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其不可而为之ppt课件(上课用)18 苏教版

知其不可而为之ppt课件(上课用)18 苏教版


44.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5.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 话,那 与猴子 的呼叫 声有什 么不同 呢?事 实上, 正确的 寒暄必 须在短 短一句 话中明 显地表 露出你 对他的 关怀。
46.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 小时的 麻烦。
47.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48.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 末。
用行舍藏
❖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 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 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4·3)
❖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14·1)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9·14)
《论语》选读之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夸父逐日
❖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 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我们从另一个角 度来看,这就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精神。
基础知识整理
❖ 重要词语:
❖ 于丹教授如是说:“儒家哲学说到,是培养一种践道 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 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以忘却一己得 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这是一种信 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是朴素的, 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49.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 斗就可 以征服 的命运 。
50.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 、拖延 将不断 滋养恐 惧。
51.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 的信心 。
52.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 放弃的 路;只 有一条 路不能 拒绝— —那就 是成长 的路。
5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 想着天 边的一 座奇妙 的【违 禁词, 被屏蔽 】,而 不去欣 赏今天 就开在 我们窗 口的玫 瑰。
83.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到 时,立 刻抓住 它。― ―[班杰 明·戴 瑞斯李]
84.不停的专心工作,就会成功。― ―[查尔 斯·修 瓦夫]
40.你要确实的掌握每一个问题的核 心,将 工作分 段,并 且适当 的分配 时间。[富兰克 林]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 费是在 于:我 们没有 献出爱 ,我们 没有使 用力量 ,我们 表现出 自私的 谨慎, 不去冒 险,避 开痛苦 ,也失 去了快 乐。― ―[约翰 ·B·塔 布]
74.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DonShi moda]
75.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 量;唤 醒这些 人们从 未梦想 过的力 量,巧 妙运用 ,便能 彻底改 变一生 。――[澳瑞森 ·梅伦]
76.凡是内心能够想到.相信的,都是 可以达 到的。 ――[N apoleonHill]
77.一个客观的艺术不只是用来看的 ,而是 活生生 的。但 是你必 须知道 如何去 靠近它 ,因此 你必须 要做静 心。― ―[OSHO]
探究三:
❖ 读“长沮桀溺”思考: “津”指什么?长沮说“是知津矣”有何深意? “滔滔者”比喻什么,桀溺的话是什么意思?孔子 “怃然”表现了他什么心理,他赞同隐士的观点吗?
❖ 要点: 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应该知道天下的出路的;天下 滔滔,谁能改变,“避人之士”不如“避世之士”; 失落无奈,正因为天下越乱,才越要去改变呀。
78.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 一年多 没有收 到月俸 ,我和 穷困挣 扎;我 在我的 忧患中 十分孤 独,而 且我的 忧患是 多么多 ,比艺 术使我 操心得 更厉害 !――[米开朗 基罗]
79.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 愈是深 沉和持 久,它 们所唤 起的那 种愈来 愈大的 惊奇和 敬畏就 会充溢 我们的 心灵, 这就是 繁星密 布的苍 穹和我 心中的 道德律 。 ――[康德]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 念。— —罗曼 ·罗兰 1.爱不能单独存在,它的本身并无意 义。爱 必须付 诸行动 ,行动 才能使 爱发挥 功能。 --[德 蕾莎修 女]
72.要能感觉存在,就需加强对美的 感受力 。――[詹姆士 ·雷德 非]
73.将爱的能量传送给别人,我们自 己就会 变成一 条管道 ,吸纳 来自上 天的神 圣能源 。而那 种玄秘 体验是 我们每 个人都 得以品 尝的! ――[詹 姆士·雷德非]
1、孔子沐浴而朝:指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 等。2、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3、趋而辟之: 趋:快步走;辟:通“避”。4、使子路问津焉: 渡口。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通“尔”。6、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同…相处。7、天下皆是 也,而谁以易之:改变。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9、植其杖而芸:植:立;芸: 通“耘”。10、明日,子路行:第二天。11、使子 路反见之:通“返”。12、鄙哉,硁硁乎:偏狭。 斯己而已矣:守己,洁身自好。13:深则厉,浅则 揭。
❖ 孔子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此相反的是 隐者,他们的态度是“知其不可为而避之”“知其 不可为而逃之”。
内容概括:
❖沐浴而朝 ❖长沮桀溺 ❖击磬于卫
楚狂接舆 荷条丈人 凤鸟不至
探究一:
❖ 读“沐浴而朝”思考: 孔子这时已经不是鲁国的司寇了,但为 什么听到“陈成子弑简公”后要“告于 哀公”?为什么还要“沐浴而朝”?
