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层压力检测规范

地层压力检测规范

上覆压力梯度 overburden pressure gradient
单位高度上的上覆岩层压力。
3.3
静水压力 hydrostatic pressure
单位流体重量与静液柱垂直高度的乘积。
3.4
静水压力梯度 hydrostatic pressure gradient
每单位深度上静水压力的变化量。
3.5
4.3dc指数
lg[3.282/(RPM×ROP)]Gn
dc= ×
lg[0.0684×WOB/Db]ECD
式中:
dc——dc指数值,无量纲;
RPM——转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ROP——钻时,单位为米每分(m/min);
Gn——正常液压梯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WOB——钻压,单位为千牛顿(kN);
接单根出现的后效气或接单根时空气进入钻具内,钻井液循环一周时出现的气测异常。
3.12
后效气 trip gas
又称起下钻气。是指停泵后地层中的流体渗入钻井液中,再开泵循环出现的气测异常。
3.13
钻井气 drilled gas
在钻进过程中,因破碎岩柱而释放出的气体所形成的气显示。
3.14
抽汲气 swabbed gas
Db——钻头直径,单位为毫米(mm);
ECD——当量循环钻井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4.4sigma指数
WOB0.5×RPM0.25
Ơt=
Dh×ROP10.25
式中:
Ơt——sigma指数值,无量纲;
WOB——钻压,单位为吨(t);
RPM——转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Dh——钻头直径,单位为英寸(inch);
当量钻井液循环密度(ECD) equivalent circulation density
相当于井底钻井液循环压力的钻井液密度,包括环空压降。
3.10
背景气 background gas
在压力平衡条件下钻入粘土岩井段的全烃曲线(曲线变化很小、相对稳定)的平均值。
3.11
接单根气 connection gas
ROP1——钻速,单位为米每小时(m/h)。
4.5 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
ρmax=ρm+ 100×Plot/H
式中:
ρmax——最大允许的钻井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ρm——钻井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Plot——漏失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H——垂直深度,单位为米(m)。
8.4.3立压以黄色表示。
8.5 地层压力检测成果图
8.5.1格式见附录E。
8.5.2井深比例尺分别为1:500和1:5000。
8.5.3曲线绘制采用对数比例。
8.5.4岩性按SY/T 5615的规定绘制。
8.6 泥(页)岩密度测定记录
格式见Q/SH1020 1370。
8.7 泥(页)岩密度录井图
格式见Q/SH1020 1370。
qslj026200510规范性附录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数据表格式表e1井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数据表地质录井公司录井开始测量时间漏失压力psi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序号psi钻井液泵入体积qslj026200511规范性附录地层压力检测成果图图头格式单位为毫米pressureevaluation2号黑体回放井段
6.2.2采用联机软件实时计算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并与该地区正常的地层液压梯度(一般为0.97g/cm3~1.06g/cm3)进行比较后,确定孔隙压力梯度的类型。
注:sigma指数法主要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
6.3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法
6.3.1钻穿套管鞋进入新地层2m~3m后,起钻到套管鞋深度停泵,并关闭方钻杆旋塞及防喷器。
井深
m
钻 进 参 数
地 层 压 力 检 测 数 据
钻压
t
转速
r/min
钻时
min/m
入口相
对密度
dc指数
Sigma指数
地层孔隙压力kg/l
地层破裂压力
kg/l
ECD
kg/l
实际
趋势
页号: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数据表格式
表E.1井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数据表
地质录井公司录井队
套 管 深 度
6.3.2将综合录井仪的累计泵入体积清零后,通知钻井队向井眼环空内缓慢注入钻井液。在此过程中,应每隔30s记录一次立压和钻井液泵入体积,并绘制《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图》。
示例:
图1 ××井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图
6.3.3在《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图》中,压力开始增加时呈现直线性,继续注入钻井液后压力曲线变得平缓。当压力不变时,应立即停泵。
