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十大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高层建筑

世界十大高层建筑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十幢建筑物如下:第一名:101大楼台北 508米第二名: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吉隆坡 451.9米第三名:西尔斯大厦芝加哥 443米第四名:金茂大厦上海 420.5米第五名: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香港 420米第六名:天河中信广场广州391米第七名:地王大厦深圳384米第八名:帝国大厦纽约 381米第九名:中环广场大厦香港 374米第十名:中银大厦香港 369米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一)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TAIPEI 101),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设计师李祖原。

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楼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

其英文名称TAIPEI 101除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科技、艺术、创新、人性、环保、认同)之意义。

101数字,除代表楼层高度101层楼,也代表了超越满分,再上一层楼的吉祥涵义。

0与1的数字,也表现了大楼的高科技含量。

台北101目前保持的记录高度:508米(1667英尺),取代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峰塔的452米(1483英尺)。

楼顶高度:448米(1470英尺),取代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楼的的442米(1454英尺)。

楼板高度:438米(1437英尺),取代西尔斯大楼。

顶端高度(天线)仍然由西尔斯大楼的527.3米(1730英尺)保持。

建筑特色建筑师李祖原崇尚东方古典艺术,擅长将东方元素与西洋建筑融合为一,TAIPEI101便是此种概念的代表作。

第27层至第90层共64层中,每8层为一节,一共8节,每八层所组成的倒梯形方块形状来自中国的“鼎”。

每节顶楼向上展开的弧线,带来蓬勃向上的气氛。

向上开展花蕊式的造型,象征中华文化节节高升及蓬勃发展的经济。

裙楼顶楼的采光罩,外型就是中国的“如意”。

为了突出“金融中心”的主题,24至27层的位置有直径近4层楼的方孔古钱币装饰。

此外还有处处可见的中国传统风格装饰物,表现出将中华文化与西方科技融合的理念。

结构体系本工程地上结构包括一栋101层塔楼及一栋6层裙楼,两栋结构的地上部分以伸缩缝完全分开。

地下室共五层,且塔楼和群楼相连。

地上结构除塔楼钢管柱大部分由高强混凝土灌注之外,其余为纯钢结构。

101层塔楼的结构体系以井字形的巨型框架为主,巨型框架在每八层处设置一至二层楼高的巨型桁架梁,并与巨型外柱及核心斜撑框架组成近11层楼高的巨型结构。

地下室1层为梁柱结构,2至4层为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

楼层中混凝土直接作用在兼具模板及结构用途的钢承板上,并与钢承板结合成组合楼板,剪力钉将钢梁及混凝土连接成组合梁,荷载传递经由组合楼板、组合梁、柱及基础。

关键构件为防止强台风和地震带来的灾害,台北101的基础设计非常特殊,总数达380支的基桩一直深入到地下80米,具有较好的抗倾覆作用。

据说这栋建筑物的设计使它能够抵挡2500年一遇的最强烈的地震。

大楼92层处悬挂着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球状体,实为阻尼器。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阻尼器重达800吨,它的功能就是运用反作用力降低大楼受到强风和地震作用时产生的摇摆,将能量传递发散到下放的弹簧系统。

若是发生大型灾难,如百年一遇的地震或台风,阻尼球将摆动 1.5m,撞到一个防撞环,防撞环上的黏性缓冲器可阻止阻尼球进一步摆动。

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

双塔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

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投入使用。

登上大楼,整个吉隆坡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

两塔楼包含800万平方英尺(74.32万㎡)以上办公面积,150万平方英尺(13.935万㎡)购物与娱乐设施,4500辆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一个石油博物馆,一个音乐厅,以及一个多媒体会议中心。

建筑特色整个建筑融合了马来西亚的多种色调、图案、传统和工艺,它们不是以异国情调来显示,而是成为马来西亚生机勃勃的新成员。

双塔形状立足于伊斯兰传统,一如其从简单到复杂形式的发展。

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还表现在强烈的阳光效果所激发的灵感,强调出凹陷、中空、阴影、刀锋般的边缘和突出的地方,使双塔展现出更加绝妙惊人的华丽。

塔楼中值得一提之处是位于第42层处的天桥。

如建筑师所称,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

双塔的楼面构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

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这种造型可以理解为来自伊斯兰的灵感,而同时又明显是现代的和西方的。

结构概况该建筑地下3层,地上88层(实际95层),屋顶高度379m,顶部有塔桅,总高452m,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混合结构。

每个圆形塔楼旁靠着一个小圆形附属塔楼(44层,直径23m)。

总高宽比为8.64。

结构设计为索顿-托马塞蒂事务所和兰希尔-贝尔塞库图公司。

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体型,每个主体结构旁边的附属圆形框架结构与主体相连,可增大主体结构的抗侧能力。

