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生菜植物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
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
生菜质脆,味苦甜,风味好,营养丰富,每100 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维生素以15毫克,还含有其他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每天食用生菜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目前,生菜需求量不断上升,可利用保护地栽培生菜,基本上做到了周年供应。
一、生长发育规律(一)植物学特征1、根生菜属直根性蔬菜,根系不很发达,分布浅,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下2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主根深21~24厘米,根系的吸收能力较弱,侧根的生长也较弱,数目也少,但经育苗移栽后,因主根被切断,再生能力增强,可发生很多侧根。
2、茎生菜的茎为缩短茎,在营养生长时期,随着植株的旺盛生长而缓慢伸长、加粗;茎端花芽分化后,随着生殖生长的加强,也继续伸长、加粗,抽薹后期形成肉质茎。
3、叶生菜叶片互生,密集于缩短茎上,为莲座叶,叶面平滑或有皱缩,叶全缘或有缺刻,有披针形、椭圆形、侧卵形等,叶色也因不同的品种而呈深绿、浅绿、黄绿、紫红和淡紫等颜色。
外叶开展,心叶松散,结球莴苣在莲座叶形成后,心叶内卷结成叶球。
叶球有圆球形、扁圆球形、圆锥形、圆筒形等形状。
4、花花为头状花序,黄色或白色,一花序上有花20朵左右,子房单室,为自花授粉,有少数异花授粉。
5、果实为瘦果,呈灰黑、黄褐等颜色,在开花后15天左右成熟,生产上所用的种子,即为这种植物学上的果实。
它成熟后顶部生长伞状细毛即冠毛,能借风传播,结球莴苣种子的千粒重为8~12克,而散叶品种种子的千粒重为0.8~1.2克。
种子成熟后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期,贮藏一年后,种子的发芽率可以提高。
(二)生长发育周期生菜的生育周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1、营养生长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及产品器官形成期。
各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栽培季节不同而异。
(1)发芽期从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初现为发芽期。
其临界形态特征为"破心",需8~10天。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发芽的适温为15~20℃,低于I5℃时发芽整齐度较差,高于25℃时因种皮吸水受阻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30℃以上发芽受阻。
(2)幼苗期从“破心”至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为幼苗期,其临界形态标志为“团棵”,每叶环有5~8枚叶片。
该期需20~25天,生长适温为16~20℃。
(3)发棵期又称莲座期、开盘期,从“团棵”至第二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为发棵期。
结球莴苣心叶开始卷抱,需15~30天,生长适温为18~22℃。
散叶莴苣无此期。
(4)产品器官形成期此期内,结球莴苣从卷心到叶球成熟;而散叶莴苣则以齐顶为成熟标志,需15~25天。
2、生殖生长生菜苗端分化花芽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标志。
生菜在2~5℃的温度条件下,10~15天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在长日照下通过春化阶段的速度加快。
但生菜对低温、长日照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它的春化不一定需要低温,而与积温密切相关,在连续高温下,只要积温够了,就可以抽薹。
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但加长光照时数就可以加速发育,在长日照条件下,生菜的发育速度可以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生菜是高温感应型植物,但其感应的程度随品种不同而异,早熟品种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迟钝。
此外,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由于播种期不同,致积温不同,也能影响花芽的分化时期。
花芽分化后,从抽薹开花到果实成熟为生殖生长阶段。
开花后15天左右瘦果即成熟。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温度生菜是半耐寒的蔬菜,喜欢冷凉,忌高温。
种子在4℃以上时开始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温度在15℃以下发芽的整齐度较差,而温度高于15℃时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30℃以上时发芽受阻。
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0℃。
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温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根部运输。
开花结实期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在22~29℃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从开花到种子成熟所需要的天数愈少。
在19~22℃的温度下,开花后10~15天种子可以成熟。
在10~15℃温度条件下虽可正常开花,但不能结实。
成长植株的抗冻性较差,在0℃以下容易受冻。
(二)光照生菜属长日照作物,要求日光充足,生长才能健壮,叶片肥厚;长期阴雨,遮荫密闭,影响叶片和茎部的发育。
但结球莴苣的生长需要中等的光照强度,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其生长均不利。
植株的营养生长期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反之,在弱光下,叶形变小而细长,生长衰弱,影响结球。
而在莲座期如在高温长日照下,易诱发花芽分化,可导致先期抽薹,这是夏季栽培常失收的原因之一,对于采种的结球莴苣则需要长日照。
生菜种子是需光种子,即发芽时有适当的散射光可以促进发芽, 在红光下发芽较快。
播种后,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供应条件下,不覆土或浅覆土时均可较覆土厚的种子提前发芽。
(三)水分因生菜的叶片多,叶面积大,蒸腾量大,不耐旱,所以栽培上必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过多且温度又高时,极易引起徒长,所以生菜对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
幼苗期土壤不能干燥也不能太湿,以免秧苗老化或徒长;发棵期,为使莲座叶健壮生长,要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便根系往纵深生长,莲座叶得以充分发育;产品形成期水分要充足,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结球生菜结球期若水分不足,则叶球小,味苦,结球后期水分不可过多,以免发生裂球,导致软腐和菌核的发生。
(四)土壤营养生菜的根吸收能力弱,且根系对氧气的要求较高,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能较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上栽培,根系生长快,有利于水分、养分的吸收。
在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瘠薄土壤上,根系发育不好,使叶面积的扩展受到阻碍。
生菜喜微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左右,PH值在5以下和7以上时,生长发育不良。
