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名词解释-压缩版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名词解释-压缩版

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导言1.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语言系统的两层性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9.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0.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1.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12.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13.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P47)21.对立关系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2.互补关系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3.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4.条件变体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5.自由变体(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6.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P67)2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28.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29.重位(势位)语言学中把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30.时位有的语言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31.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37.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38.同化(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39.异化(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和临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40.弱化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

(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央化。

从辅音来说,弱化通常表现为发音阻碍的减少,常见的有:清音→浊音,塞擦音→塞音(或擦音),塞音/擦音→边音/近音。

)41.脱落/合音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叫“合音”。

42.超音质要素语音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要素,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要素。

第四章语法45.语法的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46.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

(P100)47.语法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48.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49.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59.构词语素/变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叫做变词语素。

67.直接组成成分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一层一层组合起来的。

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70.递归性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

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71.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72.兼类各种语言里面都有跨类的词,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这可称为兼类。

73.词形变化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74.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

82.变换变换是意义上有联系的语法格式之间有规则的格式对应,它能超越一个语法格式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之间的关系。

83.句法同义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84.句法多义同一个句式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或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多义。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88.语法意义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89.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9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

99.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

而下位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00.语义场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做语义场(semantic field)。

101.语义结构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系”),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102.语义规则语义结构中谓词和体词的搭配规则就是句子的语义规则。

111.蕴涵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含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112.预设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113.物理语境物理语境之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114.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116.话题/说明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

117.焦点受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是句子的焦点。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132.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叫“自源文字”。

133.他源文字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叫做“他源文字”。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136.社会方言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

(p196)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p198)137.地域方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就叫做“地域方言”,也简称作“方言”。

(p197)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一般简称为“方言”。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

(p200)138.亲属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

(p197)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p203)139.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144.语言联盟“语言联盟”(德语:Sprachbund)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

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145.系统感染“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150.底层被替代的语言在胜利者语言中留下的痕迹,被称作“底层”。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151.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152.类推作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

153.结构的重新分析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154.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它们都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但是语法化还明确提出了语法化(虚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的逐级演化的过程。

155.词语的替换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