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戏剧进校园教案

六年级戏剧进校园教案

2017年洪山区南望山小学六年级戏剧进校园教案教材分析:《戏剧进校园》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普及读本。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大美戏剧、京剧之美、汉剧之美、楚剧之美、戏剧乐园的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校园实践活动与审美素养、艺术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戏剧进校园”这一主题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尝试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

同时做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戏剧形式实践美育形式多样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1、教育性原则。

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

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主要教学策略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戏剧文化,欣赏戏剧之美,丰富对中国传统艺术-戏剧的认识,发展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情怀。

2、课程的具体实施(1)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戏剧的积极性。

(3)让戏曲文化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特色。

藉此契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化经(4)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大美戏剧第一课时戏剧百科【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的艺术特性,享受戏剧带来的魅力和震撼力!2.学会利用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段进行欣赏名作3.欣赏戏剧名作。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段进行欣赏【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戏剧唱片视频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听《说唱脸谱》旋律)二、新课教学1.激趣表演:教师演唱《智斗》片段,教师模仿阿庆嫂、刁德一进行唱段的表演。

提问:老师扮演了两个什么角色?2.导入新课什么是梨园?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说到戏曲,同学们肯定马上联想到色彩缤纷的脸谱(引出戏曲。

)师:中国戏曲的含义——戏曲是一种包括文学(剧本)、音乐、舞蹈、表演、武打、人物造型、舞台美术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四大声腔系统:昆腔音乐:昆剧。

高腔音乐:川剧、赣剧、湘剧等。

梆子腔音乐:秦腔、河北梆子、豫剧、晋剧等。

皮黄腔音乐:京剧、汉剧、粤剧等。

3.悠久的历史传统:①出示成语“优孟衣冠”。

老师介绍这个成语的来历以及戏剧最早的艺术萌芽。

②学生仔细看文,说一说除了“国剧”京剧外,还有哪些戏剧种类?4.迷人的东方智慧①故事链接:京剧走出国门——梅兰芳率团前往美国演出。

③师简介中国戏剧体现出三中智慧: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4.独特的表演艺术:①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穆桂英挂帅》黄梅剧《天仙配》,尝试说说这些戏剧都有些什么特点?②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唱,指歌唱。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指具有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是武打的舞台舞蹈化。

中国戏剧的唱、念、做、打是戏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

③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

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有些还属于特技性质,如髯口功、翎子功等,常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惶恐或慌乱。

④片段欣赏:水袖功,髯口功、翎子功、甩发功。

三、拓展与延伸尝试京剧的走台步、亮相等几个基本动作,上台表演。

四、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戏剧的表演艺术一、激趣导入1.故事链接《梅兰芳学艺》。

(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从这个故事中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你还知道哪些与戏剧有关的小故事,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二、欣赏豫剧《花木兰》,老师介绍戏剧的“手眼身法步”。

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指以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

对此,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钮骠先生说:前辈艺术家曾说过,“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

”其中“法”是指戏曲表演所不能背离的规矩和法度,否则就不是戏曲了。

它是演员在舞台上展现戏曲表演意境和神韵的技法。

三、璀璨的曲海明珠1.中国的戏曲剧目数量之多,可以从“词山曲海”这个词中看得出来。

2.代表作元杂剧——《西厢记》南戏——《琵琶记》清传奇代表作——《桃花扇》四、武汉的戏剧传统1.师简介:湖北戏剧,源远流长,剧种丰富,特色鲜明,成就辉煌,拥有汉剧、楚剧、黄梅戏等大量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

湖北戏剧对推动中国戏剧有着突出的贡献和极深的发展渊源。

湖北素有戏剧大省美称,武汉以汉剧、楚剧、京剧、话剧为主。

2.开展调查:学生出示上网查阅的资料:武汉历史上曾有哪些有名的戏院,现在有名的剧院又有哪些?3.知识链接,PPT展示:①人民剧院—大舞台武汉市人民剧院武汉市人民剧院(武汉大舞台)地处原汉口火车站路大智门老火车站附近,这里人口稠密,精品商铺林立,外地游客甚广。

人民剧院始建于1914年,原名“汉口大舞台”,历经岁月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戏剧娱乐为主的演出场所。

曾经接待过全国各种剧种的艺术大师们来汉演出,如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谭富英、周信芳、马连良;汉剧吴天保、陈伯华;广东粤剧红线女;评剧小白玉霜;黄梅戏严凤英;越剧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等..②民众乐园——武汉民众乐园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

是一个娱乐、商业兼备的综合性游乐场所。

民国初年,由汉口知名人士刘有才等集资兴建,1919年主要部分建成开业,1920年全部建成。

主建筑群是一座临街7层圆顶大厅门楼和两翼3层楼房("凹"平面),其他建筑还有"雍和厅"(杂技)、大舞台、新舞台以及贤乐巷、协兴里一带的20多栋住房。

全园占地面积12187平方米,建筑面积17168平方米,场地设施仿上海"大世界",分别安排了3个剧场、2个书场和中西餐厅、弹子房、小型商场、阅报室、陈列室、室内花园(即所谓"小乾坤")、哈哈亭(即哈哈镜)、溜冰场以及杂技、舞台等。

另外,在进园处设有"鸳鸯池"(后改金鱼池),池中叠石为山,周围环水,山腰塑有捉迷藏的裸体小儿,山顶飞瀑奔泻。

一对鸳鸯在池水中浮游。

"新市场"后部的"趣园"(小花园,系主体建筑落成后请日本设计师设计而建)设有茅亭、竺桥、莲池、喷泉(水从莲心上喷出)等建筑小品。

全园建成开业,曾驰名国内外。

1946年全园有各种剧座4500席,为武汉最大的文化娱乐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园内建筑多次维修,1981年,原大舞台和新舞台分别拆建成现代建筑的江夏剧院、群众剧院。

课外拓展:1. 找一找戏曲中的“猴戏”。

2. 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第二单元京剧之美第一课时走近京剧【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我国戏曲发展概况;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戏曲音乐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2、培养学生对学唱戏剧的兴趣【教学工具】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近京剧一、组织教学1.放一段开场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戏曲氛围中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说到戏曲,同学们肯定马上联想到色彩缤纷的脸谱,引出戏曲。

1.新课:简介京剧的生、旦、净、末、丑角色特色和唱腔特点。

(图片展示)。

2.介绍京剧:京剧(北京)-----国粹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

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京剧的形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

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为京调,逐步形成现在的京剧。

三、京剧行当的划分:1.师:京剧中有很多角色,那么我们怎么去划分他们呢?一般来说, 现在按年龄,身份,职业这些人物属性,我们把他们划分为四大行当.(PPT)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京剧形成后,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

虽然称作“五大行”,但因为扮演中年男子的“末”行,早已归入“生”行之中了,所以实际现今已成为“生、旦、净、丑”四行。

京剧行当的划分,是随着京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1)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生行: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

“生”,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京剧行当以“生”为首。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小生,就是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人物,如《长坂坡》中的赵云。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老生、小生、武生的印象。

)(2)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旦行:旦行均为女性人物,一般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青衣,是指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如《玉堂春》中的苏三;花旦,是指扮演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放荡泼辣的青年妇女,如《柜中缘》中的刘玉莲;武旦,是指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的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