主塔楼外周边有16根钢筋混凝土圆柱,圆柱直径由底部的2.4m逐渐变化到顶部的1.2m。

建筑平面有三次收进,84层以上由钢柱和钢环梁组成最后几层和尖顶,上面安装塔桅。

建筑平面的三次收进要求柱子向内移动一定位置,由57~60层、70~73层、79~82层,柱子位置的转换采用3层高的变截面柱过渡,柱子的主要受力钢筋斜向配置,符合实际的传力途径,这种方式避免了设置转换梁,且标准层高可保持不变。

主体塔楼外框架的环梁(框架梁)采用变截面梁,梁截面宽1000mm,截面高度由柱边的1150mm变化到跨中的775mm,既可保证框架刚度,又允许管道通过而减少层高。

副塔楼外周边有12根圆柱,圆柱直径有1.4m变化到1.2m,柱间环梁也采用变截面梁,截面宽800mm,截面高度由柱边的1150mm变化到跨中的725mm。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底部为23m见方,分四次缩进到顶部为18.8m×22m。

筒的外壁墙厚由底部750mm减至顶部350mm,筒内部分隔墙厚度为350mm,沿全高不变。

有几道内部分隔墙不开洞,因此核心筒的惯性矩很大,在基底处承受的倾覆力矩超过50%。

混凝土强度从80MPa减至40MPa。

在内筒和大柱子之间设置了一道伸臂,位于38~40层,是两层高的混凝土空腹桁架,布置方向与附属筒方向相垂直,以增强抗侧刚度较弱的方向。

楼盖梁是宽翼缘钢梁,间距3m,最大跨度为12.8m,截面高度457mm。

采用组合楼板,在53mm厚的压型钢板上现浇115mm厚混凝土。

设备层的楼板混凝土厚度达到200mm。

在环梁外面还布置了悬挑构件,一是方尖形的悬挑桁架,一是半圆形的选挑梁,二者都是钢构件,间隔布置,使立面更加华丽。

两个主塔楼间由一个人字形天桥相连,天桥位于40~43层,跨度58m,有两层通道,经过比较采用了三铰拱方案,一个铰在天桥跨中,下面的两个铰支座在29层,三铰拱方案使天桥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的受力最简单,但必须处理好构造,保证当风引起相对位移时的安全。

塔楼由一个筏式基础和长达340英尺但达不到基岩层之4英尺×9英尺截面长方形摩擦桩,或称作“发卡桩”承托。

结构主轴方向的自振周期为9s,扭转周期为6s。

结构未考虑地震作用,按抗风设计。

吉隆坡地区的设计风速为35.1m/s。

本设计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风作用下人的舒适感,顶部位移加速度必须小于20mm/s2,该加速度与房屋质量成正比,由于钢结构的重量轻而舒适感不能满足要求,进行了多种方案比较,由于钢结构的重量轻而舒适感不能满足要求,进行了多种方案比较,最好选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大质量和大刚度满足了舒适度设计要求,这是该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因。

(待续)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三)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美国芝加哥的一幢办公楼,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1974年建成,高443米,是当今世界最高建筑物之一。

总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地上110层,地下3层。

底部平面68.7×68.7米,由9个22.9米见方的正方形组成。

在这些正方形的范围内都不另设支柱,租用者可按需要分隔。

整个大厦平面随层数增加而分段收缩。

在51层以上切去两个对角正方形,67层以上切去另外两个对角正方形,91层以上又切去三个正方形,只剩下两个正方形到顶。

建筑特点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F.卡恩。

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

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

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

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结构特点西尔斯大厦高达443米,其平面由九个22.9米见方组成的竖筒,底层平面就是一个68.7米见方的大筒。

大厦的外形是逐渐上收,九个竖筒分别截止在不同的高度上,1到50层由九个竖筒组成正方形平面,51到66层截去3对角的两个坚筒,67到90层截去了另一组对角的两个竖筒组成一个十字形平面,91层到110层截去三个边形竖筒,只剩两个竖筒直达顶点。

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

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米,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

西尔斯大厦用钢材76000吨,每平方米用钢量比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帝国州大厦降低20%,仅相当于采用5跨框架结构的50%。

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

世界十大高层建筑(四)上海金茂大厦1999年初,上海市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傲然屹立黄浦江畔,人们期待已久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88层金茂大厦终于推向市场。

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已成为当今沪上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

金茂大厦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超高层建筑,是上海迈向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8.95万平方米。

高420.5米,地下3层,地上88层。

建筑特点金茂大厦的设计方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设计咨询和工程监理,并进行部分施工图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