6.1.2当井眼直径或钻头类型发生改变时,应按6.1.1重新选取dc指数趋势线(dcn)。
6.1.3采用联机软件实时计算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并与该地区正常的地层液压梯度(一般为0.97g/cm3~1.06g/cm3)进行比较后,确定孔隙压力梯度的类型。
6.1.4比较当量循环钻井液密度(ECD)与地层孔隙压力,提出有利于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密度。
5 录井前准备
5.1开钻前收集与本井地层压力有关的资料数据,包括邻井的测井资料(声波和补偿密度曲线)、地层压力检测成果图或综合录井图、地震压力预测图、完井地质总结报告,以及本井的地震测线图。
5.2从邻井的综合录井图、完井地质总结报告及本井的地震测线图中寻找异常压力信息、可能的漏失带、可能引起压力评价困难的地质条件(碳酸盐岩、蒸发岩带、不整合、断层等)。
7 地层异常压力预报
当地层压力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钻井队,并填写《异常预报通知单》(格式见附录B)。
8 资料录取要求
8.1 接单根气记录
格式见附录C。
8.2 地层压力数据表
格式见附录D。
8.3 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数据表
格式见附录E。
8.4地层破裂压力漏失试验图
8.4.1格式参见图1。
8.4.2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立压。
Q/SHSLJ 1040-2002 综合录井仪完井总结报告编写规范
Q/SH1020 1370-2003 泥(页)岩密度随钻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上覆压力 overburden stress
覆盖在该地层以上的地层基质(岩石骨架)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量所造成的压力。
3.2
——超压异常孔隙压力梯度:孔隙压力梯度大于静水压力梯度。
3.7
地层破裂压力 formation fracture resistance
流体压裂地层所必须克服的应力。
3.8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formation fracture resistance gradient
单位深度上地层破裂压力的变化量。
3.9
ρ——钻井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H——垂直深度,单位为米(m)。
4.2静水压力梯度
HPG=Ph/H=ρ1/ 100
式中:
HPG——静水压力梯度,单位为兆帕每米(MPa/m);
Ph——静水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H——垂直深度,单位为米(m);
ρ1——单位体积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地层孔隙压力 pore pressure
作用在地层岩石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
3.6
地层孔隙压力梯度 pore pressure gradient
单位深度上地层孔隙压力的变化量。包括三种类型:
——正常孔隙压力梯度:孔隙压力梯度等于或接近于静水压力梯度;
——欠压异常孔隙压力梯度:孔隙压力梯度小于静水压力梯度;
工程监督确认:
签名: 年 月 日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接单根气记录格式
表C.1 ____井 接 单 根 气 记 录
第 页
井 深
m
气测基值

接单根气

停泵时间
min
钻 井 液
相对密度
钻井液粘度
S
钻井液排量
L/min
备 注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地层压力数据表格式
表D.1井地层压力数据表
地质录井公司录井队日期: 年 月 日
5.3参考本地区的综合录井图,确定采用dc指数进行地层压力计算时应使用的软地层或硬地层系数。
5.4参考本井的压力预测记录》(格式见附录A)。
6 实时地层压力检测
6.1Dc指数法
6.1.1选取上部地层中厚度大于150m的正常压实泥(页)岩井段,消除因钻压过大等因素造成的异常值后,用该井段起、止井深的dc指数值确定本井的dc指数趋势线(dcn)。
8.8 地层压力检测成果分析
见Q/SHSLJ 104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层压力预测记录格式
表A.1井地层压力预测记录
层 位
井 段
m
异常压力原因
备 注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异常预报通知单格式
表B.1 异 常 预 报 通 知 单
井 号
井 深
时 间
操作员
工程参数异常预报:
录井队负责人审核:
签名: 年 月 日
m
井 深
m
钻 头 位 置
m
开始测量时间
漏失压力
psi
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
序号
时 间
Min
立 压
psi
钻井液泵入体积
m3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地层压力检测成果图图头格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