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集锦15篇小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
2、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3、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嘴巴。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4、嘴巴图片一张,背景音乐一个,口技视频一个。
活动过程:一、幼儿游玩:“小嘴巴乐园”。
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幼:开心师:天线宝宝有一个要求,它要求小朋友要用自己的小嘴巴玩里面的东西,你们愿意吗?幼:愿意。
师:让我们一起搭着小火车赶快去看看吧!师:你们看看我们已经到了小嘴巴乐园门口了,让我先跟小朋友介绍这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吧!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去游戏吧(播放背景音乐)停止音乐,师:现在小嘴巴乐园要关门了,让我们搭着小火车回去吧!二、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师:你们刚才玩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呢?幼:我刚才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用嘴巴玩的?(尽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示范)师:我们的嘴巴真有趣,能吃东西,能唱歌,能吹出美丽的泡泡和音乐还能说话呢!那你们了解自己的嘴巴,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了(师出示嘴巴图片)你们知道嘴巴基本上有哪几个部位组成?幼:牙齿(幼儿自由回答)小结:我们的嘴巴由嘴唇,牙齿和舌头组成。
三、有趣的嘴巴师:看来我们的嘴巴还真奇妙!瞧!它现在又要做什么了?(播放口技视频让幼儿观赏。
)观看视频后,幼儿自由谈论嘴巴又做了什么好玩的事情。
四、爱护自己的嘴巴师:嘴巴是身体的一部份,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嘴巴。
那小朋友知道应该怎样爱护的自己的嘴巴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怎样爱护自己的嘴巴五、小结:1、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使人难受。
4、太烫、太冰的食物不能食用5、不能吃太多糖果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生活中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渗透学习排列、大小、寻找等操作或游戏来感受对应关系,增强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3、幼儿能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活动准备:1、幼儿自带高低不同的瓶子和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带有不同颜色瓶盖的瓶子若干。
2、幼儿学具:青蛙吃害虫。
每人5只大小不同的青蛙和5条不同的害虫。
3、动物图片和相应家的图片若干及头饰。
活动过程:1、热身儿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根据音乐,幼儿找到自己的朋友,听老师的'指令进行“头碰头、肩碰肩、脚碰脚”的游戏。
幼儿熟悉后,可三人或四人碰。
2、集体活动(1)师生共同探索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创设情境:庄稼地里长了很多害虫,需要请青蛙兄弟来帮忙,可是哪只青蛙吃哪条害虫最合适呢?(2)了解大、小对应关系教师出示教具“青蛙吃害虫”,示范将青蛙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将害虫一一对应摆放在青蛙的下方,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操作学具幼儿自主操作学具“青蛙吃害虫”,感知大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分组活动(1)分吸管教师放置5个不同的饮料瓶和5根不同长短的吸管于桌面,请幼儿给瓶子找出长短不一样的吸管对应放置。
(2)盖瓶盖让幼儿将带有不同颜色的无盖瓶子盖上相应的盖。
4、游戏活动小动物找家(游戏)请6小朋友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出去旅游了,回来时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图片找到自己相应的家。
(1)教师趁幼儿旅游的时间在地上放置小动物的家的图片,等小动物旅游回来找到自己的家住下。
(2)第二次游戏,体验小动物的家可以住多个好朋友,而且一定是自己相对应的家。
5、活动结束小班科学教案3一、目标1、能大胆的探索并表达自己的想法2、探索蛋的.秘密。
二、过程:1、出示鸡蛋这是什么?谁生的?(幼儿自由想象)小结:这是颗鸡蛋蛋宝宝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动手摸一摸)2、探索鸡蛋内部结构:蛋宝宝里面会有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打开它看看里面是不是一样的?(幼儿人手一个、有生有熟、自己尝试剥)3、讨论:你们剥出的蛋宝宝里有什么呀(生的叫蛋清、蛋黄,熟的叫蛋白、蛋黄)?为什么会这样?(机动问题)哪种蛋会生宝宝?发散性提问:。
除了鸡蛋,你还见过哪些蛋,他们是谁生的?4、游戏:小鸡出壳鸡蛋宝宝是怎么变成小鸡的?那你愿不愿意做蛋宝宝呢?教师边口令领着幼儿做动作鸡妈妈生了好多宝宝,一个个都躺在蛋壳房子里,他们睡了很久很久,蛋壳房子有动静了,小鸡要出壳(身体动作)我们出去运动运动好吗?小班科学教案4一:活动目标:①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认知目标)②能够大胆猜想尝试,观察彩虹糖溶化在水中的现象③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情感目标)二:活动准备彩虹糖若干,白纸盘20个,塑料杯子20个,塑料杯一个,一瓶牛奶,勺子20把三:活动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教师出示盖好布的彩虹糖盒子①今天老师带来了个神秘的礼物,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摇晃彩虹糖盒子,用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
②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好,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给上来的.小朋友看一个角落,然后让他说出来刚看看到了什么)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①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带来的礼物到底是什么?②那我现在把它变出来,让你们看看。