据试验分析,每生产l500千克的生菜,吸收氮、磷、钾的量分别为3.8千克、1.8千克和6.7千克。
三、品种选择(一)品种类型1、散叶生菜叶全缘或有锯齿,外叶直立,一般不结球或有散叶的圆筒形,或圆锥形叶球。
其品质柔嫩软滑,可根据市场要求全年供应,且容易栽培,生长期短,采收规格无严格要求,可分期分批播种,周年生产供应。
主要品种有牛生菜和长叶生菜,为二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
2、皱叶生菜叶面皱缩,有松散的叶球或不结球,适应性较强,容易栽培。
主要品种有:软尾生菜、玻璃生菜、红叶生菜。
3、结球生菜叶全缘,有锯齿或深裂,叶面平滑或皱缩,外叶开展,心叶抱合成叶球。
叶球有圆、扁圆和圆锥形等。
(1)皱叶生菜生菜叶面皱褶叶球大、结球紧实、叶质脆,球叶白色或浅黄色、浅绿色,外叶绿色或浅黄绿色,生长期稍长。
叶球的构成有叶数型的叶重型之分。
(2)奶油生菜叶球较小、较松散,叶片宽阔,质地柔软,生长期较短。
(3)直立结球生菜叶球圆锥形,外叶深绿色或淡绿色,中肋粗大,球叶细长,淡绿色,表面粗糙,具有特别浓厚的生菜香味。
因其幼株时柔软清香,故目前多作早生蔬菜栽培,采收嫩株上市,作为火锅的涮菜,很受市民及餐饮业的欢迎。
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市场。
(4)拉丁生菜叶质柔软,形成松散的叶球,叶片较细长,与直立结球莴苣相似。
(二)栽培品种生菜品种繁多,目前我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凯撒、皇帝、皇后、大湖366等。
深冬、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
此期内气温、地温都较低,因此应选用耐低温、耐冬贮、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广州软尾生菜、青白口结球生菜、花叶生菜、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
四、栽培技术(一)育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
生菜属喜肥作物,但因是浅根系,吸肥力较差,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使床上肥沃,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
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1.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
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
如能采用蛭石、珍珠岩、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无土育苗出苗快、齐,出苗率高。
播种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粘液,出水晾一下,在15~20℃条件下催芽,约经3天左右,幼芽突破种皮露白,就可播种。
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断嫩芽。
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4小时,催芽效果良好。
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用种量30克左右。
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不可太厚,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
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以免幼苗生长拥挤,胚轴伸长,组织柔嫩,使幼苗发生徒长。
从播种到真叶初现,需8~10天,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20℃。
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
将幼苗起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及时地分至苗床上,可采用贴苗法,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灌水,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覆土。
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
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为宜,苗龄一般为30~40天。
(二)定植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以提高成活率。
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使秧苗生长敦实,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
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起苗时要带土,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
幼苗带土起坨后,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后选晴天定植。
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加厘米,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30厘米。
草苫要晚揭早盖,以利缓苗。
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通风不要操之过急,防止闪苗。
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防止低温伤幼苗。
栽植深度要适宜,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
若栽植过深,不利于发根,植株生长不旺。
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促使快缓苗。
(三)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转到了迅速增长,叶面积增长也加快。
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在加大氮、磷、钾肥供应的同时,控制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
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第一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发棵,生长敦实;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过多,植株生长速度快,但叶片薄,结球松散,产量较低。
因此,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
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和地温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在大栅内栽培,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6次水即可。
即定植后3~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促其快缓苗,生发新根;在第一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可使莲座叶生长旺盛,株棵充分发育;根据具体情况,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之后进行中耕,继续蹲苗;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内叶结球迅速;在结球中期,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促使结球大而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