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服装裁剪作业指导书篇一:服装厂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裁剪工序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编号:Q/HL-7.5-01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缝制工序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编号:Q/HL-7.5-02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后道工序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编号:Q/HL-7.5-03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篇二:服装生产作业指导书服装生产作业指导书LT/QMSF305-201X一、裁剪1.拖料:A)首先要弄清该产品的门幅,拖长规格搭配,面料货号名称,花型颜色和层数。
B)每天做好放面料工作,有收缩的面料,先放布一天后再拖。
C)拖料前先要看清面料的正反面、倒顺花、倒顺毛。
D)拖料每层均匀平服,条纹顺直。
E)拖料时查验面料疵点,不符要求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商量处理措施,疵点处都必须做好明显标记。
F)面料匹与匹之间必须填好夹层作为分包标记。
2.排料、划样:A)按生产通知单的款式型号,向技术科领取样板,必须仔细核对所用样板的款式规格,弄清产品的组合结构。
B)掌握面料的门幅宽度,检查排料是否合理。
C)弄清原料的正反、倒顺及格条的排料方向。
D)划样清晰、整洁,花刀(刻痕)记号不要遗忘。
E)摊料高度一般不能超过10—12cm。
3.开刀:A)开刀前先复查裁片的规格搭配、衣片另部件是否完整,了解款式特点,看清工艺单,掌握裁片是裁净还是裁毛,检查无误码后方可开刀。
B)开刀必须先从端边开始,不允许从中间开始裁剪,行列中最大的裁片最后裁剪。
C)布料两端高时,先裁两端,角与转弯处宜用低速裁剪。
D)花刀深度为3mm。
4.分包编号:A)分包前先复核生产记录单中的名称、规格、型号。
B)分包时必须按顺序写出每包数量与编号。
C)分包必须复核裁片、组合是否欠缺,尺寸有否搭错,对每包数量必须做到绝对正确。
D)有主、次嵌色料的款式,注意裁片分包数必须相配、对号。
E)分好后捆扎成大包放到指定地点,要包持产品和场地的清洁。
F)分包时发现疵片要及时更换。
二、缝纫1.缝纫前必须掌握生产产品的工艺技术要求,并检查设备有否漏油,台板是否干净,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底线、面线是否与面料相适应。
2.缝纫时注意每件衣的前片、后片、袖片、领片的号码必须对应,以防产生色差。
3.缝纫要求:(一)一般规定(1)主副料之间的色差按客户确认的色卡。
(2)各种缝迹要清晰,松紧适度,不得发生针洞和跳针。
(3)卷边起头在接缝处(圆筒产品在胁处),接头要齐,重线只允许一次,重针在2-3cm内。
(4)如遇断线或返修,需拆清旧线头后再重新缝制。
(5)厚绒产品的缝合,应先用三线包缝机缝合再行双针绷缝。
(6)平缝、包缝明针落车处必须打回针或打结机加固。
(7)合肩处必须加纱带(直丝本料布或肩条)或用三针机缝制。
(8)打眼处衬平细布或双面布。
(二)注意事项:(1)肩部:了解使用肩的种类(棉或尼龙),肩带所衬的位置(前片或后片)及肩带所配的颜色,彩条衣服无过肩时,前后肩要对条,有过肩时左右须对称。
肩缝的倒向通常为后片,接肩时注意吃势,肩部不可以起皱,不可吊起。
(2)领:A.圆领衫类注意领子要圆顺,主唛的车法,领部的做法,针距等细节,须特别留意头围拉伸。
