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定制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定制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定制家居行业研究报告1.定制家居行业历久弥新,从高增速走向高质量发展1.1行业处于加速整合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定制家居行业历久弥新,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

定制家居是指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的个性化板式家具,也就是家具生产企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柔性化生产工艺,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板式家具。

我国定制家居行业发展至今已有超30年历史,受经济、人口、地产等多方面影响,我们可以将定制行业的发展历程粗略分为 4 个阶段,1990S-2000(引入期),2001-2011(起步期),2012-2017(快速成长期),2018-至今(加速整合期):①1990s-2000(引入期):定制橱柜起源于欧美地区,逐渐成为欧美家庭的必备产品。

20世纪90 年代,定制橱柜经由中国香港传入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

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定制橱柜逐渐向全国渗透,一系列橱柜龙头企业如德宝〃西克曼(1993年成立)、欧派家居(1994年成立)、金牌厨柜(1999年成立)诞生,我国定制家居行业由此拉开序幕。

②2000-2011(起步期):我国进入地产、人口红利期,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家具需求旺盛,定制家居开始盛行。

2000年,法国索菲亚凭借入墙壁柜及移动门进入中国,开创了定制衣柜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先河。

此阶段市面上涌现出大量家居定制企业,家具制造企业从2003年的1816家增加至2010年11月的5876家。

③2012-2017(快速成长期):随着家具消费朝向功能化、个性化发展,家具制造业内部增速发生分化,定制家居需求快速释放。

2012-2017年定制家居行业实现了显著高于家具制造行业整体的营收增长水平,地产商、家装公司、家电企业纷纷入局,跨界进入定制赛道。

2017年则是定制家居企业的上市元年,尚品宅配、皮阿诺、欧派家居、金牌厨柜、我乐家居、志邦家居相继上市。

④2018-至今(加速整合期):2018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增速趋缓,地产红利逐渐消退。

传统通过粗放式开店扩张模式对家居企业的业绩拉动效应递减,多元化渠道和多产品线布局成为行业新特色。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马太效应逐渐显现,龙头企业有望依靠渠道、产品、品牌、规模等优势加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1.2板式家具上游分散,信息化管理与柔性化生产提高制造效益通常木质家具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框架结构、板式结构和板框结构三类。

框架结构是指家具的主体由方材构成框架,通常为梯卯结合,起支撑作用,然后再配上起分隔、装饰作用的板件所组成,如实木椅子、传统红木家具。

板框结构是指单体家具结构中同时出现了框架结构和板式结构,如以嵌板结构板件为基本单元,起到支撑作用,采用三合一连接件连接的家具等。

从框架结构和板框结构家具的结构示例来看,框架结构除掉板件后框架能够独立存在,且起支撑作用,板框结构则除掉板件后框架不能单独存在。

板式结构是指家具的主体由人造板板件构成基本单元,彼此板件连接采用连接件或圆棒棒等形式, 起支撑作用,如MFC家具、贴纸衣柜、贴木皮衣柜等。

从板式结构安装示例看,安装板式结构的文件柜需要通过锁扣、板销、螺丝等连接件连接各块板材,从而完成整个家具的装配。

板式家具结构简单,适合工业化流水线生产。

1.2.1木质家具所需原材料多样,以人造板为主流芯材木质家具材料包括天然锯材、人造板材、贴面材料、封边材料、五金配件、胶黏剂。

板式家具是由木质人造板为基材,经过表面装饰处理的板件构成基本单元和主体的。

最早的板式家具是以人造板制造的,现在的板式家具已经延伸至可以添加实木、塑料、石材等材料。

定制家居企业主要从上游采购板材(刨花板、中纤板、实木、夹板等)、五金配件、厨房电器等原材料及家具配套产品,此环节产生的成本占定制家居企业整个成本比例最高。

木质材料主要分为天然锯材、人造板材两大类, 人造板材渐成主流。

天然锯材是指原木经制材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如胡桃木、樱桃木可以用于制作橱柜。

随着木质家具消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天然林蓄积量的逐渐减少,人们对生存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下,木质家具的原材料种类从单一的锯材为主,到锯材和人造板材同时并存,转变为以人造板材为主的格局。

为了满足消费者以及产品自身保护和装饰的需求,通常在人造板材表面进行装饰处理,如贴木皮、贴纸、涂饰等。

人造板材包括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集成材、单板层积材、细木工板等。

刨花板是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小径材及枝Y材所制成的刨花与胶料混合,经过热压而成,是现代家具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板材,主要用于制作一些较为简单的家具。

按制造方法分为挤压法、平压法等,其中挤压法刨花板主要用于制造门芯材料或空心刨花板。

纤维板是利用木材或其它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人造板,主要用于大型办公家具、会议家具等的制作上。

根据容积重不同可分为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和软质纤维板。

其中,中密度纤维板主要用于家具制造、包装、音箱及电视机壳制造等方面,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材料。

胶合板是用三层或奇数多层的单板胶合而成,可以用于制造不同层面的弯曲木家具以及高品质的板式家具。

单板常见有旋制和刨制两种,其中刨制单板由于花纹比较美丽,多用于胶合板面层,用其制成的胶合板多用于家具、车厢、船舱和家庭内部装修等。

其他木质家具材料包括贴面材料、封边材料、五金配件、胶黏剂等。

贴面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增加板材的表面装饰性,增强板材的耐酸、耐碱、耐水、耐候等性能。

