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

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 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 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 上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两个拳头”指的是什么?(2分) “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1分) “插上一刀”有何历史意义?(1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题.满分50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6.小明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 察,然后回答问题。(19分)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4分) 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4分) 26.(1) 点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请(1回)材答料:一两张图片是借助当时___照__相___术__、__电___影_____ 先它进们技是术19保世留纪下末来20的世?纪(4初分从) ____西__方______
传入中国的?(1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7.(3) ①渡江战役; ②南京; ③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3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请回答: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27.(2) 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②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精锐, 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5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三 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 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 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 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请回答: (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这场战役解放的是那座著名城市?(1分) 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1分)
27.(1) ①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4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二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 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 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 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 的胜利。 请回答: (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 战役名称?(3分) 概括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2分)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 点D——《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6.小明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 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19分)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2分)除此之外, 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2分) 26. (2)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烧杀抢掠并纵火焚烧了圆明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6.小明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 察,然后回答问题。(19分)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 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 26.(4)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所未有的震憾。 并成为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 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8年发生了“百日维新”。 (2分)
28.(2) 表示反对封建政权的决心(2分) 表明国民人格平等观念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等级观念,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2分) (意思相近即可)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三
请回答: (3)材料三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照,在民国时期他们 的服饰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
2察26,0.1然小3后-明2回在01答学4问习学题了年。中度(国1八9近分年代) 级史题后上及设册答计历案了史下期面末的年模代拟尺考,试请F你卷仔●细试观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1分) 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 明理由。(4分) 26.(3) 康有为。(1分) 对应点C和F; C的理由是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成立了革 命团体兴中会;(2分) F的理由是1911年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12月在南京开 会 ,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分)
27.(4) ①原因: A、人民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 B、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国民党统治腐败和不得人心。(回答两点即可得分)(2分) ②启示: A、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得人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题及答案
28.(3) 中山装、旗袍。(2分)
2280.13阅-2读0下14列学材年料度:八(年15级题分上及) 册答历案史期末模拟考试F卷●试 请回答: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 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4分)
28.(4)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 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和创新的结果。 (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分) 感慨: ①要不遗余力地抨击和扭转社会上的不良习俗、风气。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接受世界先进的事 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 方向发展等(2分)(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 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 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 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请回答: (2)材料二中“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别表明了什么?(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