B.翻领衫类的须注意领子的车线均匀,表面不能见到明显的接缝,针迹,左右领尖要对称。
C.如有门襟须注意门襟的规格,门襟要平直居中,车线均匀一致,封口平整,注意打褶,小心破洞,里外襟的长短要协调。
(3)袖:A.彩条时注意起边及循环方向是否与大身吻合,上袖前要清楚有无过肩及与大身有无指定对条指示,要区分前后袖,左右袖要对称。
B.要知道袖口卷边的高度及有无指定条纹外露,针迹线需平行一致,不能有波浪,起拱,落空,毛出等现象发生。
(4)大身:清楚洗唛的位置及方法,了解是否有脚叉,清楚脚叉的规格及做法,下摆的高度及起边有无特殊要求,彩条时要对好条纹。
(5)辅料:要清楚该款式所涉及到的所有辅料,金属品应过检针。
A.主唛,洗唛,旗唛,要核对印字内容,颜色及使用方法,清楚每种辅料的具体位置及缝制方法。
B.注意衬的使用,颜色部位是否正确。
(6)印绣花:主要了解印绣花的位置及品质。
(三)各种缝纫机的缝制统一规定(1)包缝缝边宽0.3-0.4cm,起落处打回针时两件对齐不得留辫子,两处线迹重合;上罗纹口要均匀一致;断线或跳针重缝不得再行切布边;切缝后衣片应保持原形;袖底缝与大身胁缝对齐,错缝不得超过0.3cm。
(2)包缝挽底边挽边宽窄一致,不匀程度不超过0.3cm;绒布正面不允许露明针,棉毛汗布明针长度不超过0.2cm;漏缝绒布不允许,棉毛汗布在骑缝处允许有1—2针。
(3)双针换底边挽边宽窄一致,里面不准露毛渣。
(4)双针绷缝不得出轨跑偏,不得大拐弯,重线不超过3cm,不小于1.5cm,起缝在接缝处或暗处。
(5)平缝男背心三圈挽边宽窄一致,成人lcm,儿童0.6cm,挽边挖边0.4cm,钉商标针脚不得出边1—2针,眼皮规格均为0.1cm。
(6)三针绷缝挽边宽窄一致,不得搭空和露毛;挽领圈起头在右肩缝后2—3cm 处,终点不过肩缝;挂肩圈起头在胁缝处偏后;滚罗纹边要做到松紧均匀一致。
(7)滚领(双线链缝) 滚领松紧要一致,要滚实、丰满、端正;领圈正面眼皮不超过0.1cm,接头一律在右肩缝后1-2cm处。
(8)犬牙边保持牙子大小均匀一致,起头在接缝处,领圈起头在右肩缝后2—3cm处。
(9) 针距:一般情况为12针/2.5cm,或按客户指示。
三、锁眼、订扣1.定位:先核对各产品的样板是否相符,点位用自动淡色笔或蜡笔作记号,做到位置准确。
2.锁眼: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调好刀片及线色,确保锁眼位置准确,眼子要端正,眼孔大小与纽扣规格相应,眼孔两端各打3—4针套结(先切后锁的不打套结)。
3.订扣:先核对钮扣大小及线色,确保钮扣位置准确、牢固,作业后做好自查工作。
4.剪线头:把每件成衣上的所有外露线头全部剪净,操作过程中避免剪破。
四、整烫1.整烫前对不同的产品按面料特点进行首件试烫,确定操作要求。
2.整烫必须平直,前后上下均要烫平,外表要平挺美观。
3.大烫完工时,必须把电源、蒸汽发生器关闭,并放掉余汽。
五、包装1.折衣必须平直、服贴,特别是翻领两边要均匀,吊牌应放在衣服上面居中(或按客户要求),正面朝外,如有线头或污渍必须处理清爽后才能包入胶袋内。
2.严格按合同要求(装箱单)进行包装,款式、数量、颜色搭配等均须无差错;装盒大小适宜,打包带结实,装箱严密;外箱唛头文字清晰,准确无误;严格核对、单贷相符。
3.所有订单必须过二道验针,注意验针机在使用前先做好灵敏度试验。
灵敏度试验二小时一次,并要有记录。
附:印花和烫标服装生产流程表1、凡需印花和烫标的服装,在大货生产前先到技术科去拿已经确认的样衣,如果没有样衣一定不能生产。
2、技术科需提供印花和烫标的尺寸位置以及两份注明款号和尺寸的纸板,如果是TCP订单,则后面需开门襟,必须在成衣后再烫标。
3、印花和烫标后的第一包成品必须先到技术科去确认并签字后,才能继续生产。
烫标的第一片要先给业务员确认尺码标颜色和形状。
4、印花的服装,第一包印好后,必须先给厂长和业务员确认印花的颜色是否正确,确认后才能继续生产。
篇三:裁剪作业指导书裁剪作业指导书一、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针织服装系列。
