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成员:罗霞 1005011119 马洁梅 1005011120欧淑芳 1005011121 潘佳丽 1005011123一、本课题调研的基本要求1、通过调查将每一项问题的数据统计出来;2、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大学生所感兴趣的网站及其内容的特征;3、通过对各个相互关联的网站,形成的网络文化的分析,来研究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4、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对学生吸收网络文化中的精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等方面,进行正面引导的方法和措施。
二、调研提纲(本课题调研必须完成的相关子课题)首先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做些什么?(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调查范围包括:学生的个人资料、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方式、喜欢的网站和内容、在网上主要做什么事、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品德等)。
他们的兴趣点在那里?从而掌握大学生对网络的喜好和态度。
其次,对学生关注的网站及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学生感兴趣的网站内容的特征。
再次通过对学生喜好、态度以及产生的原因和网站内容的相关分析,来研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能主动的抵制网络文化的负作用,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措施。
课题调研的必需条件进行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重点调查,以调查研究所的数据为基你上网础,进行分析。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调查统计结果:1.你上网的频率如何?经常上网的33人偶尔上网的22人每天上网的9人没有不上网的人2.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听音乐、看电影的46人查资料、方便学习的45人聊天的38人打游戏的8人3.你一般上网的时间为?在两小时以上的28人两小时以下的21人一小时以下的14人半小时以下的1人4.一般你上网都喜欢关注哪方面的信息?学习资料40人新闻时事38人时尚资讯32人就业信息24人购物信息24人5.你认为现在的网络流行文化健康吗?健康34人不健康30人6.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们是谈论社会民生问题多,还是娱乐问题多?后者多28人差不多21人没注意过12人前者多3人7.你认为现今的网络流行文化会成为主流吗?会19人不会22人不确定22人8.你认为促进现今网络流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活方式的多样性50人社会转型的压力10人其他7人9.你认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a互补36人b网络文化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20人c两者有较大冲突9人d网络文化基本可以取代传统文化1人10.你对网络流行文化感兴趣吗?会感兴趣的30人无所谓的28人非常感兴趣的3人讨厌的0人11.网络现在呈现两极分化式的发展,你认为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多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48人一直存在下去14人没多久2人12.你认为的网络流行文化是?a可用于娱乐但不可用于正式场合40人b一种先进的风气16人c可以接受但不会使用6人d认为纯粹是恶俗文化应抵制0人13.你认为网络流行的“囧”字风、非主流汉字、符号数字随意链接以及大部分词语新解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影响如何?a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一种风尚,没有好坏之分29人b歪曲了传统文化,亵渎了中国汉字,影响规范汉字的使用,对大学生有消极影响21人c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能活跃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创造力13人d可以提高输入和记忆速度,且有人情味,对大学生有积极影响4人14.你跟网络语言的接触及对其看法如何?a比较少用,一般都用规范的汉字,觉得网络语言有好有坏,还是提倡用规范汉字32人b网上交流时才用,为了适应网上自由而新颖的环境,较方便28人c从来不用,认为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3人d经常使用,时尚方便,也很有趣,提倡发扬网络语言1人15.你觉得网络流行文化对你的思想及行为有导向作用吗?没有,虽然有点影响但不至于导向我59人有,深受影响5人16.作为一个大学生,你觉得与网络环境相对应的网络文化,和传统的校园文化相比较如何?a网络文化缺少纪律性,比较松散,良莠不齐,对学生有消极影响44人b网络文化补充校园文化的局限性36人c网络文化比校园文化的教育方式更开放,资源更广大更灵活,更能让我们接受27人d校园文化才是最健康最重要的,网络文化是虚拟的、腐朽的1人17.作为大学生,对于网上创业、网上兼职,你觉得如何?a觉得还是现实中的工作比较实在33人b好像很好,很想尝试24人c做过,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平台6人d都是骗人的1人18.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网络环境正是让他们宣泄与缓解的地方,对此,你认为这种现状如何?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做法?a觉得网上交流使得更多人沉迷与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越来越冷漠。
没有过,24人b觉得这是真实情感的表露,可以。
有过,17人c觉得网上交流跟现实社会没什么区别,也有过16人d觉得网上发泄会破坏网上秩序,没有过8人四、根据调查对大学生所感兴趣的网站及其内容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对网络所感兴趣的几个内容,分别是:听音乐、看电影;查资料、方便学习;聊天;打游戏这四大块,再细致的划分就可以得出两类:学习和娱乐。
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站进行统计,最常登录的网页分别有:校内网、58同城、中国知网、e书联盟、中国期刊网、新浪微博、淘宝网、百度、谷歌等。
