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公司二〇二0年五月目录1前言 (1)2总则 (2)2.1编制原则 (2)2.2编制依据 (2)2.2.1法律、法规、规定依据 (2)2.2.2相关标准及规范 (3)2.2.3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 (3)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4)3.1企业基本信息 (4)3.1.1企业基本信息 (4)3.1.2生产设备 (5)3.1.3产品方案 (5)3.1.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6)3.1.5生产工艺 (6)3.1.6“三废”产生、处理处置及排放情况 (8)3.1.7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9)3.1.8环境功能区划 (11)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13)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3)3.3.1风险物质情况 (13)3.3.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情况 (14)3.4安全生产管理 (15)3.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5)3.5.1风险防控措施情况 (15)3.5.2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6)3.6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6)3.6.1现有应急物资 (16)3.6.2内部救援队伍 (17)3.6.4 外部救援队伍 (18)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19)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19)4.1.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9)4.1.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19)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20)4.2.1气态风险物质泄漏源强分析 (20)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22)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22)4.4.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 (22)4.4.2火灾伴生/次生污染物扩散后果分析 (24)4.4.3废气事故排放后果分析 (25)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5)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25)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25)5.3环境应急资源 (26)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6)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7)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8)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9)7.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29)7.2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 (30)7.2.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30)7.3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 (31)7.3.1计算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31)7.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 (32)7.4.1风险等级确定 (32)7.4.2风险等级调整 (32)7.4.3风险等级表征 (32)8 附图 (33)1前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通过对企业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情况进行风险源识别,分析其风险事故类型及事故状态下对环境的影响,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可靠,进而评估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通过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露,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是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能够达到可接受水平。
在评估中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以及防护作为评价重点,关注事故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根据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 号),公司需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分析电厂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得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结论,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环境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推进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
2总则2.1编制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企业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规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1 月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10 月26 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1 月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16 年11 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12 月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12 月29 日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7 月施行);(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 年6 月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3 月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11 月施行);(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 年12 月修正);(1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第77 号);(14)《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第98 号);(15)《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2011] 第17 号2011.5.1);(16)《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 号);(1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4]34 号)。
2.2.2相关标准及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3)《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2.2.3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1)公司应急资源情况调查报告;(2)本单位各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3.1企业基本信息3.1.1企业基本信息公司担负废弃物等二次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及有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是实行单独核算、单独纳税的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415名,其中女员工135 名;下设7 个车间(子公司),机关设综合部、生产安全技术部、机动能源部、经营部、财物部五个部门,各类管理、工程技术人员60 名。
拥有主要生产设备91 台(套),固定资产22283.96 万元(原值)。
本次风险评价主要范围为风险相对较大的球团生厂区。
企业基本情况见下表所述。
表3.1-1 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3.1.2生产设备厂内主要生产设施有:焙烧竖窑一座、煤气加压站一套、高压配电室一套、双碱法脱硫线一条、水渣中转磁选支架料仓一座、脱硫渣选铁线一条、水渣选铁线一条、铁渣选铁线一条、渣砖生产线一条、铁料混匀线一条及其配套的公辅设施。
表3.1-2 厂内生产设备情况(不含停用设备)3.1.3产品方案表3.1-3 产品品种及数量主要产品副产品、废物外售情况混匀料(炼铁除尘灰)10.95 万吨/年,销售水渣419.89 万吨/年,A 级渣钢77135.39 吨/年,钢渣尾料563522.41 吨/年,C 级料105565.66 吨/年,脱硫渣23778 吨/年,加工含铁垃圾6269.22 吨/年,转炉污泥216548.36 吨/年,余热发电124468.02 度/年。
3.1.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3.1-4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注:转炉煤气由公司直接管道运输供应,企业内无储气柜。
表3.1-5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一览表表 3.1-6 主要化学品储存情况80%一氧化碳计。
3.1.5生产工艺企业分两个厂区,一个位于公司内部的中转物料厂区,主要为固态物料堆放,仅进行简单筛选后直接外售,风险系数很小;另一个厂区企业原有高炉瓦斯灰中的锌经氧化反应生产ZnO 生产线淘汰。
现厂区主要产品为球团。
厂区球团生产主要包括干燥、配料、混合、造球、筛分、布料、焙烧、成品筛分、成品贮存等工艺流程。
(1)配料铁精粉通过汽车运到原料库矿槽,膨润土由汽车罐车直接送料入槽。
配料内库内设6 个矿槽,3个铁精矿槽,3个为膨润土矿槽。
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2)混匀干燥经配料后到干燥筒混匀干燥,干燥筒头部有一台烘干炉,用转炉煤气为燃料,为干燥筒提供热源。
湿精矿粉的水分约为12%,干燥后的精矿粉水份为8%左右。
(3)造球经干燥混均后混合料用胶带输送机运至造球间的缓冲料斗内,由拉料皮带机加到φ6000mm 园盘造球机内,造球间共设有4 台园盘造球机,其转速、倾角、刮刀位置均可调节,控制生球粒度为φ6~10mm。
(4)生球筛分为使入炉生球的粒度比较均匀,减少<φ6mm 的小球和粉末,保证竖炉顺行,造好的生球经胶带输送机运至生球筛分间,通过圆辊筛把<φ6mm 的小球和粉末筛出来,返回造球缓冲料斗,筛上的合格生球由胶带输送机运至竖炉进行焙烧。
(5)焙烧造球后的优质生球从盘左下端排出,经固定条式筛分落在梭式布料机中心皮带,由皮带均匀地布入炉顶的烘干床炉篦条上,在炉底排料重力作用下进入炉内,进行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冷却等五个关联的冶金作业单元,进行物理化学变化,达到质量均一的成品球团矿,竖炉用转炉煤气,经过设在炉东西两侧燃烧室烧嘴与高压空气混合燃烧,高温烟气(1030–1200℃)进入炉内与正在下降的炉料进行逆流交换,冷却风从6.00m 竖炉两侧进入炉内,冷却球团后经导风墙上升至烘干床干燥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