二、开裁条件:1. 计划科开具《生产通知单》给裁剪车间主任。
2. 裁剪车间主任凭《生产通知单》向技术部领取:《工艺制作单》、样衣、样板、排料图、面料色卡、面料检验报告。
其中少一样条件,裁剪都不可以开裁。
3.裁剪车间主任对所有技术资料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始安排裁剪工作。
4.裁剪车间主任在不具备开裁条件的情况下私自裁剪,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裁剪车间主任承担,如不具备开裁条件,裁剪车间主任可以拒绝裁剪,特殊情况需由生产部经理签批才可裁剪。
三、裁剪领料:1.提前2小时向仓库开具领料单以让仓库备料;2. 由裁剪车间主任分配订单,各裁剪小组开具领料单,经裁剪车间主任审签后,由裁剪工凭工艺单、领料单和生产通知单向仓库领取面料,并核对品名、颜色、门幅、长度、经纬斜等各项数据;3.领出面料要轻拿轻放,并堆放于干净处,防止面料损坏或污染;四、排料要求:1.排料前要对所领出的所有面料门幅进行度量,作为确定排料门幅的依据,如门幅不一致,要分批排料裁剪,防止浪费。
2.排料唛架图由技术部提供,裁剪工要仔细检查裁片数量、配比、纹路、色差避免是否正确,正确后才可开始拉布。
如因排料错误而造成损失,相关责任人应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4.条格和花型面料应注意各部位之间的对格、对条、对花纹。
5.如果面料有条格、花型、倒顺毛等必须配套分色。
五、拉布工作要求:1.拉布前要将布料松开半天或1天(视布种),以缓解在布厂卷布时引起的拉伸变形,以确保裁片尺寸和造型。
2.根据排料图的数量进行分床分码和拉布,其中一边要整齐顺直,每匹布结束时做好层数记录。
拉布手势要自然,张力要均匀,拉布方向及层数要正确(拉布结束后要2人一齐数拉布层数并核对)。
3.拉布时要查看布面是否有织疵、斑渍、色差等不良情况,有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的地方,必须做合理裁断处理。
经纬斜偏差大的面料应经过拨拉,整纬后再拉布。
4.如果发现面料有大范围或整匹的质量问题(包括色差),必须停止作业并及时向裁剪车间主任汇报处理。
否则由裁剪工承担一切经济损失。
5.如有多色应隔色拉布,如单色则应隔纸或放布条或将最后一层反面拉作为识别,以达到同一件衣服出自同一卷布,从而防止色差。
6.如有正反面、阴阳格、倒顺花、倒顺毛的面料要认定方向,并按合理的方式拉布。
7.拉布层数应合理,针织面料拉布高度不能超过15cm。
8.布头、接布、开剪处理要求:1)、每缸(或每匹)布必须要留够足够的布头(1%,视布种)以供配片用,布头要进行编号并叠放整齐,防止产生配片色差。
2)、布头如要接布,首先要核对对接处是否有色差,如有色差,不可接布。
接布时要查看排料图,看接缝处在什么位置,防止接缝处直向贯穿两片裁片,造成接布浪费。
3)、如某层不足段长长度,应放布条作好中断记号,防止段长不足区域出现包头数量不足。
4)、开剪处理要谨慎合理,局部小疵点不必开剪(由验片工挑出换片)。
六、裁剪工作标准:1.开刀直线要顺直,弧线要圆顺。
刀口整齐,不合格裁片应去掉并重新配齐。
2.做好刀眼等关键部位的记号,开好的裁片应自查一次。
3.复核上下层裁片的正确度,拣出不合格的裁片并重新配齐。
4.开刀时思想要高度集中,避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电刀上的防护架要随时处于最低位置,防止割到手指或电源线,刀未停下来,不可用手去粘刀口处的线毛。
5.使用裁布机和冲裁机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出现任何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