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与检测技术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80518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Automotive Sensor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汽车理论、汽车构造(底盘)、汽车构造(发动机)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郭彬等.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参考书:
[1]姜立标.汽车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第2版
[2]李伟.新型汽车传感器、执行器原理与故障检测,2014年10月第1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车辆工程专汽车智能化专业方向基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基本原理,了解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为学习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讲述基本电子控制系统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况,和传感器在汽车控制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传感器在汽车控制中的作用。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基本特性、基本测量电路、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及改善传感器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
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基本检测电路、标定要求及改善传感器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
第3章传感器技术现状:主要讲述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4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本章主要讲述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的一般方法及测量误差处理办法。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的一般方法,掌握测量误差的处理办法。
第5章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本章主要讲述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磁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光纤式传感器进行了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第6章汽车用传感器:主要讲述汽车用空气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与角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与减速度传感器、爆震与碰撞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测方法。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第7章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
本章主要讲述电桥电路、信号放大与信号变换。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信号放大的原理与方法.
第8章抗干扰技术和自动检测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汽车抗干扰技术和汽车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常用汽车传感器认识实验:使学生感性认识各种汽车传感器的构造
常用汽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认识实验:使学生从感性上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