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经典语录《三国演义》经典语录60句1、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着鞭在先。
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关于西取蜀地,松对刘备语2、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
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3、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
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后世对张飞的评价4、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
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
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
——周瑜对孙权的遗言5、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
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
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语6、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在落凤坡,庞统被张任射死后,后世的庞统评价7、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
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某童谣语8、四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
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
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关于宁死不降张飞一事,后世对严颜的评价9、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
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关于释放严颜一事,后世对张飞的评价10、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
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
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
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
云长问:那八个字?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11、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
操曰:何所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12、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老将黄忠对张合语13、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14、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
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
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15、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今日乃我死日也。
汝可努力死战——被关羽围困,庞德对顾成何语16、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后世对华佗的'评价17、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关羽被孙权围困,后世的评价18、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后世对关羽的评价19、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线。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后世对关羽的评价20、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关公庙前的某联21、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华佗交给吴押狱的《青囊书》,被其妻所烧毁一事,后世的评价22、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王朗对帝语的近义词23、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
每秋月约退三五根。
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
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
次日,早朝见帝。
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
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
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
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24、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沮授对袁绍的失望之情25、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
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
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反?新恩虽厚,旧义难忘。
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
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26、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后世对关于的评价27、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诸葛亮对刘备语28、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刘备三访诸葛亮,后世的评价29、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徐庶对曹操语30、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31、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后世对孔融的评价32、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身处危难,不抛弃百姓,后世对刘备的评价33、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34、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曹操语35、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36、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对孙权的遗言37、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38、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周瑜对蒋干语3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40、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为报当日之恩情,关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评价41、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经典名句42、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
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
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对程昱语43、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后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评价44、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
——关于刘岱、王忠策反刘备失利一事45、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后世对太史慈的评价46、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
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
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
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关于刘备讨伐一事,诸葛亮语47、臣请以轻重大小之事,与陛下论之:陛下乃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
中原乃国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
——诸葛瑾对刘备语48、丕览表毕,遂问咨曰:吴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丕笑曰:卿褒奖毋乃太甚?咨曰:臣非过誉也。
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49、此间皆是尊神地方。
在生之日,家家侍奉,何况今日为神乎?老夫只望蜀兵早早报仇。
今将军到此,百姓有福矣。
——某老人对关兴语50、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
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
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
——阚泽对孙权语51、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诸葛亮语52、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53、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奠同。
——后世杜甫对刘备的评价54、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
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芝对孙权语55、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火烧兀突骨的蛮兵,诸葛亮语56、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某南安人对姜维的评价57、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诸葛亮对姜维语58、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
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
——赵子龙语59、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
——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60、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关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事,后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