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所示,斜面体以速度v 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物体A 放在斜面上,并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 ) A .重力、斜面对A 的摩擦力、斜面对它沿速度方向的推力 B .重力、斜面对A 的摩擦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D .重力、支持力、推力2.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免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了,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 )3.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等于零 B .大小为mg 21,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m g 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 '和 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121t t =',S d 43= B. 121t t =',S d 41= C. 121t t =',S d 21= D. 1t t =',S d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正确)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B .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C .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所受的牵引力的来源时D .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合力大小、方向,则其分力必为确定值B .已知两分力大小、方向,则它们的合力必为确定值.C .分力数目确定后,若已知各分力大小、方向,必可依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总的合力来D .若合力为确定值,可根据要求的两个方向、依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一定可求出这两个分力大小7.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 ) A .用水钟计时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 /t 2的比值的大小D .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8.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x ∆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 运动到C ,它的位移1x ∆=-4 m -5 m =-9 m ;从C 运动到B ,它的位移为2x ∆=l m -(-4 m)=5 m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到B 的位移大于A 到C 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 .A 到C 的位移大于C 到B 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 .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 .物体由A 到B 的合位移21x x x ∆∆∆+=9.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B .P 对Q 的弹力逐渐增大C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三.实验和填空题(共16分)10. 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设物体运动方向A 到O 的方向为正方向,从O 点开始每隔5个点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测得OA =6.80cm ,CD =3.20cm ,DE =2.00cm ,则物体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D 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
11.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出重力加速度g 。
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均匀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
测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h ,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
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是 ,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是 。
四.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共52分)12.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 ,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cm ,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 。
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3.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 、B 组成,A 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3 s 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 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 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
在某次测量中,B 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 和 0.20 s ,根据你知道的知识,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多少?运动方向是背离B 盒还是靠近B 盒? (声速取340 m /s)1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前2s 与随后2s 的平均速度之差是4m/s ,则质点的加速度是多少? 若又已知该质点在第5s 和第6s 的平均速度之和为50m/s ,则此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多少?15.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4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m/s 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
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000m ,则: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 2的弹簧2悬挂在天花板上,下面还拴着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1,托住下面弹簧的端点A 用力向上压,当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mg /2时,弹簧1的下端点A 上移的高度是多少?17.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 和B (中央有孔),A 、B 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
此情况下,B 球与环中心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 、B 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
已知B 球的质量为m ,求: (1)细绳对B 球的拉力 (2)A 球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者:缪昆 校对者:缪昆 审阅者:周依群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答案专页三.实验和填空题(共16分)1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共52分)12.13.14.15.16.17.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二.单选和多选题1. B2.C3.A4.A5.BD6. BC7.ACD8.BD9.BC 三.填空和实验题10.0.1s ,-1.2m/s 2,-0.26m/s11解:依题意可知,当第一滴水碰到盘子时,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且第4滴水滴刚好离开水龙头,由于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 ,则第1滴水自由下落时间为3t ,第1滴水滴落到盘子时,第2滴水下落时间为2t ,第1滴水滴从离开水龙头到碰到盘子过程中,下落高度221)3(t g h =,第2滴水下落高度221)2(t g h ='则第1滴水滴落到盘子时,第2滴水离盘子高度 59h h h h '∆=-= 又因为(N+2)t=T 而h =212(3)g t 所以重力加速度2222(2)299Nhh tT g +==四.计算题 12. 6N ,0.213.解析: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极短,可以忽略不计,故 当第1次发射脉冲时,车距B 盒的距离x 1=340 m /s×0.15 =5l m 当第2次发射脉冲时,车距B 盒的距离x 2=340 m /s×0.20 s =68 m 又△t=0.03 s ,故v =s m s m t x x /7.56/3.0516812≈-=Λ- 又x 2>x l ,所以运动方向背离B 盒。
14.解:由题意,该质点在连续的2s 中的位移之差△x =(12v v -)t =8m , 又由△x =a T 2 222/228s m T x a ==∆=设初速度为v 0,由题意502652540000=av a v a v a v +++++++代入数据,解得 v 0=15m/15解析:(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最长时间s av t m201==,位移m s m av s m10002502021=<==,所以摩托车在达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
则追上卡车前二者速度相等是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 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S m ,于是有匀v at =2,∴s av t 122==匀最大间距m at t v s s m 1090212220=-+=匀 (2)设从开始经过t 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 t v s t t v av m m匀+=-+012)(2 解 得 t=125s16.解:A 点未上升时,弹簧2处于伸长状态,伸长量△x 0= mg /k 2 ①A 点上升,弹簧2可能有两种情况: (1)使弹簧2仍处于伸长状态时,弹力减小了mg /2,弹簧2比原来缩短△x 2=mg /2k 2 ②弹簧1处于压缩状态,弹力为mg /2,压缩量为△x 1=mg /2k 1 ③A 点上升的高度等于弹簧2伸长量的改变量和1缩短的长度之和, 所以△x =△x 1+△x 2=mg (1/k 1+1/k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