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各电子支
付机构、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以及涉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子商业汇票是指通过网络、手机等电子渠道,
以电子形式发行、流转、贴现并结算的汇票。
第四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应遵循合法、规范、安全、高效、便捷、诚信的原则,确保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交易安全、业务安全。
第五条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管理制度,包括风险防控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审批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
第六条各金融机构应当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纳入其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风险防控体系中,履行客户身份认证、交易监测、风险提示、报告等相关义务。
第七条各金融机构应当与相关机构建立信息共享、风险
分担、管理协作机制,共同推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八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个人、单位,应当依法追
究其法律责任,并处以相应的行政、经济、刑事处罚。
第二章业务开展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信息系统中设立电子商业汇票
业务专业模块,以便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开展、管理和监控。
第十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应遵循法律、行业规则和国际
惯例的规定,保证各交易主体的利益,不得干涉或损害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涉及赌博、色情、诈骗、走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一条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贴现、承兑和清算等环
节应当按照金融机构的内部规定和行业规范进行,确保信息真实、资金安全、风险可控。
第十二条电子商业汇票的发行、贴现、承兑和清算等环
节的操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并定期接受审计和风险评估。
第十三条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贴现、承兑和清算等业
务应当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和业务安全。
第十四条对于电子商业汇票信用评级较低的客户或业务,金融机构应当进行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审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控制和引导。
第十五条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应当为电子商
业汇票交易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同时费率应当合理、透明,并经过公示。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当采用多种措施保障电子商业汇票
交易的安全: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系统、数据的保护和监控;
(二)采用先进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篡改等安全
技术手段;
(三)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确保业务流程、操作规范、信息披露等合法、规范、透明、可审查;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
(五)开展安全漏洞自查和外部安全审计,保障系统和业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慈善社会捐赠工作,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章信息披露
第十八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业务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报告;
(二)基本费率、手续费、罚款等收费标准及调整情况;
(三)业务部门设立、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备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四)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提示信息等。
第十九条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向客户和交易对手公示业务合同、结算单据等业务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第二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公告栏等显著位置发布相关公告,及时告知客户和交易对手有关风险提示、业务变更等重要信息。
第五章监管与处罚
第二十一条各电子支付机构、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要求,接受监督和管理,履行公私分明、合规
经营的社会责任。
第二十二条各级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监管,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建设,及时发现、处置和防范相关风险。
第二十三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个人、单位,监管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公开曝光,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直至吊销执照。
第二十四条对于金融机构漏洞利用、内部人员犯罪等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应当追究其行政、经济、刑事责任,并采取措施补救和恢复市场秩序。
第二十五条对于因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有关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监管机构和有关当事人报告,协调处置,保护客户和交易对手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在开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各金融机构需要遵循的规范、原则和标准。
通过制定和执行本办法,旨在保障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交易安全和业务安全,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合规化、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