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鱼类的共同特点
1.
卵子具有与母本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组型。
同种或异种精子进入卵内(激活卵)只起刺 激卵子发育的作用,不形成雄性原核和提供 遗传物质。 子代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雌核,只具有母本 的性状
2.
3.
二、鱼类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
—通过精子染色体遗传失活和卵子染色体二倍体化实现




1)精子遗传物质的失活 只破坏DNA而非整个细胞,以维持其游动性和穿透卵 子 的能力。有时利用异源精子。 ---物理方法:采用物理辐射如γ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 (暗处操作)等处理精子,使精子的遗传物质失活。 ---化学方法:采用化学物质如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乙烯尿素(Ethyleneurea)和二甲基硫酸(Dimethylsulfate)等 消除精子染色体遗传活性的方法。 ---显微手术法: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直接去除受精卵中雄 性原核的方法。
人工诱发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方法
物理方法:温度休克法、流体静水压法 静水压法诱发雌核发育的原理:施压时有丝分裂中的 纺锤丝崩解,由蛋白质组成的微管解凝,纺锤体及星光随 之消失,分裂受到抑制。压力解除后,蛋白质重新聚集, 纺锤丝形成,星光及纺锤体重新出现,分裂随之启动。 ---化学方法:如细胞松驰素B CB是一种可以抑制细胞分裂而不影响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的真菌类代谢产物。 ---生物方法(远源杂交) 远源杂交诱发雌核发育的原理:异质种子穿入卵内, 精核不参与发育,但提供了雌核发育必需的双星光,使得 个体得以发育。
诱发二倍体雌核发育


减数雌核发育(Meiotic gynogenesis):抑制激活卵 (Activated egg)第二次成熟分裂后期的第二极体的形 成和排出而产生二倍体的雌核发育。因为第一次减数分裂 中有染色体的交换,而第二极体未被排出,该二倍体为杂 合二倍体(Heterozygous)。 ---卵裂雌核发育(Mitotic gynogenesis):抑制激活卵 第一次卵裂(有丝分裂)中、后期而产生二倍体的雌核发 育。因为第二极体的排出,该二倍体为纯合二倍体 (Homozygous)。
五、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长与发 育


天然雌核发育后裔的成活率很高;而人工诱发 雌核发育后裔成活率低、生长慢。 天然雌核发育后裔卵巢能正常发育,可与雄鱼 交配、产卵和繁殖;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 一般卵巢较小、畸形,雌核发育后裔的能育性 差。
六、雌核发育在水产养殖中的应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雌核发育二倍体生物的性别
雌核发育的个体或后裔的性别由卵核的遗传成分(染色体)决定。


在雌性配子同型(XX)的鱼类中,仅含有1条 X染色体的卵子,经人工诱发的雌核发育二倍 体个体含有XX染色体,遗传学上和表型上均 为雌性。 在雌性配子异型(ZW)的鱼类中,则可产生 雌雄两种性别(♀ZW和♂WW)。

三、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荧光显微分析法 染色体分析法 同工酶电泳分析法 分子标记鉴定
1)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的鉴别(以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鲫为例) ---辐射精子人工繁殖 与遗传失活的鲤鱼精子人工受精,发育的胚胎不出现雌 核发育单倍体综合症,孵出的仔鱼正常而成活率高。 ---人工受精卵的细胞学观察 受精卵切片光镜观察,精子入卵后,精核不发育成雄性 原核,始终保持致密状态,此为典型雌核发育特征。 ---初泡期胚胎脑部形态观察 天然雌核发育及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脑部正常,人工雌 核发育单倍体胚胎脑部呈“S”型畸形。 ---红细胞大小:天然雌核发育以三倍体居多,体细胞和红细 胞核较二倍体大,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5:1。 ---肝脏和肝细胞大小:方正鲫肝重为一般鲫的二倍。 ---体细胞计数: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鲫体细胞染色体属为150。 ---侧线鳞数目:三倍体鲫大于30,二倍体鲫小于30。
性别控制——产生单性种群 快速建立纯系 确定性别遗传机制 基因-着丝点作图 有害隐性基因的排除 核质杂种
异育银鲫(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
红鲤鱼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它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已经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
Thank you
2)卵子染色体的二倍化

单倍体卵子与失活精子进行人工受精,所产生 的个体是单倍体 (Haploid)。鱼类单倍体一般均具有单倍体综 合症(Haploid syndrome),其典型症状为脑 部呈S型或蛇形、尾部短而弯曲、水肿、围心 腔扩大、心脏和血液系统发育不全等。


雌核发育需经过二倍化,包括自发二倍体雌核 发育 (Spontaneous diploid gynogenesis)和 诱发二倍体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
一、什么是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gynogenesis),或称假受精,是 一种发育方式,在这种发育方式中,精子虽正 常进入激活卵子,但其细胞核在染色体中很快 消失,并不参与卵球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受 母体遗传控制。在自然界中主要出现于鱼类和 无脊椎动物的繁殖中。雌核发育也可以用人工 诱导产生,目前在两栖类、鱼类甚至哺乳类都 有雌核发育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