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第九章竞争性市场分析
一、判断
1、市场上某种商品存在超额需求,这是因为该商品价格超过了均衡价格。

()
2、政府为了维系价格支持就必须买进任何超额供给。

()
3、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一般都会影响到市场效率。

()
4、竞争性市场的均衡将实现有效率的资源分配。

()
5、无谓损失只是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
6、外部性和信息缺乏可以导致市场失灵。

()
7、征收关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大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
8、化工污染和科学知识的积累都可以产生外部性效应。

()
9、如果需求相对无弹性,供给相对有弹性,则主要由生产者承担税收负担。

()
10、衡量经济学上的效率的一个标准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最大化。

()
二、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无谓损失
2、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反映这样的事实:()
A.在某些购买量下,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利益超过生产者从销售中所得到的利益;
B.对消费者来讲,许多商品的购买非常便宜,如果必要的话,为得到这些商品,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大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
C.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或者他们必须支付的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总效用增加;
D.当需求价格弹性缺乏时,较少的货币支出可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商品。

3、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所有买者都能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D.市场萧条
4、若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那么这种做法将使商品(已知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分别具有正斜率和负斜率)( )
A.价格上升5美元
B.价格上升介于0和5美元之间
C.价格上升大于5美元
D.价格不上升
5、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小于5美元
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6、需求函数是q=600-5p,供给函数是q=120+3p。

当地政府为了维持价格不低于68元,采取收购并销毁部分产品的措施,政府必须销毁多少产品?()
A.108
B.64
C.584
D.260
7、政府规定最低价格,会使()。

A.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
B.供给不足现象消失
C.供过于求的现象加剧
D.供不应求的现象加剧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响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9、一般来说,如果E D /E S较小,则税负主要由()承担。

A.买方
B.卖方
C.政府
D.无法确定
10、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小于或者等于10
三、计算题
1、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 D=260-60P,供给曲线为Q S=100+40P。

其中,Q D与Q 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

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

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 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 S,并作图说明Q、P D及P S的位置。

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