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科学研判,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合力共为,克服宏观经济持续走低的不利形势,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基本面较好,但问题也不少,面临的机遇也较多。
对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句话:稳中向好。
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四超七高四进位”特点,体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四超: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4项指标实现硬过半,分别超时序进度1.2个、0.1个、11.1个、2.7个百分点,实现“硬过半”;七高: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项指标的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0.6个、0.2个、9个、0.4个、0.04个、0.05个百分点;四进位: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总额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4项指标位次分别比上年同期进3位、1位、3位、3位。
应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要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努力保持好的发展态势,向组织、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二句话:好中有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短板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三大差距”。
一是经济指标离“双过半、硬过半、好过半”有差距。
目前,部分指标呈现“三退两低”,即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3项指标的增幅排位均比上年同期退1位;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2.6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后劲离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差距。
投资是经济“三驾马车”的“驾辕之马”,对县域而言,固定资产投资是判断经济后劲的关键性指标。
一方面,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与全市其他县(市区)比,我们项目签约少、项目落地慢;另一方面,我们的大项目、好项目少。
从全市二季度集中拉练晾晒的26个项目来看,我们4个项目综合排名第三,单个项目最好的排名仅在11名;从项目的产业关联度和质量上讲,这个排名符合实际。
这说明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动力不强、后劲不足。
三是干部作为离新形势下的使命要求有差距。
上半年,我们开展了“两整”活动,干部作风转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有少数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足、为企业担当不够。
一方面,反映出干部作风不优、营商环境不好;另一方面,还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