③咦!这是什么?④你们有吃过彩虹糖吗?你们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⑤我们来看一看。
彩虹糖有哪些颜色?(根据彩虹糖的颜色回答)三、幼儿动手实验操作①师:“彩虹糖有这么多颜色,那用什么方法能把彩红糖的颜色变没呢?” (幼儿大胆猜想,大胆表达)②师:“我觉得呢,用水可以把彩虹糖的颜色变没,你们相不相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③师:“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有幼儿说白色,教师出示装牛奶,把牛奶放到塑料杯里,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我能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的。
小结:我们水是透明的,我们可以透过水来看到对方。
一、操作步骤1、拿一颗彩虹糖放到装了水的塑料杯里2、再拿我们的勺子轻轻的搅拌教师提问:“我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彩虹糖的颜色怎么不见了”小结:原来彩虹的颜色融化到了水里了二、幼儿操作①师 :“你们也想不想让彩虹糖变没?”②师 :“你们看一下我们后面的桌子有什么?”(准备操作的物品)③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杯子,勺子,和一颗彩虹糖,还有在操作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我们的彩虹糖是怎么变没的,还要注意我们的这个彩虹糖能吃吗?我们这个彩虹糖是用来做实验的”。
(讲一些注意事项)总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实验啊。
让幼儿说出彩虹糖的颜色融化在水里了,那我们今天晚上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下实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班科学教案5目标:1、了解火车轨道是长长的。
2、学习建构火车轨道,能发展幼儿合作意识。
准备:硬纸板、颜料、泡沫胶、示范图。
重点:学习建构火车轨道、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过程:一、出示火车轨道1、这是什么呀?(火车轨道)2、什么车在上面行驶呀?(火车)3、为什么火车路和汽车路不一样?因为火车比汽车长,有许多轮子。
二、了解轨道的建构。
1、火车轨道是长长的`,一个纸框一个纸框连起来的,长长的。
2、教师示范建构火车轨道,先竖放两根,再横放许多根硬纸条。
3、火车轨道长长的,要求小朋友们和同伴合作。
三、幼儿建构。
1、幼儿尝试,教师引导。
2、表扬合作得好的幼儿。
3、教师引导幼儿连起来,这样火一轨道长长的。
四、展示讲评。
你们建构的火车轨道真棒,下次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开火车。
小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橘子宝宝的颜色、味道、形状等特征。
2、学念儿歌《橘子宝宝》。
活动准备橘子、苹果、梨、香蕉若干,盒子1个。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猜个谜语,你们可要开动脑筋想好哦,小耳朵要听好了。
2、教师说出谜面:外面杏黄衣,姐妹抱一起,打开仔细看,都是一瓣瓣,猜一种水果,请幼儿猜谜底。
二、摸一摸,看一看教师出示一个盒子说: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神秘的礼物,放在这个盒子里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1、教师事先将苹果、橘子、梨、香蕉放入大箱子中,请每位幼儿上都来摸一摸,找一找。
并请幼儿说说摸到了什么?摸上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教师:盒子里到底是谁我们现在把它请出来好吗?并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橘子2、教师:老师摸到了一个句子,你们看看橘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橘子长得圆圆的,黄色的皮)3、教师:你们喜欢橘子吗?请你们来摸一摸,闻一闻,(拿着橘子到小朋友的面前请他们摸一摸,闻一闻)教师:橘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闻起来是什么气味的呢?4、教师:你们是怎样吃橘子的?它里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三、体验剥橘子的快乐1、教师示范一边剥橘子,一边念儿歌,打开之后请幼儿观察橘子肉的排列特征。
2、幼儿尝试剥橘子。
师:请你数一数橘子肉有多少片?它长得像什么?3、学习儿歌,鼓励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并作出剥橘子的相应动作。
4、教师小结:橘子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一种水果,它长得圆圆的,有大的也有小的,黄色的果皮膜上去感觉有点粗糙,不过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大家平常可以多吃点。
四、品尝橘子教师:小朋友都看到了橘子长得圆圆的,穿着黄色的外衣,橘子宝宝排排坐着非常的好看,可是不知道吃起来味道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口?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把橘子放到小鹏友的嘴巴里,让幼儿品尝橘子的味道,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乐趣。
小班科学教案7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童趣和优美意境。
2.初步了解番茄成熟的过程。
3.了解番茄的食用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7.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受诗歌童趣和优美意境。
活动难点:了解番茄成熟的过程。
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魔法盒子”、番茄(红、青各一个)帕子一张。
2.番茄成长过程ppt图片、自编《脸红的番茄故事》。
3. mp3>儿歌《番茄红了》。
活动过程:手指谣:“爸爸开汽车”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一、“猜猜我是谁”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出示搭好帕子的魔法盒子,猜里面是什么。
—请坐的好的幼儿上前摸。
魔法盒子里住着乖宝宝,请小朋友上来摸,并说一说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请3个幼儿左右,教师引导说出是硬还是软,猜猜它是谁?)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引出mp3/>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