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煤矿1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书I一般事项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格书在国投新集刘庄煤矿供电系统范围内适用。
2井下10KV电力保护监控系统建设目标刘庄煤矿10KV电力监控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安装电力监控系统对井上、井下各个变电所开关设备进行遥测、遥控、遥信,实现高、低压供电系统监测、监控,在地面中心站就能全方位的监控地面、井下各变电所的各种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变电车间无人值守。
II技术规格1系统监控、测量范围刘庄煤矿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监控、测量范围如下表,但不限于此。
2系统结构2.1刘庄煤矿10KV变电所采用微机型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采用总线结构。
目前刘庄煤矿需要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井下10KV供电系统主要包括西区井下中央变电所、东区井下中央变电所、东区井下采区变电所。
各10KV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站级管理层、通信层、间隔层三部分设备组成(根据情况设置)。
综合自动化系统先完成本所就地的运行管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等功能),并可通过远动通道与调度端设备接口实现远动功能。
系统应能够满足供电设备的管理任务一般性及特殊性要求。
目前井下10KV变电所概况:系统示意图:目前地面车间10KV变电所概况:2.2站级管理层设备包括所内集中监控计算机、打印机和人机接口设备;通信层设备包括通信处理装置、通信切换装置、远程通信接口设备及所内通信网络;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及自动装置。
2.3间隔层设备单元通过与一次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接口完成保护、控制、数据采集,并通过间隔单元间的硬线连接完成所内安全联锁功能。
间隔单元与站级管理层设备之间通过通信层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所内站级管理层设备的集中控制、监视、测量、自动控制、数据集中管理、远程通信及远程维护等综合自动化管理功能。
间隔单元不应依赖于所内通信网,能独立完成本单元保护测控功能。
整个系统应面向全所通盘考虑,合理配置间隔单元,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完成自动化综合测控管理功能。
2.4本地控制站设备,高压开关设备要适应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远动控制、所内集中控制、高压开关设备本体控制三级控制方式。
所内重要的联动、闭锁功能由硬线接线实现,在通信处理设备上可通过软件实现联动闭锁功能,作为硬线闭锁的后备。
2.5本系统应具有与系统外其他智能单元接口的能力,且接口数量应满足本规格书“接口及责任”一节的要求,并做适当预留。
具体接口方式应灵活多样。
本系统供货商有义务负责与其他智能单元的互联,所提供通信规约应完全对用户开放,并能够适应其他供货商提供的智能单元的通信规约。
3系统主要功能要求3.1通信层设备的主要功能3.1.1与控制中心通信的功能每个通信处理单元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实现与控制中心系统的通信,完成通信规约的处理。
系统应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保证系统内外的隔离,防止将系统外部故障引入系统内部。
3.1.2当地维护功能具有与计算机的接口,便于便携式维护监控笔记本电脑的接入,从而对系统进行监控维护。
3.1.3GPS时钟同步功能所内配置GPS对时装置,并通过GPS对时网与所内通信设备及各间隔单元联网,实现系统时钟的准确同步。
当GPS故障时,可通过系统软件对时。
3.1.4具有看门狗、自诊断、自恢复功能3.2监控计算机的主要功能监控计算机完成对本所供电设备的集中监控管理。
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功能,用户保留对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及修改的权力。
3.2.1以太网接口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口接入系统,与系统通信速率不低于10Mbps。
3.2.2控制功能对所内开关、切换装置及其他可控设备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集中控制。
控制方式包括:●单独控制改变某一对象运行状态的控制,包括开关合/分、自动装置投入/撤除等操作。
具有保护定值切换、保护功能投退的控制功能,但必须由具有操作权限的人员通过密码口令的输入开放权限后方可进行。
●模拟操作可对开关进行不下位模拟对位操作。
并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区别于正常状态。
●闭锁、解锁操作对控制对象进行的单个、批量闭锁控制操作。
解锁为闭锁的反操作。
●挂牌操作对某些检修设备通过挂牌操作,闭锁相应的控制操作。
系统可以自动判别系统运行模式,实现自动安全闭锁功能,如:挂牌闭锁、防误操作闭锁等功能。
闭锁逻辑应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灵活的定义。
对各种重要命令和操作设置超时监视,超时时给出提示。
操作员执行的所有操作都严格受到权限的控制,没有相应操作权限的操作员无法执行相应的操作。
3.2.3系统提供对模拟量、电度量等采集数据的人工置数功能3.2.4信号监视及处理功能系统通过用户画面应可直观显示变电所设备及本系统各模块运行状态和网络通讯状态,并可应用不同的颜色或其他显示方式,动态表示出设备状态的变化等。
具体处理显示方式由用户在设计联络中确定。
3.2.4.1信号监视内容1)信号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正常运行状态监视:对变电所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监视器对供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
●异常运行状态的监视:对变电所内供电设备及相关设备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信息内容的实时监视。
