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区米粉串通涨价案
学号:1203040136
姓名:马丽
评析:曾建林
广西南宁,柳州市33家米粉生产厂家年初串通涨价,违反了我国《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规,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合法经营者利益,被依法查处。
事件详情:2009年11月1日,南宁市鲜一阁食品厂负责人阙之和召集南宁市17家米粉厂举行会议,提出通过承包、联营、入股及分红等方式,整合南宁市米粉生产行业的方案和米粉涨价的设想。
经过协商,最终有9家米粉生产企业与阙之和签订承包合同;有1家签订联营协议。
2009年12月16日,包括鲜一阁在内的南宁市16家米粉厂再次召开会议,商讨涨价事宜并达成共识。
涨价前夕,18家米粉厂还采用打电话的形式进行联系与沟通,交换联合涨价的意见。
2010年1月1日起,上述18家米粉厂联合涨价;其余生产厂家跟风涨价。
南宁市米粉涨价后,柳州市部分米粉生产厂家负责人主动与阙之和联系,商讨米粉涨价问题。
2010年1月上、中旬,柳州市15家米粉厂负责人先后3次召开会议,商讨与阙之和合作经营和统一涨价问题。
同时,阙之和与柳州兄弟等米粉厂负责人通过利诱、胁迫等手段,向柳州市各米粉生产厂家施加压力。
最终协商决定自1月21日起,各米粉生产厂家统一提高出厂价格,并与阙之和签订了合作利润分成
协议。
米粉为当地生活必需品,是居民一天吃两顿的主食,企业有依法根据生产成本变化情况调整产品售价,,但与其他企业串通涨价属于违法行为。
案情查清后,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区别情况、分类处理的原则,依法对涉案米粉生产厂共33家实施了行政处罚。
其中,对南宁市鲜一阁食品厂和柳州市兄弟、永财两家米粉生产厂共3家涨价组织者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对参与串通涨价的米粉厂共18家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3—8万元罚款;对主动配合价格主管部门查处案件、提供重大线索并主动改正错误的米粉厂共12家给予警告,免于经济处罚。
此外,对少数跟风涨价的米粉生产厂下发了提醒告诫书,要求进一步加强价格自律,自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
我国《价格法》和《反垄断法》都对经营者价格行为做出了相应规定。
《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串通涨价、低价倾销、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并且应当执行政府有关价格政策法规,包括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明码标价等。
《反垄断法》也对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了规范,包括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禁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根据《价格法》和《反垄断法》,我们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法规规章,包括《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关于商
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等。
希望广大经营者能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