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项目班组核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核电项目班组核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核电项目班组核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摘要:为避免安全管理责任悬空,帮扶班组长等基层岗位有效履职,解决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转化核安全文化、标杆建设要求,确保作业人员可理解、可接受,实现稳定、成熟、持续提升的班组。

针对性制定核电项目班组核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策略,推动核安全文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以下简称“两进”)融入班组。

关键词:核电项目;班组;核安全文化;标准化
一、建设工作基本原则
(一)、有机融合,齐头并进
深入融合核安全文化建设和标杆建设要求,以核安全文化建设改善现场工作氛围,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以标杆建设改善现场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步序。

(二)、去繁化简,精准施策
简化对班组层级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工作要求,应给予班组明确的“清单式”指令,班组文化建设紧紧围绕“遵守程序、反对违章”,流动性班组应有针对性政策。

(三)、突出优势,营造口碑
强化人文关怀举措,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创造舒适的工作氛围,营造陆丰项目口碑,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二、工作策略
(一)、理脉络
深入分析班组活动特点,以管理标准化要素为脉络,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日常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绩效与奖惩各环节全方位融入核安全文化和现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专项举措,确保“两进”工作落至实处。

(二)、定步调
结合核电工程班组成员更替频次高、流动性班组占比大的特点,制定“由外至内”、“由实促虚”的分步推进策略:
第一阶段:试点区开展现场标准化全要素同步建设,其他区域以实体设施建设、工器具管理等物项提升为主,人员行为改善、意识提升为辅。

大力推动施工环境标准化、安全与应急设施标准化、施工器具安全标准化,打造核安全文化宣贯阵地,高标准建设班组活动、休憩场地。

第二阶段:试点区良好实践大面积推广,现场改善物项管理的同时,严要求管控人员行为,制定明确简约的人员行为要求,有效利用智慧工地和现场巡查团队严惩违章行为,大力推动现场作业标准化、人员行为标准化,以外在行为约束提升人员意识。

第三阶段:高效利用一、二阶段形成的整体良好氛围,以强化正向激励的手段,引导全员安全意识的自愿向好,推动核安全文化入脑入心。

(三)、建试点
各单位挑选1至3个班组作为建设试点,充分利用后台资源及行业经验,为试点班组制定定制化建设政策,做出标准,打造亮点。

待试点经验成熟后全场推广。

三、重点工作
(一)、第一阶段
1.组织与制度建设
(1)编制试点班组定制化建设策略,形成“清单式”工作要求。

(2)制定规则,统一现场活动场所、设施、标牌标语规格样式,形成可视化手册。

(3)优化工器具(尤其是小型工器具)管理要求,将班组自带工具绑定至班组入场验收。

(4)持续推动班组长自有化。

(5)以具体有效的举措帮扶初建班组。

(6)加强班组标准化建设。

2.设施建设
(1)建立统一、规范的班组活动场所,班组集装箱、工具房、工具箱、车间班组休息区、现场工具毯等展开标准化布置。

(2)参建单位班组集装箱布置张贴核安全文化宣传标语(四个凡事、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六大禁令、透明文化等等)。

(3)在现场进行安全文化长廊布置。

(4)建立专用文件柜、文件夹存放班组管理文件。

(5)全场统一工机具合格标签,对未经过入场验收和定期检验的小型工器具清场处理。

3.日常管理
(1)班组制度、班组组织机构上墙,班组成员授权情况可视化(上墙)。

兼职安全员轮班表上墙,兼职安全员岗位职责上墙。

(2)班组成员荣誉与惩罚墙:成员获奖与违章情况公示。

班组岗位操作规程可视化,交接班记录可视化。

(3)使用的工具、设备、机械和物料放置规范、妥当并处于安全状态。

(4)建立设备台账,并定期验收、维护。

班组长统计每周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数量,查找自身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与缺陷,明确责任人,“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跟踪落实完成整改。

4.培训和文化建设
(1)编制班组标准培训教材或使用项目部统一教材,开展培训。

(2)印制分发班组标杆建设指引小图册(按工种)
5.绩效与奖惩
(1)年度对现场标准化进行单独评分,评分优异的进行奖励。

(二)、第二阶段
1.组织与制度建设
(1)组织编制可视化作业流程图,将作业过程的关键步骤、重难点以图文形式展现。

(2)将“遵守程序、反对违章”作为班组成员核安全文化宣贯的唯一要求,制定至各项程序、培训教材。

2.设施建设
(1)班组作业风险分析与评估(JSA)可视化。

(2)班组施工区域张挂作业管理要点挂图。

(3)可视化作业流程图张贴在作业现场显眼位置。

(4)班组活动区域宣贯“遵守程序、反对违章”精神。

3.日常管理
(1)参建单位设定班组核安全文化主题日,让一线工人说核安全。

(2)在一线班组建立组内监护制,开展工作全过程的组内监督,相互提醒,要求工作包互检双签,减少因人员粗心大意导致的记录偏差及质量异常事件。

(3)建立班组“师徒制”,采用“师傅带徒”或“老带新”等措施,定期总结指导。

不定期举行班组长座谈会,交流标杆建设经验。

(4)工程公司组织不同施工单位,开展班组长标杆要素交叉检查活动。

(5)强化违章行为惩处力度,对违章行为零容忍。

4.培训和文化建设
(1)深入一线作业班组,组织开展“遵守程序、反对违章”专项活动,组织班组进行核安全问题小程序有奖答题(核安全月开展)。

(2)强化违章行为警示,一人违章,全场受教育。

(3)在班组范围内开展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或桌面推演。

5.绩效与奖惩
(1)将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本单位内部班组季度和年度考核评优的一个考核项。

(三)、第三阶段
1.组织与制度建设
(1)制定标杆建设、核安全文化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2.设施建设
(1)设置施工区域核安全语音提示设施,提升现场核安全警示。

(2)印制安全文化宣传册、安全行为卡或小册子等。

3.日常管理
(1)组织班组进行核安全问题小程序有奖答题(核安全月开展)。

(2)不定期钉钉、微信等多方式推送安全小常识。

(3)组织开展“遵守程序、反对违章”竞赛活动,对获奖个人和团体给予奖励。

(4)建立人员主动提出问题与主动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上报问题与公示问题的渠道通畅,即时对经确认为问题的问题提出人员(小组)予以奖励。

即时对解决的公示问题并通过验收的人员(小组)予以奖励。

4.培训和文化建设
(1)每个班组长每月至少开展1次安全授课,加强作业班组人员培训。

(2)对标先进,加强交流,组织人员外出交流培训学习。

(3)印制安全文化宣传册、安全行为卡或小册子等。

5.绩效与奖惩
(1)将标杆建设、核安全文化建设全面融入优秀班组评选条件。

四、年度总结
年度对整年班组“两进”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行动,并在后续行动中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