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联酋全面概况1

阿联酋全面概况1

【国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由红、绿、白、黑四色组成,这四色是泛阿拉伯颜色,代表穆罕默德后代的几个王朝。

旗面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竖长方形,右侧是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自上而下分别为绿、白、黑三色。

红色象征祖国,绿色象征牧场,白色象征祖国的成就,黑色象征战斗。

【国徽】主体是一只黄色隼,翼羽黄白相间,尾羽为白色。

隼胸前的圆形图案中,有一艘行进的帆船,象征国家的航海史。

隼爪下的红色底座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独立日】12月2日(1971年)【国庆日】12月2日(1971年)【国家政要】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2004年11月当选。

副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2006年1月当选。

迪拜王储哈曼丹【自然地理】面积8.36万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

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

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

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人口】410万(2005年)。

阿拉伯人仅占1/3,其他为外籍人。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

【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人口66万(2005年12月外交部网站)。

【简史】阿联酋于公元七世纪隶属阿拉伯帝国。

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

1820年,英国入侵波斯湾地区,强迫海湾7个阿拉伯酋长国缔结“永久休战条约”,称为“特鲁西尔阿曼”(意为“休战的阿曼”)。

此后该地区逐步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二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71年3月1日,英国宣布同海湾诸酋长国之间签订的所有的条约于同年年底终止。

同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乌姆盖万、阿治曼、富查伊拉6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72年2月11日,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阿联酋。

联邦最高委员会为阿联酋的最高权力机构,由7个酋长国的酋长组成。

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均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

总统和副总统从最高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联邦建立后,各酋长国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政治、经济、司法、行政和对外交往等方面有一定自主权。

联邦经费主要由阿布扎比和迪拜两个酋长国承担。

军事:1976年5月10日,联邦最高委员会决定统一各酋长国的军队,设立武装部队总司令部,联邦总统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实行志愿兵役制。

总兵力5.65万。

其中,陆军约4.5万,编制为一个王室警卫旅、一个装甲旅、两个机械化步兵旅、四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

海军2500人,各类作战舰只21艘,主要基地阿布扎比。

空军4000人(含警察部队的航空联队),编制有四个作战中队,作战飞机196架,武装直升飞机50架。

另有警察5.4万名。

武器装备主要来源于法国、美国,是海湾国家中唯一以法式装备为主的国家。

武装部队的兵源30%来自本国,其余主要为阿曼、巴基斯坦等国人,教官多为英国和巴基斯坦人。

2009年12月23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谢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颁布法令,宣布成立国家原子能机构,以此开始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将原子能用于发电,支援国家经济发展。

同日,阿布扎比王储兼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国家执行委员会主席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颁布法令,宣布成立阿联酋国家原子能机构执行委员会。

外交阿联酋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势力在海湾地区的争夺和扩张,强调海湾航道的通行自由必须得到保障。

阿联酋发表和平利用核能政策白皮书【与中国关系】1984年11月1日,阿联酋与中国建交。

2008年3月31日至4月3日,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副总统兼总理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9年8月12日至14日,阿布扎比酋长国王储穆罕默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确定建立政治磋商机制。

同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发布联邦政府令,开设阿联酋驻中国上海市总领事馆,任命努拉·穆罕默德·朱玛女士为阿驻上海总领事。

目前阿联酋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在香港设有领事馆。

迪拜与中国双边贸易额去年增长47%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

政府在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多样化经济、扩大贸易和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发展水泥、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重视发展农、牧、渔业;充分利用各种财源,重点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继续完成和扩大在建的现有项目。

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和“知识经济”。

迪拜债务危机●货币名称:迪尔汗(dirham)【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5%,居世界第5位。

天然气储量为6.0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

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

【工业】以石油化工工业为主。

此外还有天然气液化、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和食品加工等工业。

工业项目从业人数中,阿联酋人仅占1%。

因此,政府着手实施“就业本国化”计划,增加本国人就业比例。

【农牧林渔业】农业不发达。

阿联酋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全国可耕地面积32万公顷,已耕地面积27万公顷。

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玉米、蔬菜、柠檬等。

粮食依赖进口。

渔产品和椰枣可满足国内需求。

畜牧业规模很小,主要肉类产品依赖进口。

近年来,政府采取鼓励务农的政策,向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无息贷款,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以确保农民的收入,阿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交通运输】境内无铁路,各酋长国之间有现代化高速公路相连。

水运方面,全国有港口15个,码头308个(总长45公里)。

年货物吞吐量为7亿吨。

迪拜拉希德港是中东第二大深水港。

航空运输方面,有阿布扎比、迪拜等6个国际机场,10个直升飞机机场。

在全球航空公司的竞争排序中,阿联酋航空公司居阿拉伯国家首位。

阿已同包括中国在内的8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协定,世界各国的109个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飞往阿的各机场。

【财政金融】阿银行业发达,现有本国银行328家,外国银行109家。

外汇不受限制,货币自由入出境,汇率稳定。

联邦政府财政收入来自各酋长国的石油或贸易收入。

【对外贸易】1995年,阿联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阿与17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外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阿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铝锭和少量土特产品;主要进口粮食、机械和消费品。

【对外援助】1971年7月成立阿布扎比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1993年11月更名为阿布扎比发展基金会),以贷款、赠款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向阿拉伯国家和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全球唯一一家七星级酒店盛产椰枣的阿联酋迪拜将建1000米高摩天大楼迪拜债务危机迪拜26个建筑奇迹:从摩天塔到旋转大厦【文化】◆传统舞蹈——甩头发甩头发是阿联酋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

表【教育】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实行免费教育制。

国家致力于扫盲工作,已建成110个扫盲中心。

现有公立学校761所,各类私立学校420所,在校学生57.5万人,教师2.4万余人。

在校大学生34213人,其中阿联酋大学17000人,扎耶德大学2124人,高等技术学院15089人。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联合报》(阿拉伯文),阿布扎比半官方日报,发行5.5万份;《宣言报》(阿拉伯文),迪拜半官方日报,发行5万份;《海湾报》(阿拉伯文),沙迦私人出版,发行5.8万份;《海湾时报》(英文),迪拜私人出版,发行45万份。

此外还有《海湾新闻》、《今日海湾》杂志等。

阿联酋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直属新闻文化部。

1976年11月成立。

在国内各主要城市以及伦敦、巴黎、华盛顿、纽约、莫斯科、东京、开罗、突尼斯、贝鲁特等派有常驻记者。

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发稿。

阿联酋有阿布扎比、迪拜、乌姆盖万、哈伊马角4家电台,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和阿拉比亚等8家电视台,阿布扎比电台每天用阿、英、法和乌尔都语播送节目37小时。

阿拉比亚电视台新闻节目用阿语连续24小时播送。

此外还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