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接待礼仪(通用11篇)商务接待礼仪篇1商务交往中,经常要有公司与公司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往来。
礼貌专业的迎送代表着一个公司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能够看出接待人的基本素质、层次和水平。
商务接待迎送宾客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会在后期的合作或者交往中受到影响,也会给公司的形象打折扣。
商务接待迎送,主要是指因为商务需要而安排的迎接与送别,目的是为客人供给方便,尽地主之谊,有利于商务关系的融洽,有效的推进双方工作的进行。
迎来送往作为常见的社交礼节,在国际交往中和组织间交往中不可缺少,对来访客人,应视其身份、两国或两组织间关系、活动的性质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仪式。
1、迎送时间了如指掌掌握客人的到达和离开时间,准时的迎送。
迎送人员必须准确的掌握宾客乘坐的`飞机、火车、传播的抵达离开时间,以便及时的做好迎送的准备工作。
为了不影响迎送以及表示对宾客的尊重,迎送人员最好是在提前一小时到达迎送地点。
如果宾客时间上发生变化,迎送人员能够及时安排,做好应急处理。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的客人,最好准备一个小牌子,牌子上清楚的写出“某先生(同志、小姐、女士)欢迎您的到来!”2、迎送宾客语言技巧语言表达是迎送人员与宾客沟通的基本工具,所以语言表达技巧是迎送人员必须掌握的。
迎送宾客要遵循热情、主动、亲切的语言技巧。
来宾一到,迎宾的主迎人员要立即上前握手,并致词欢迎,如“您好!欢迎您光临尸‘一路辛苦了[”等。
如客人较拘谨时,主人应主动与之寒暄,语气应热情、诚恳。
如是节假日迎宾,还应致以节日的问候。
如宾客是首次来访,互不相识,宾主见面时应互作介绍。
一般来讲,迎宾者应主动上前,“自报家门”,并由主方的交际人员或迎宾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将迎宾人员的姓名、职务介绍给来宾。
如果还有主迎人员在来宾下榻处等候,要事先向来宾说明,以使来宾有所准备。
注意事项:1、别在谈话中说一些讨人嫌的话,否则光看你的态度,客户就会受不了。
2、配合对方的步调。
应对性急的客户要先告知要点,个性柔和的客户能够缓慢地诉说。
3、称呼客人的名字。
会话当中常以“诚如某某先生(小姐)您所说的……”有意识地提对方的名字,这样能够帮忙自我记住对方名字,对方也不会介意名字一再被提及。
4、让客人有被尊敬的感觉。
目的并非恭维对方,而是在你想提出反对的观点时,先来一句:“啊!原先如此,就像你说的一样。
可是,这样的意见也应当列入研究吧!”目的是缓和气氛。
3、迎送车辆安排迎送宾客必须要注意车辆的安排和陪车。
商务接待迎送人员必须要根据迎送对象的身份以及接待规格安排车辆。
如客人人数较多或是代表团,最好用客车接送;如果无车辆接送条件的一般性客人,则要恳切地向对方打个招呼,并告知其来回的路线。
凡以车辆迎送客人的,一般也应安排迎送人员陪车同乘,其陪同乘车必须贴合陪同乘车的礼仪规定。
如果前来的客人人数很多,首先应坚持冷静,其次应当留意现场轮流次序的维持,也就是秉持“先到先受理”的原则。
对已经轮到的客人应有礼貌地招呼,说出:“下一位,请。
”如果你能有秩序地应对,客人也就不会做无理的举动。
让客人久候时,在轮到他时应很谦卑地对他说:“让您久等了!”4、陪同细节注意1)引领客人引领客人,常见于会议、宴请、客人拜访等商务场合,出于对客人热情周到的接待,主人常常会给重要客人亲自带路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将客人带领到指定地点或座位处。
此时的引领人员一般应在客人的前侧(左侧或右侧),与客人坚持2~3步的距离,并与客人大约呈130度的角度,不可独自在前,臀部朝向客人,脚步应伴随着客人的步速和步幅。
上楼时,引领人员应走在扶手的一边,走在客人的前面;下楼时可走在客人的后面。
当走到拐弯处,应停下脚步,以手示意所应行走的方向,在到达目的地门口时,应开门礼让,应请客人先进,主人后进,其他迎送人员跟随其后。
引领的手势要求是:手指并拢,手掌朝上,以指尖方向表示前行方向,待客人明白后,再前行。
2)送别客人“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送宾客最基本的礼仪。
所以,每次见面结束,都要以将“再次见面”的心境来恭送对方回去。
当客人起身告辞时,陪同人员应立刻站起来,主动为客人取下衣帽,帮他穿上,与客人握手告别,同时选择最适宜的言词送别,如“期望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尤其对初次来访的客人更应热情、周到、细致。
当客人带有较多或较重的物品,送客时应帮客人代提重物。
与客人在门口、电梯口或汽车旁告别时,要与客人握手,目送客人上车或离开,要以恭敬真诚的态度,笑容可掬地送客,不要急于回到,应鞠躬、挥手致意,待客人移出视线后,才可结束告别仪式。
3)陪同客人在主人的右侧为上位,不论是行走,还是入座,主人都应在客人的左首。
若陪同上司同行,原则上应走在上司的左边或后面。
迎宾时,主人应走在前面;送宾时,主人走在后面。
当与上司一齐送宾时,应比上司稍后一步。
若陪女宾同行,不论主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走在女宾的左边;上楼时,男性主人应走在女宾的后面,下楼时,男性则应走在女宾的前面。
商务接待礼仪篇2一、办公室接待礼仪办公室接待礼仪没有正式接待礼仪那么复杂,但同样要热情、周到,讲究礼貌,这不仅仅体现了个人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
接待准备1.接待环境:坚持办公室优雅环境。
如有客人来访更应坚持较高水平的工作环境。
2.准备好商务洽谈材料:商务洽谈要事先准备材料,保证过程有条不紊。
3.准备饮品:准备茶水是接待的基本礼貌。
4.确定客人迎送规格。
