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途XYZ200-L立式稀油站是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设计制造的,为ZGM95型磨煤机用SXJ140型立式螺伞-行星减速机配套的专用润滑装置,用于润滑减速机中的齿轮和轴承,起到润滑、冷却和清洗的作用。
2.工作原理稀油站在正常工作时,电机螺杆泵将润滑油从磨煤机减速机下箱内吸出,送入加热器,经管路进入双室过滤器的一个滤筒,再沿管路进入冷却器,然后被送到各个润滑点,润滑油经过润滑部位后汇集于减速机下箱,再经电机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往复,使润滑油在系统中循环,确保系统各部位的正常润滑。
3.结构特点XYZ200-L立式稀油站由电机螺杆泵、电加热器、双室过滤器、冷却器以及阀门、管道、仪表和底座等组成。
所有零部件均安装在底座上组成整体式结构,稀油站无自带油箱,减速机下箱体就作为稀油站的油箱。
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如下:3.1电机及三螺杆泵:立式,配双速电机,带安全阀。
驱动采用YD160M-8/4 V1型双速电动机,其功率为5.0/7.5kW,对应转速为720/1450 r/min。
若稀油站启动时油温<25℃时,先令电机720r/min运转,直到油温达到28℃时,再改用1450r/min运转。
油泵上装有对油泵和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阀的调节压力为0.63MPa,可保证安全运行。
3.2电加热器:带纵向折流。
纵向折流板将加热管分隔为三个区间,油和加热管间的相对流速增加,可避免因油流死角导致的油温过高区;加热管温度均衡减少了结炭现象;同时采用了能放尽空气的放气结构,保证油加热管温度最高的上部能浸入油液中;这些都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顶罩部分的温升,并且油液不易氧化变质,延长了油液的使用寿命。
3.3双室过滤器:采用纵向导流和上下磁过滤结构,带三位六通换向阀。
油液由换向阀进入过滤器中部后,由导向套引入下部,先均匀地经过下部磁过滤装置并由下而上均衡地通过滤网,再同样均衡地流过上部磁过滤装置,最后经换向阀进入下一个循环装置。
这一循环过程中,各过滤装置均能均匀地受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通导能力,并增强各部分特别是高精度滤芯的滤油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滤芯的均匀阻污作用,使得在同样使用条件下可有效减少过滤器的压降,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在过滤筒滤网的下部和上部均有磁过滤装置,以吸附油液中的钢铁粉末,延缓高精度滤网的堵塞。
其换向阀可实现油液在双室过滤器中的左通、右通或双通。
在正常循环下,一个滤筒工作,另一个备用,当达到了规定的压差,即表明工作着的滤筒滤网堵塞了,此刻搬动换向阀手柄使油流改向,流往备用滤筒,可在不影响稀油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清洗堵塞滤网以备用。
当换向阀手柄搬到中间“双通”位置,双筒同时工作,而且手柄在切换过程中可以不中断供油。
3.4冷却器:2管程列管式冷却器,浮头式结构,立式安装。
冷却介质为水时,应选用洁净淡水,选用海水或其他介质应在订货时说明。
开始工作时,应注意放尽冷却器和系统中的空气,先通入冷介质,再逐渐通入热介质,以达到热平衡,避免“过热现象”和热应力。
定期(一年左右)对冷却器进行清洗,去除油水垢,保证密封件完好,并进行密封性试验,1.3MPa 油压试验30min 无泄漏。
3.5仪表:仪表直接安装于管道上,显示直观,连接管道短,反映系统参数灵敏且较准确。
4.技术参数4.1 工作介质:N320硫磷型极压工业齿轮油4.2 双速电动机型号:YD 160M-8/4转速:720/1450 r/min额定功率:5.0/7.5 kW额定电压:380 V4.3油泵形式:立式三螺杆泵型号:SNS210R46U12.1W21公称流量:210 l/min工作油温:28~45 ℃安全阀额定工作压力:0.63 MPa在油温45℃下的轴功率:3.26 kW4.4电加热器型号:JRQ-08/380额定功率;8kW电压:380 V表面负荷:1.2 W/cm24.5双室过滤器型号:SLQ 0.5x25公称压力:1.0 MPa允许压差:0.1 MPa网孔距:0.037 mm过滤精度:0.025 mm4.6油冷却器型号:2LQFL-A10F冷却面积:10 m2油侧压力:1.0 MPa入口水温;≤30℃出口水温:≤35℃入口油温:45℃~50℃出口油温:<45℃油流量:210 l/min水流量:210 l/min散热功率:57 kJ/Sec5.控制数据5.1油温≤25℃时的操作,见下表:油温操作方式循环方法过滤器工作状态油泵转速加热器工作状态-5~5℃手动控制:完全关闭加热器后阀门,在加热器后的三通处临时接旁路,使油加热后立即返回油箱。
