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表专题训练1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
回答:(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
(24.55 mg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A 增加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 g。
(0.06)(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 g。
(0.09)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g.( 0.39)(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
(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3、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
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 mol葡萄糖,藻类每星期消耗0.12 mol葡萄糖。
现在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净产量为0.03 mol。
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A.0.03 molB.0.60 molC.1.32 molD.0.18 mol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A 2molB 4molC 6molD 12mol1 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A.765 mgB.1485 mgC.315 mgD.540 mg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7、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13-3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A.100%酵母菌进行发酵B.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8、假设宇宙空间站内的绿色植物积累了120mol的O2,这些O2可供宇宙员血液中多少血糖分解,又有大约多少能量贮存在ATP中A 20mol,23220KJB 120 mol,57400KJC 20mol,57400KJD 120 mol,23220KJ9、在某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mol的O2,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可达A.1255kJB.2510kJC.2870kJD.5740kJ10、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图5-10(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5)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A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B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C 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D 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解析根据图5-10所示曲线,在氧浓度大于10%时,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该非绿色组织此时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因为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相等的。
在氧浓度小于10%时,CO2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有一部分CO2是通过无氧呼吸释放出来的,所以在氧浓度小于10%时就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存。
第3小题的计算方法是:在外界氧浓度为4~5%时,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则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也应为0.4,有氧呼吸分解1mol葡萄糖释放6molCO2,所以通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应为0.4/6。
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为0.6-0.4=0.2,按题意该非绿色组织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分解1mol葡萄糖释放2molCO2,所以通过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0.2/2。
由此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2/2)/(0.4/6)=1.5。
释放的能量无氧呼吸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2/2)×196.65]÷[(0.4/6)×2870]=0.1027。
无氧呼吸转移到 ATP中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数是:[(0.2/2)×61.08]÷[(0.4/6)×1255]=0.073。
答案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葡萄糖 (3)1.5 0.1 0.07当外界氧气浓度为4~5%时,该器官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所以有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暗反应) 光反应 释放 量相对值也为0.4,则无氧呼吸过程中CO 2释放量相对值为0.2。
C 6H 12O 6 酶 2C 2H 5OH+2CO 2+能量 C 6H 12O 6 +6O 2 +H 2O 酶6CO 2+12H 2O+能量1 2 1 6Χ 0.2 У 0.4Χ/У=1.511、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 2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
如下图是对某农作物实验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并回答:(L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
A 、B 、C 、D 、E 为曲线上的点,a 、m 、n 为坐标轴上的点)(1)曲线I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CO 2浓度为400 mg ·L -1时,光合作用最强的相应处是________。
曲线Ⅲ的最强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 2浓度是________。
(3)这组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m 点表示________。
如果提高光照强度,则m点的位置将________移动。
(5)图中AB 段和CD 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n 点时的CO 2浓度下,该农作物有机物和能量代谢的量变关系是________。
(6)若将该农作物放置于A 点条件下5h ,再移入E 点条件下________h ,实验前后的植物有机物含量不变,若将植物体放在含C 18O 2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植物周围的空气中有没有可能出现18O 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提高温室栽培的叶菜类蔬菜的产量,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应________;另外,还应适当多施________肥,并在夜间适当________温度。
(8)温室栽培农作物时,为满足CO 2的供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等。
有时可见晴朗的白天,温室开窗透气,其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光强为70Lx 下,在CO 2浓度较低范围内,随CO 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幅度减小,继续提高CO 2浓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2)700Lx 光照 500mg ·L -1(3)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在光照强度为70Lx 下,光合作用达到最强时,CO 2浓度的最小值 向右(5)CO 2浓度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量相等(6)2.5 有可能,因为C 18O 2 H 218O 18O 2 空气的18O 2(7)适当提高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 氮 降低(8)使用干冰或适当燃烧秸秆 使空气流通,以补充一定量的CO 2;可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增强蒸腾作用从而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并促进矿质离子的运输;还可增强室内的光照强度,以促进光合作用12、 (6分)如图,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一广口瓶内,瓶内放一盛有足量NaOH 溶液的小烧杯,广口瓶再与一水银液体压力计相连,在温度不变、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水银柱只升高到15.9cm 就不再升高。
⑴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相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
⑵若实验中瓶内只放萌发的种子,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银柱的变化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银柱升高15.9cm 后,萌发的种子将进行_____________,最终种子将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1)萌发的种子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反应式略 (2)既不升高也不下降 瓶内气体总体积不变 (3)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种子有毒害作用13(6分)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1—12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O 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
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
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1—12中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1)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无影响? 。
(2)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分钟,CO 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是否有关? 。
理由是 。
CO 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答:(1)无 (2)无关 气体关闭与叶片水分散失有关,在前后30分钟内的水分散失量不变,说明气孔开闭状况也不变 葡萄糖向穗的输送被抑制,叶片中葡萄糖量增加,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所以CO 2吸收量下降。
14、9年11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飞机“神舟”号首次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