根据之前的分类可以把网站归到相应的分类:学习类:中国知网、e书联盟、中国期刊网。
娱乐类:校内网、58同城、新浪微博、淘宝网、百度、谷歌。
下面就对其内容及特征进行分析:学习类网站:a.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是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
b.E书联盟:e书联盟提供各类电子书下载,其中含比较专业的电子书。
c.中国期刊网:同中国知网已经合并,性质一样。
综合其内容,总结出如下特征:第一、专业的论文网站,有比较全面的论文类别;第二、涵盖各个领域的最新资讯、评论;第三、能够更加快捷的查找海外资料。
娱乐类网站:A.校内网:人人网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
B.58同城:58同城是国内领先的生活分类信息网站,海量生活信息免费发布查询。
提供租房、找工作、二手物品买卖、二手车、团购、商家黄页、宠物票务、旅游交友等多种生活信息。
C.新浪微博:通过微博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社会新鲜事。
D.淘宝网:淘宝网是亚洲第一大网络零售商圈,其目标是致力于创造全球首选网络零售商圈。
通过结合社区、江湖、帮派来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并且采用最新团网购模式,让网购人群乐而不返。
E.百度、谷歌:比较常用的搜索引擎。
综合其内容,总结出如下特征:第一、这些网站多为一些交流类的网站,大学生可以更快捷的与各地人们交流;第二、信息广泛聚集,可以相互作交换、交流等;第三、最重要的特征,方便生活,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五、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一)何为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广义的网络文化: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二)现今网络文化的现状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网络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技术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开发。
互联网所具有的特点影响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及网络文化形态的形成。
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文化体现出了快捷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及创新性的特点,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在人们广泛接受网络文化的同时,网络文化的现状也令人喜忧参半。
(三)优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1)多样化文化形态,促进创新文化产生网络的包容性和交互性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为网络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随着网络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加强,不但原有的传统文化形态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也日益丰富起来,增强了大学生对于世界及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网络把人与人以及社会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诞生,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膨胀与滋生的一片沃野,为大学生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学生可以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网络可以让你忘记一天的疲惫,网络可以让你忘记一天的烦恼,网络可以让你缓解遇到的压力,另外网络游戏可以开发你的智力,有助于发挥创新能力;既然刚才谈到网络是一个广阔无比的空间,它的里面一定存在着太多新鲜和一些对于你来说是未知的东西,这就有助于锻炼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3)带给大学生自由与个性化。
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的,任何人的地位是平等、自主而且自由。
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自由性,也为个性化提供了平台,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进程,选择交流的伙伴。
互联网如广阔的海洋,大学生可以在信息海洋中自由游泳、大胆冲浪、展现自我。
(4)交互性与跨文化性改变大学生的视野网络互联带来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互动性,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这种传播交流是双向的,改变了传统信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了主体之间的平等性。
网络文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国别的限制,能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话和互动。
对于大学生来讲可以获得更多视野。
(5)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展现自己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一些通过电话联系建立的新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引导启发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通信缩短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也就是让大学生有了更大交往的范围;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能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方便的寻找自己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操练场”,有助于大学生能更好的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