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欣赏: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1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2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3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4
古今名家行草书法5
草书书法书写技巧:
五指法在执笔时手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手指实。

指手指都应确实地压在笔管上,稳固地持着。

2、手心虚。

指手掌心不须绷得太紧,应适度并足以灵活地运笔即可。

3、手背圆。

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

4、手掌竖。

是指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太宗说过:“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

”书写时手需要注意的部分内容大致就是这样了,剩下细节就有赖于书者自己去体会了。

执笔时,松紧程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见解。

求紧者因执笔时紧握才能拿稳,也为了使字看上去显得有力。

求松者却因拿笔太松而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

其实他们的意思相近,只是重点部分不同而已。

五个指头应各司其职、着实有力,做到“五指
齐力”,执笔应“紧而不死”。

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的道理。

其他方法中如四指法是指当小指不抵无名指而空悬着,甚至向外翘起作兰花状以求“优雅”;三指法是指连无名指也顶不住笔管而空悬着。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充分利用正常人的肢体功能,是不全面、不可取的方法。

鹅头法,是五指法的一种方式,是食指朝上弯曲更甚且呈鹅头状,可以使掌竖起,手腕平贴案面以便于作小楷书法。

虎口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方式,是大拇指与食指处在一个平面上,虎口圆开以利于悬腕作大字书法。

捻管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是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倡导的。

他在书论中以其前辈书法家刘墉的体验,推行五指执法作书时应当不停地捻动笔管的执笔方法。

这与前人“执笔在指,运笔在腕”的论述相抵牾,但是对追求笔画形象变化多姿似乎有一定可取的道理在其中,学书法的人可以自行体验作出取舍。

回腕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倡导。

他说:“五指执笔,回转手腕书写,即使隆冬季节都会汗流浃背。

”由于他的字深孚众望,因此仿效他的字迹的人很多,实际上这种在肌体内消耗内力、自讨苦吃的执笔方法是很不科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