封边材料是指用于板件边部处理的材料。

五金配件种类繁多,应用以板式家具为主,包括锁、结构连接件、较链、滑动装貉、位貉保持装貉、高度保持装貉、支承件、拉手、脚轮及脚座共九大类,为家具制造改进提供了广阔空间。

胶黏剂的作用是将被胶合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2.2家具生产工艺冗杂,板式家具加工工序较少木质家具生产的通用工艺过程是:配料一毛料加工f胶合f弯曲f板件制备一板件贴面一净料加工一装配。

具体工艺可以根据家具产品要求不同而调整。

板式家具生产的通用工艺过程是:裁板一压合f弯曲f封边f钻孔一油漆f装配f包装。

配料前后的必备工序是干燥。

无论天然锯材还是人造板材,为了保证家具的产品质量,都应控制其含水率,使其稳定在一定范围值内,即与该家具使用环境的木材年平均含水率相适应。

因此对于天然锯材应该先干燥,人造板材或集成材均应控制其使用前的含水率。

配料/裁板:配料是指将锯材变成毛料的过程,即合理留加工余量。

配料主要任务是提高原辅材料的出材率和利用率,通过减少材料浪费来降低木质家具制造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同时合理配料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人造板材配料提升出材率的主要手段是优化配料方案和取消毛料配料。

现代板式家具企业的板式产品在进行板式裁板配料加工时,均要有其零件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开出符合规格要求的零部件供应给下面的其他工序。

以文件柜为例,配料时需要开出相应尺寸的旁板、顶底板、背板、踢脚板、门、固定层板。

胶合/压合:胶合就是把胶黏剂涂于被胶合的表面,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胶合到一起,并使之具有一定强度的过程。

普通的胶合工艺主要是用在木材的宽度或增厚或增长上的胶合。

弯曲加工:在木家具生产过程中,考虑家具的造型和功能时,常需要制造各种曲线或曲型的零部件,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功能需求。

弯曲加工主要指实木弯曲、单板胶合弯曲、锯口弯曲等。

板件制备:随着天然锯材直接用于家具制造比例越来越小,因此板件的制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具的板件主要有空心板、细木工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等。

空心板主要指有边框,且板芯部分未完全填满填充材料的双覆面板材。

空心板主要适用于板式家具零部件制造,其规格尺寸比较灵活,适合于定制,可作为门板、家具的柜门、面板、旁板、墙壁板等。

细木工板主要是指芯层材料为小木条,顺纹理排列,双面再覆面的人造板材。

细木工板属于实心板,但小木条侧向及端向不涂胶,其强度主要来源于木条自身强度及覆面材料与木条的胶合强度。

细工木板主要应用于缝纫机台板、高级家具的柜门、旁板、抽屉面及室内装修等。

板件贴面:贴面主要包括基材、胶黏剂及饰面层材料三部分。

基材是被饰贴的芯层材料,可使用木材、刨花板、中纤板等。

饰面层应具有较好的保护基材的作用,包括有较好的耐磨性、耐污染性、耐老化性等。

饰面层材料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即颜色、光泽、质感等。

饰面层材料包括单板、薄木、装饰薄木、塑料、装饰纸等。

净料加工:净料加工是指为满足产品需要而改造加工工件的功能、形状和外观质量的过程,主要是按照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工出各种桦头、棒眼、同时也包括砂光等表面处理工序,使之变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

孔、线型、型、槽簧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其它形状,装配:装配是指将多个零件通过圆棒棒、胶合、连接件、钉子、螺丝钉等方式连接而成部件或产品的过程,包括固装、拆装、待装。

固装是指把家具零件与零件之间,零件与部件之间以及部件之间通过桦卯带胶连接,从工厂到家具产品使用目的的运输过程中采用整体运输形式。

拆装家具是指家具零部件的连接可以多次重复固定与拆开。

拆装家具是板式家具的主要形式。

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三合一连接件或螺丝等。

待装家具是指家具在使用地才组装成为能够使用家具,但不能重复再拆开成零部件。

涂饰: 将涂料涂装在零部件或产品表,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

以欧派家居为例,公司主要经营的整体厨柜、整体衣柜、整体卫浴和定制木门等产品,全部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柜身生产工艺流程、台面生产工艺流程、门板生产工艺流程、趟门生产工艺流程。

1.3生产管理走向精细化,柔性化生产渐成主流定制家居市场的天然需求是多品种小批量的。

粗放式经验管理是我国家具行业长期以来的主流管理方式,其特点是管理简单,适应产品推陈出新慢,且品种单一的生产模式,但不适应小批量多品种或定制生产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和指标管理。

由于木质家具材料、工艺和产品的多样化,在整个制造过程产生大量数据,靠人工来管理这些数据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方式,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控生产现场状态与趋势。

信息化在材料准备、图纸绘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生产成本管理、目标管理、计件工资实施、绩效考核、仓库管理、优化与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柔性化生产也就是非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是将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与工业化大生产相结合, 缓和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柔性化生产是全面的, 不仅是设备的柔性,还包括管理、人员和软件的综合柔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能够进行多品种工件的加工, 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柔性化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物料自动储运系统和数字控制加工设备有机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