2)信号内容包括:●供电系统异常:如保护动作信号等。
●供电系统设备异常:如设备故障信号等。
●变电所自动化设备故障:如各种自检信息等。
●通道或变电所自动化设备电源故障。
●系统数据采集具有SOE、COS等方式。
3.2.4.2报警信息处理系统对异常运行状态提供报警提示功能,报警提示将包括画面显示、文本信息和音响报警,并提供报警确认、打印、分类、归档、存贮等管理手段。
1)信息级别系统的所有信息将根据报警级别在报警表上区别显示。
系统信息级别不少于5级,并在显示器上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及显示方式区别。
具体要求设计联络时确定。
2)音响报警系统分别提供事故、预告报警,两种音响应有明显区别,音量应可调。
音响报警可以实现投入/退出,音响可以实现延时复归功能,延时时间可调。
3)报警显示和处理方式基本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产生可视信号及音响提示●在LCD上显示报警信息●提供操作员确认手段●自动输入新的报警至相关记录系统提供的基本显示处理手段描述如下,具体要求在设计联络时确定。
●可通过在显示器上的用户画面对供电系统及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
●当发生事故跳闸时,可以推出主接线画面。
同时在故障记录画面中记录有故障内容,跳闸开关符号闪光,音响报警产生,等待操作员进行确认处理。
操作员按复归键后停止闪烁及音响报警;同时在故障报警画面显示的故障内容,经操作员确认后,若故障仍存在,则保留故障内容,确认与未确认的内容应有明显区别。
应具有对多个报警提示处理的功能。
●当报警发生后,操作员可调出报警类型画面,判断报警情况,进行报警处理。
●系统提供事件记录、操作记录、报警记录,用于对各种信息的统计列表,用户可通过定义时间、站名、对象、报警级别等内容方便的检索所需信息。
且具有实时打印、定时打印、随机打印等方式。
3.2.5测量量监视及处理功能系统通过间隔单元交流采样方式对变电所内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进行实时采集。
测量量显示及处理方式如下:1)在显示器的主接线图上,以数字方式实时显示测量参数。
2)设置专用图表画面用来显示遥测参数●电流、电压等曲线图。
●定期统计报表:系统按每时(天、月、季、年)定期统计电度量、模拟量极值、开关动作次数(应区分操作与事故情况)、主要设备的运行/退出时间,并列表存储。
对模拟量越限进行统计列表,内容包括:越限出现、复限时间、持续时间、越限极值等。
3)模拟量数据处理●阀值监视:每个模拟量值的阀值域可参数化,并通过数据库进行修改。
●刻度值处理:每个模拟量值均具有通过数据库定义的测量值转换成工程值的规则。
●限值校验:每个模拟量值均有超上限和下限校验,每个量与正常值的偏差限值由数据库中定义,越限级别至少四级(上、下限各两级)。
具有越限报警功能,当所测量的参数出现越限时,需在显示器画面该参数显示数值上给出变色或底色提示,以提醒操作员密切注意该参数的变化情况。
●死区抑制报警功能。
●最大最小值的计算:实时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并对所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和最小值存入数据库中。
●可处理带符号二进制数。
●具有模拟量人工置数功能。
3.2.6存储功能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容量用于对历史数据存储,对信号量的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年,对测量值的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年。
3.2.7统计计算功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各种公式进行数学、逻辑等运算。
3.2.8画面显示功能系统采用全图形、多窗口化显示风格,可同时监视多幅画面。
4.2.8.1画面的背景色应有多种颜色可供用户选择。
4.2.8.2系统提供丰富的用户画面,配置各种图表显示方式。
主要用户画面种类和要求如下,但不限于此:1)综合自动化构成示意图:包括站级管理层、通信层、间隔层设备及所内监控网络等配置情况及各种模块运行状态信息。
2)主接线图:动态显示各变电所的主接线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系统运行参数。
3)程控显示画面:在主接线图中用鼠标点中程控操作菜单后,将显示该站的程控项目窗口。
4)遥测曲线画面:显示各遥测量的趋势曲线。
5)统计报表:显示各种报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报表:●事件记录、操作记录、报警记录●每日(月、季、年)电量及极值统计报表6)系统还具有对如下特殊数据显示处理的画面●故障测距●动态负荷监视●故障录波分析3.2.9口令功能对不同权限的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口令级别设置,以开放不同的系统资源。
不同口令级别开放的系统功能由用户在设计联络时确定。
系统至少具备三级以上的口令级别:操作员、应用软件维护工程师、系统软件编程工程师。
3.2.10值班管理功能应提供值班记录功能,并具有根据需要编制运行调度操作卡片的功能。
3.2.11数据库管理功能具有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系统提供对监控信息可提供存储、调用、检索等功能。
数据存储至少包括时间、地点、对象、性质、结果、值班员等内容。
3.2.12报表管理及打印功能●系统提供可交互定义各种格式的报表的手段,应具有灵活的报表处理功能,可进行表格的各种数学运算,运算公式可在线设置和修改;可在报表上对报表数据进行修改。
报表格式可由用户定义。
●所有信息均可根据需要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当不需要打印、打印机关机或故障时,各种信息应自动保存在硬盘的指定目录内。
打印分为实时打印、定时打印、随机打印。
3.2.13汉化功能所有用户界面均应进行“汉化”处理,特殊汉字应能用户定义。
系统操作界面应提供全汉字菜单,汉字图形显示、汉字制表及打印,并提供多种汉字输入方式。
汉字种类不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汉字库(GB231280),共6763个汉字。
3.2.14在线维护、修改、扩展功能1)系统应具备运行态和编辑态两种方式,编辑态下可对主接线图、各种图形/曲线图(历史/实时)、系统配置图、常用数据表以及用户自定义各类画面等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等编辑修改工作,而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