办公室接待的注意事项微笑说明: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的热情、修养与魅力;在应对客户、宾客、与同仁时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商务礼仪中微笑的正确方法1.始终面带笑容自然迎接客户。
2.对不速之客也要礼貌相迎。
3.记访客的姓名,并正确记住。
4.专人接待,无关人员自动退避。
二、商务活动中的介绍礼仪自我介绍:一般是自我主动结识或应他人请求介绍自我自我介绍的要点1.自我介绍简明扼要,时间要短。
2.资料要全面。
3.掌握介绍查机。
介绍他人的三个要点1.注意称呼。
2.着重体现行政称谓。
3.尊重双方的介绍意愿。
介绍他人的礼仪顺序1.先介绍职务低;后介绍职务高2.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3.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4.先介绍个人;后介绍团体三、商务电话礼仪接听商务电话注意事项1.重要的第一声。
“您好,这里是公司”,注意语气、语调、和声音;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双方继续的交谈。
2.打电话时要有喜悦的心境。
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的沟通本事,对方虽然无法看到您的表情,但能从您的语调中有所感受;会直接影响您的第一印象。
3.思路清晰,想好再说。
打电话之前,要整理自我的说话资料,不要让他人感觉谈话没有条理。
接听商务电话的礼仪1.接听商务电话应贴合商务礼仪规范,注意控制语气、语态、语调等。
2.及时接听,勿让钤声超进三声,迟接电话应及时表示歉意。
3.接听电话应当仔细、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说话。
4.准确记录、转告电话资料,主动帮忙解决顾客要求,及时转告并督促同事回电。
5.谈话结束,表示谢意,等待对方先挂电话。
6.工作时间接听与工作无关的电话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
精细工作时间禁止接听私人电话,如有急事,由管理人员转告。
四、递名片的商务礼仪名片是商务人员代表企业交往的工具之一,所以也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
1.主动向对方递送名片,递送时身体稍欠,使用双手,从正面向对方递出。
2.递送顺序:因由尊而卑,无法分尊卑是可由近而远;圆桌递送要顺时针。
3.取对方名片时同样欠身,双手接过名片后认真看一遍,诵读对方姓名、职务、妥善保管。
4.应将对方名片排列在桌上,对照再认,结束后放入口袋或公文包保管。
5.客房率先递出名片,应表示谢意,再递送自我的名片。
五、商务宴请的基本礼仪宴请是交往中重要的商务场合,其类型繁多;不一样的宴请场合,都有不一样的礼仪规范,下头介绍的是常见的商务宴请。
宴请的'类型1.宴会:它是一种正式宴请,是举办者为了表达敬意、谢意,或是为了扩大影响等目的而专门举行的招待活动。
2.招待会。
指只备一些食物、饮料,不备正餐、不排座次的一种较为自由的宴请形式。
3.工作餐。
是目前流行于国际社会的一种特殊的非正式的宴请形式,主要是利用进餐时间,围绕工作中的问题,边吃边谈,讨论交流。
宴请的四个原则1.费用:作任何事情,量力而为,不要铺张浪费。
2.菜单:研究宴请对象的口味,及宴请的场合。
3.环境:依宴请的高、中、低档,依客人的身份而定;也可根据客人的个性而定。
4.举止:在宴会的过程中,避免夸张搞笑的言行举止,以免惹人非议,失礼。
商务宴请的基本礼仪正式宴请的准备工作1.确定宴请的目的、对象和规格。
2.确定宴请的时间和地点。
3.郑重的邀请的方式,让客人感受尊重。
4.拟定菜单,结合宴请的形式和档次、时间与季节。
宴会进行时的礼仪程序1.礼貌入座:分清主次位置,按预先安排好的座位依次引客人入座。
2.按时开席:客人落座后要按时开席,不能因个别客人误时而影响整个宴会的进行。
3.先请后用:先让每位客人的杯里盛有酒和饮料,再开始用餐。
4.陪同客人的人数不宜超过客人的人数,如果仅有一位客人,可有两位陪客。
5.按顺序上菜:一般每上一道新菜,先将菜转到主宾面前,让主宾先用。
6.进餐时举止礼貌,不能醉酒失态。
7.注意协调气氛,力求和谐友好,热烈,但不要喧宾夺主。
8.不要在客户面前领取收据或付款。
9.不可留下客户先行离开,等客户离席后,方可离席。
商务接待礼仪篇3商务接待成功的秘诀在于细心,照顾到每一个客人的喜好,他们会高兴你的细心的。
了解客人,对新老朋友都热情相待。
在商务接待中提高公司形象,强调公司的任务,但要做得圆滑而漂亮。
介绍的手势: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
介绍的顺序:先介绍位卑者给位尊者。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给年长的;自我公司的同事给别家公司的同事;先将职位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公司同事给客户;非官方人事给官方人士;本国同事给外国同事;如果身边各有一人,先介绍右边的,再介绍左边的。
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
相反,掌心向里握手显示出一个人的谦卑和毕恭毕敬。
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
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
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女士能够例外。
当然在严寒的室外也能够不脱。
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
握手时双方互相注视,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除了关系亲近的人能够长久地把手握在一齐外,一般握两三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