层次联系的纽带。

只有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对写生对象的感受,加深认识和理解,促进造型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整体观察比较观察
素描基本练习,主要的是研究科学的造型法则,通过素描写生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是使学生透彻的理解自然外貌现象中的科学规律的一门学问。

而观察能力是一切视觉艺术活动必备的条件,所以在素描写生中应注重观察方法的培养。

1整体观察
1.1 整体的两层含义:①整体观念或整体感觉;②整体的方法或步骤。

其中整体观念与整体感觉又有所不同,整体观念是属于知识性的,它前置于“整体感觉”,如果没有整体观念,整体感觉是不可能有的,因此,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深藏在整体方法后边的东西是整体的感觉,而整体的感觉后边是整体的观念。

从逻辑上我们可看出,整体观念产生了整体方法,但整体的方法却不一定能够导致整体的观念。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作画的方法、空间是巨大的,它可以不仅仅是一种,而是许多许多种,局部作画的方法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

1.2 整体观察方法的运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整体的观察方法也要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去进行,有了整体的观念,初学者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从整体着眼,避免局部观察造成比例、结构、色调等方面的问题。

在素描写生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便于整体观察的方法。

例如:把物体作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观察,退到远处进行观察,眯着眼睛进行观察等。

目的都是为了观察时“滤”掉某些琐碎的细节,排除局部对整体的干扰,获得整体的明确印象和认识。

2比较观察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比较观察一定要整体比较,要从整体出发,局部与整体比较,在整体的制约下局部与局部比较。

离开整体去进行比较,往往会使画面“支离破碎”。

著名画家朱乃正说:“大关系即使缩小到一个鼻头或一个小指头也依然存在。

”要整体观察,要相互比较观察,不要看一眼,画一笔;不要局部地、孤立地盯着一个地方画而不照顾四周,即画哪儿盯哪儿的局部观察方法。

要全面比较和反复比较,将比较贯穿于作画的始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抓形阶段。

整体观察和比较观察在实际的运用中是不可分开的,整体是比较中的整体,比较是整体中的比较。

在作画的各个阶段两种方法都是同时运用的。

以明暗比较为例,素描的明暗差别,即深浅变化为明度。

素描的差别又包括某种素描的深浅变化和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徐悲鸿在谈到素描教学时说:“一幅画有十个层次就算不错了,假定高光是一,那么最暗处就是十,其它调子顺次安排,层次分明。

”现在素描教学常说的“三面五调”,不管是什么说法,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说明暗关系是十分丰富的。

所以在比较明度时一定要确定深重的颜色,再找出亮的明暗层次和中间层次,然后由深到浅排列,在画中建立一个次序。

在每一个层次的确立过程中要把这个层次放到整体中进行排队,同时也是和其它层次比较的过程,根据对客观对象的观察,把握住大的黑白灰关系,将对象的层次进行概括,进行对比,使画面效果丰富多彩。

素描写生是塑造形象、传达感情的有利手段。

作画过程不仅是画的过程,更是观察、分析的过程,培养整体观察和比较观察的能力,发挥素描的魅力,才能获得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从而成功的运用素描,所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