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抢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抢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抢救仪器治理中的应用
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

结果急诊抢救仪器能够做到整洁规范有序摆放,随时处于最佳备用状态,性能保持良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抢救仪器得到了最优化治理,保证了在抢救患者时能够及时有效的使用仪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抢救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中意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中意度,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值得在临床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XX.03.568 XX】R-1 XX】B XX】1671-8801(20XX)03-0367-01
品管圈即品质治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将品管圈活动引入到医院科室的平时治理中可有效的提高各部门的职能。

圈名“风火轮圈”,象征着急诊科的护士风风火火,干练,积极,富有朝气的工作状态,时刻为抢救患者做好准备。

成员:圈长一名,负责圈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辅导员有护士长担任,把握和指点方向。

圈成员七名,由护理骨干组成。

1 方法
1.1 确定主题。

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圈员针对本科存在的
问题,提出6个待选课题,通过头脑风暴法,小组全体成员从问题的紧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预期效果、经济性5方面分别用9分、3分、1分三个等级打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的主题,即“提高急诊抢救仪器的准确率”。

将选题上报护理部审批,通过后迅速开展品管圈活动。

1.2 现状分析。

我院急诊科抢救仪器包括:除颤器1台、转运呼吸机1台、转运监护仪3台、转运吸痰器2台、洗胃机2台、心电图机2台、微量泵7台、气管插管用喉镜2套、中心静脉置管包2套等。

1.3 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抢救仪器的常存在的问题制定调查表,内容包括:抢救仪器未归位,未充电或充电不足,数量不准确,故障,未清洁,未检测。

1.4 设定目标。

根据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设定了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通过两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将准备抢救仪器的平均时间从43s减少40%提高到25.8s。

1.5 对策实施:改善布局――将抢救治疗室地面用醒目的绿色颜色带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做好标识,如除颤仪、转运呼吸机、心电图机等。

每个区域放置各种仪器专属的带轮子不锈钢治疗车,并在治疗车上做好标示;各类抢救仪器分类放置在标识好的带轮子的不锈钢治疗车上;使用相同颜色的标签,标明仪器名称,编号,粘贴在适宜的位置利于使用后仪器归位。

在各仪器放置的治疗车区域墙面上安置好固定的充电插座,以利于抢救仪器用后及
时方便的充电。

在抢救治疗室的墙面上制定“抢救仪器一览表”,以便于方便醒目的查阅抢救仪器的使用、外借、检修、归位情况等。

四定原则治理――所有指定的抢救仪器按抢救治疗室划分的布局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所有抢救仪器由仪器质控组长专人治理,按质控检查表做好每周抢救仪器的治理并做好每周的质控反馈工作。

抢救班护士每班次提前十分钟到岗,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抢救仪器是否归位,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蓄电功能是否正常,仪器设备的清洁度如何,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电源线、导联线、功能线等是否已绕成大小合适的线圈用子母粘贴带固定于仪器车旁便于操作;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备好电极片,心电图机是否备好心电纸,除颤仪是否备好导电胶,转运呼吸机氧气筒氧气是否充满,吸痰器是否备好吸痰等。

抢救班下班前5分钟检查本班工作是否已完成,仪器设备是否已安置妥当。

强调仪器使用后的及时整理制度,凡是在抢救中被使用过的仪器,则被视为失去了完好的应急状态,必须马上恢复。

做到日清洁、周保养、月维护。

规范与培训――对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进行操作示范,并提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事项。

制定抢救仪器操作、消毒、保养流程图,供学习和查阅。

进行全员培训抢救仪器操作步骤,包括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新入科护士等。

科室专业带教老师每月指定时间授课和考核,经培训考核合格,掌握仪器的性能、参数调节、连接、消毒、维护及简单的故障处理等,方可操作仪器设备。

对抢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要求每位护
士熟练掌握。

2 结果
3 讨论
3.1 抢救效率提高。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抢救仪器的治理之后,以地标固定仪器设备的放置法,使整个环境整洁有序,一目了然,护士能够快速准确无误地拿取所需抢救仪器,护士准备抢救仪器的平均时间从实施前43S缩短到18S,而且抢救仪器时刻处于最佳备用状态,仪器的性能随时随刻能得到保证,达到了取之能用,用之良好的效果,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 护患中意度提高。

交接班时护士只需根据定点放置的抢救仪器和抢救仪器一览表对抢救仪器进行清点查对,缩短了交接班时清点物品的时间。

幸免了因护士之间习惯的不同而胡乱放置仪器导致接班护士找不到仪器的现象,减少了护士之间的抱怨。

仪器定点放置和抢救仪器一览表一目了然,护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抢救仪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的数量、性状和去向等,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准备仪器备用,幸免因需要紧急抢救而仪器不足而导致的慌乱和压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中意度。

对患者而言,看到整洁有序的抢救环境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加强了对医院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中意度。

3.3 有效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由于采纳了专人负责制,仪器得到了合理的使用和保养,幸免了人为的损坏,
有效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反复购买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