旁路循环不通油720r/min加热>5~10℃手动控制:撤除临时加接的旁路,恢复原系统结构,加热器后的阀门呈节流状态,先使<50%的油节流循环双通720r/min加热通过过滤器条件为保持压差在允许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逐步减少节流,节流的油从泵内溢流阀溢流。
>10~25℃主控室进行自动程序控制正常循环单筒工作720r/min加热5.2油温>25℃时,操作方式为主控室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循环方法为正常循环。
螺杆泵(≥28℃转速为1440r/min)将润滑油从磨煤机减速机下箱体中吸出,输入到电加热器;此时若温度≥35℃,电加热器不必加热,油经管道进入双室过滤器的一个滤筒,经过滤后再沿管道进入冷却器;若温度≥50℃,需打开冷却器的进出水阀门,对油液进行冷却;若油温≤40℃,可关闭冷却水。
油经过冷却器后被送入减速机各润滑点,然后汇集于减速机下箱体内,再经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往复地连续工作。
5.3当减速机下箱油温≤25℃时,低速开泵;当减速机下箱油温≥28℃时,高速开泵;当减速机下箱油温≤30℃时,开电加热器;当减速机下箱油温≥35℃时,关电加热器;当减速机下箱油温≥50℃时,开冷却水;当减速机下箱油温≤40℃时,关冷却水;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50℃时,启磨;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60℃时,报警;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70℃时,停减速机;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30MPa时,启磨;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05MPa时,报警;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00MPa时,停减速机;当过滤器前后压差≥0.1MPa时,报警;6.安装调试稀油站的调试应根据减速机润滑冷却要求的各种参数进行。
6.1XYZ200-L型稀油站为整体式结构,其底座应平放于地面上,于基础之间用膨胀螺栓连接即可。
6.2所有管路和连接处必须紧固,尤其进油管要上紧,以防止空气进入油系统,有问题及时补救。
6.3该稀油站在制造厂已进行过性能试验,在现场安装时,只要将进出油口和进出水口的管道接通,再将螺杆泵和加热器的电源接上,并可靠接地,同时将电控系统的线路接好。
6.4螺杆泵随机配备的安全阀,只起偶然事故中短时间内保护泵本体不损坏,不能当作系统中的溢流阀或安全阀使用。
其开启压力出厂实验时已经确定,绝对不允许用户擅自调节。
6.5螺杆泵禁止干运转。
初次启动前应在泵体内注满要输送的油液。
6.6启动前打开所有进、出口管道上的阀。
6.7点动,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稀油站运转时,螺杆泵不允许反转。
6.8达到正常压力后,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有渗漏现象。
6.9稀油站开始启动时,若油温≤25℃时,应按照第五部分第1条的要求进行操作。
油温>25℃时,应按照第五部分第2条的要求进行操作。
6.10加热器必须在充满油时才能通电加热,以防加热管烧毁。
6.11若达到正常温度,先用手动按钮点动起动,同时打开过滤器、加热器和冷却器上部的放气阀,待放气阀出气后再流出油时,便拧紧放气阀。
6.12 以上操作程序完成,稀油站即可投入试运转。
6.13若油温≥50℃时,先打开冷却水的排水阀,再逐渐开启冷却水的进水阀(切忌很快打开进水阀,以免大量水的流入使换热管表面产生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从而影响换热效果),冷却水开始流动,然后调整进排水阀的开启度,即通过调整水流量使出油温度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
