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碧云天)_课件
6.“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有 个领字,请指出来。领字所起的作用是在语意转 折处总领下文若干句子,便于慢词,请找找全文 有哪些领字。 【名师点拨】 “对”、“渐”、“望”、“叹”、“想” 等。“是处”“惟有”等也在转折处起到衔接作用。“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对”字要停顿。柳永的慢 调。词里有时要用一个领字,带出一个段落,一 段一段地向前铺展,才能敷衍成这样的长篇慢词。
2.资料链接 词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 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 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 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 都有规定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小令;(2)中调; (3)长调。
⑤嘉禾小倅(cuì): 嘉禾,宋时郡名,即秀州,
_今_浙__江__嘉__兴_市__。__小__倅__:_即__小__副__官__。这里指判官。
_张_先__此__时__在_嘉__禾__任__判__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就__镜__自_照__而__感__伤__衰_老__。____________
小倅.(cuì) 颙.望(yónɡ)
苒.苒(rǎn) 正恁.(nèn)
(2)多音字 色颜 掉色 色. .
省省 反.会 省.
ɡ ɡ
数.字 数数 数. .说 见不鲜 期期 期. .望 年
二、词语释义 ①苏幕遮: _词__牌__名__。_此__调__为__西__域_传__入__的__唐__教_坊__曲__。__宋__代_词____ _家__用__此__调_是__另__度__新__曲_。__又__名__《__云_雾__敛__》__《__鬓_云____ _松__令__》__。_双__调__,__六__十_二__字__,__上__下_片__各__五__句__。_____ ___________心_ 神因怀念故乡而默然销魂。黯, ②愁黯苦乡的魂样:子,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羁__旅__的__愁__思_缠__扰__不__休__。_追__,__追__随__,_纠__缠__。_____ ___ ③追旅思(s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 ①碧云天,黄叶地。_秋__色__连_波____,波上寒烟翠 ____________。《苏幕遮·怀旧》 ② _山__映_斜__阳__天__接__水____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苏幕遮·怀旧》
③沙上并禽池上暝,_云__破__月__来_花__弄__影_____。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④ _重__重_帘__幕__密__遮__灯_____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⑤是处红衰翠减,___苒__苒__物_华__休________。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 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 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 的艺术价值。 【思考】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黯.乡魂(àn) 追旅思.(sì)
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 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 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 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 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尾 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 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 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 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4.《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下片所有景物描 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提示】 “风”字又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 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 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 满径”。
5.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洗 ”字。 【名师点拨】 ①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 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 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 朗之状如在眼前;②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 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丰变法的前奏。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 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__范__履__霜____。他工于诗词 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 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 “___先_天__下__人__之__忧_而__忧__,__后__天_下__人__之__乐__而_乐______ _”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 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 护和纪念。
(3)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 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 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 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朝景祐 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 _柳__七__、__柳_屯__田___。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 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 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创作慢词独多,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发展了铺叙手法, 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词作流传极广,
_
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阴。杜牧诗:
⑥“以_后__的__期__约______________
⑦流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并禽:_成__对__的__鸟__儿__。__这__里__指__鸳__鸯__。____________ ⑩花弄影:___花__在__月__光__下__摆__弄__它__的__身__影__。__这__是__对__ _花__拟__人__化__的__描__写__。__弄__:__摆__弄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是处红衰翠减:___到__处__花__草__凋__零__。__是__处__,__到__处_ 。 _红__,__翠__,__指__代__花__草__树__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渺邈:_渺__茫__而__又__遥__远__。_____________ ○ 13淹留:_久__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颙望:_抬__头__凝__望__。_________________ ○ 15争:__怎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 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 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 子,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1043年(宋仁 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 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 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 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 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 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 谥文正。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
2.如何理解《苏幕遮·怀旧》中“明月高楼休独倚 ”表达的感情。 【提示】 “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 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 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倚 ”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
3.仔细体会《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送春 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所表达的情感。 【提示】 “送春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 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 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所以才 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 伤流景”)。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 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 空记省”,想也无益。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 皇祐四年(1052年),吴县(今属江苏)人。他和包拯 同朝,为北宋名臣,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 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 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2)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 (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年) 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 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 (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 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 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 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
有“_凡__有__井_水__饮__处__,__皆_能__歌__柳__词______”之说。生 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 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 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馆林林总总 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 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 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 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 作,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
[文脉·探究]
1.赏析《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 景。 【提示】 碧云浮空,黄叶匝地,俯仰生姿,“碧” “黄”搭配,色彩浓烈(斑斓),意境开阔。《词苑》 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 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元代王实 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有“碧云天,黄花 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 句。
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 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初以《行香 子》词有“____心_中__事__,__眼__中_泪__,__意__中__人________” 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 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 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 轻絮无影”(《剪牡丹》),张世三称影“_________”。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 《张子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