小结:
孔子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吕氏春秋》 中记载“孔子周游海内,再干世主,所见八十余君”,在没 有赞助,没有补贴,仅带着一帮矢志不渝的穷学生,靠一辆 木轱辘破车,怀揣一个叫做“仁”的理想,一国一国地去叩 见国君,竭尽全力去修复已经”礼崩乐坏”的周王遗风。这 是一种只有“傻子”和“神仙”能够做的事情。困于陈,囚 于匡,被驱逐,遭暗算,从没有留下任何绝望的记载,反而 是不厌其烦地用近乎常识的深刻哲理去游说劝解那些社会大 变动中的既得利益者。试想,在这样的君主面前大谈“上 仁”、“下礼”能行吗?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岂不愚乎?然 而我们的孔老师却是无怨无悔,而且用了一句话为我们这个 民族注入了一剂至今仍具疗效的钙质,这就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由此出发,才有了我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 百折不饶的铿锵有力的表述;才有了我们“海到天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潮头自然直” 的自信。
❖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 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矣。”(16·11)
探究七:儒家积极入世与用行舍藏是否矛盾,他
与道家的隐有何区别?它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 李零教授如是说:“隐士,道德高尚,孔子做不到, 他不但敬重,还打心眼儿里佩服。但隐士看不起他, 嘲笑他。分岐在于,隐士彻底不合作,而孔子却不能 忘情于世,忘情于人。他总想在坏人里找好人,不肯 放弃最后的努力。”
54.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 实的方 法,就 是去做 你害怕 的事, 直到你 获得成 功的经 验。
55.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 走近成 功一步 ;成功 是什么 ?就是 走过了 所有通 向失败 的路, 只剩下 一条路 ,那就 是成功 的路。
56.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 的思考 和计划 吧!
80.我们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们过日 子,生 活本身 具有的 奇异冲 力,把 我们带 得晕头 转向; 到最后 ,我们 会感觉 对生命 一点选 择也没 有,丝 毫无法 作主。 ――[索 甲仁波 切]
81.如果你是个作家,这是比当百万 富豪更 好的事 ,因为 这一份 神圣的 工作。[哈兰·爱里森]
82.成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 就是每 天精力 充沛的 努力工 作,不 虚掷光 阴。― ―[威廉 ·戴恩·飞利浦]
57.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 短的路 ,不迈 开双脚 也无法 到达。 58.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 积累。 定地高 举伦理 的信念 。—— 爱因斯 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 就应该 从今天 起,以 毫不动 摇的决 心和坚 定不移 的信念 ,凭自 己的智 慧和毅 力,去 创造你 和人类 的快乐 。—— 佚名
探究六:
❖ 纵观全文,思考:
❖ 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 要点:
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隐士避世。
总结: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 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 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 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 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14、末之难矣:辩驳。
词类活用
❖ 1、止子路宿:使动,使…止、留。 ❖ 2、杀鸡为黍而食之:使吃,给吃。 ❖ 3、见其二子焉:使…相见。 ❖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均为使动。
文言句式:
❖ 省略句 1、(孔子)之三子告(之),(三子)不可。 2、(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3、子路行,以(之)告。 4、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5、丘不与(之)易也。 6、(子路)至,则(丈人)行矣。
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列举古今中外的 有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事例,相互交流。
同学们,辛苦了!!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 要有勇 气在风 言风语 的社会 中坚30.积极 的人在 每一次 忧患中 都看到 一个机 会,而 消极的 人则在 每个机 会都看 到某种 忧患。 3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 处逆境 时,别 人失去 了信心 ,他却 下决心 实现自 己的目 标。
内容拓展
❖ 道家讲究消极避世,而儒家讲求积极入世,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最直接的体现。但 孔子的入世思想是有原则的。李零教授认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明知不可行,硬干,这是直道;一种 是既然不可行,不妨拐着弯儿干,这是曲道。 孔子属于后一种。孔子是个失败者,但不撞 南墙不回头,曲里拐弯也要干,他很执着。 他是个堂吉诃德。”孔子是怎样拐着弯干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