6.14 注意冷却器油侧压力应大于水侧压力。
6.15过滤器前后管道上接有差压表和差压控制器。
当油温>10℃,操作进入自动程序控制,压差达到0.1MPa时,应转动换向阀手柄,使另一备用滤筒投入工作,及时将已工作过的滤筒内的滤网取出清洗,再回装,以备下次使用。
6.16在运行数据满足减速机启动要求之前,稀油站必须跑合至少15分钟,以保证所有的油室都注满油。
6.17在减速机停机之后,稀油站必须坚持运行,直到关键零部件都停下来为止。
7.维护保养7.1 稀油站安装前应作好防潮、防热、防雨工作。
7.2 安装时应轻放,以免损坏设备。
7.3稀油站正常运行时,应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随意拧动手柄、手轮和揿压按钮等,以免发生事故。
7.4稀油站运行时应注意定时记录仪表上反映的温度、压力、压差等指示值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后应及时处理和检修,并记录。
7.5与稀油站相关的各种仪表,应定期进行校正,保持仪表指示数值的正确可靠。
7.6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0.1Mpa 时,及时切换过滤器,将堵塞的滤筒滤网拆下,并及时清洗后回装。
清洗时将滤网放入清洗筒内,用清洗枪喷射,清洗液的流向应与滤网工作时的油液流向相反,同时打开清洗滤筒底部的旋塞,放尽积存在筒底的污油。
(推荐使用:苏州黑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CC7010清洗机和大连三达奥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MK-21因特A清洗液,用户自备。
)7.7若发现系统压力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应及时检查系统有无堵塞或其他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
7.8若油温超出正常工作油温时,应检查水量、进出水管道有无堵塞,冷却器是否结垢过厚,针对问题及时处理。
7.9只有符合要求的油才可以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混合油及新旧混合油均禁止使用。
7.10应定期化验润滑油的油质,如水分过多应检查冷却器是否内漏,使水压小于油压,或者重新胀管。
当油质老化时,应及时更换新油。
7.11冷却水最好使用软化水,以免结垢过快造成冷却水管堵塞,冷却器性能下降。
7.12稀油站的运行必须与主机联锁,只有当稀油站正常运行且供油压力和温度符合要求时,主机才能投入运行;若稀油站需停止运行,应先让主机停车,以免零件干摩擦造成设备损坏。
7.13 若稀油站暂时不工作时,应始终注满油,每4个星期必须运行1小时。
7.14 稀油站其他主要部件的维护保养详见有关使用说明书。
8.故障分析指南故障原因补救措施润滑油温过高没有冷却水供给冷却水冷却水太少增加冷却水量冷却器内有空气冷却器放气冷却器太脏更换冷却器清洗或者更换脏的管路、部件加热器有问题修理或更换加热器润滑油温过低减速箱还没有预热到运行温度稍等冷却水太多或太凉减少冷却水量过滤器阻塞换向到清洁的过滤器,同时清洗或者更换滤芯及有关零件 安全阀有毛病 修理或者更换安全阀 吸油管阻塞 清理吸油管油泵内吸进气体 检查吸油管道,修补漏洞 润滑油温太高 (同上)油的粘性太低检查油液粘度,必要时加注正确的油液润滑油压过低 油泵有毛病泵的驱动机构有毛病换向到备用泵,修理或者更换有毛病的泵 润滑油压过高 减速箱还没有预热到运行温度 稍等故 障 原 因 补 救 措 施限压阀设置不当校正限压阀的压力 限压阀有毛病修理或者更换限压阀去往减速箱或者是减速箱内的润滑油管路阻塞找出阻塞的管路并进行清理润滑油压过高 油液粘性太高 检查油液粘度,必要时加注正确的油液来自减速机构磨损产生的渣子检查减速箱,有毛病处进行修整润滑油太脏 换油滤网上聚集了 明显的残渣 有毛病的泵产生磨损的渣子 修理或者更换有毛病的泵 管路、连接处、阀或减速箱泄漏上紧螺栓,再密封减速箱的轴端有泄漏 检查密封圈是否失效检查下箱油位是否过高冷油器泄漏 密封冷油器或者更换冷油器有关部件过滤器泄漏 密封过滤器 油耗太高管道太脏(锈皮、焊渣等)清洗管道稀油站各主要部件的故障分析及解决见相关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