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案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案

15 有趣的浮沉现象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3、知道水有浮力,能举例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材料盒(木块、石头、橡皮筋、曲别针、钩码、泡沫块)记录纸、笔。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知道水有浮力。

教学难点: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实验:同学们看这儿,老师带来了两个小球,如果我把这两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猜想:1、都浮在水面上。

2、一个浮,一个沉。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老师把小球放入水中。


师: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猜对了吗?)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两个物体一个浮上来,一个沉下去?)是啊,为什么会有浮有沉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

【板书:有趣的浮沉现象】
二、探究新课
1、师:说起浮沉现象,咱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

谁想来说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浮沉现象?
生:小船、树叶、鱼浮等(小船)是浮在水面上的。

石头(石头)是沉在水底的。

A、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观察的很仔细。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物品,你能不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呢?(能)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老师接着问:想不想试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后是浮还是沉呢?(稍作停顿)
老师想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猜想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表一里。

浮在上面的物体用↑表示,沉下去的物体用↓表示,预测意见不一致的用0表示。

开始吧。

(学生分组猜测。


师:老师看到大家已经完成了猜想。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想结果?
学生汇报时语言要完整:我们组猜想把放入水中会。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猜想结果,当遇到猜想错误的时候适当的问其他学生的猜想意见。

)B、师:刚才大家都根据生活经验做了大胆的猜想。

但是,科学不能仅靠猜想,合理的猜想加上科学的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么,怎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呢?(做实验)
对,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科学方法。

可是我们怎样来做这个实验?
生:我们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师:你说的很好,我们在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们要轻轻的把物体放入水中,不能把水荡起来。

师:这些物体我们能一起放入水中吗?
生:不能,物品要依次放入水中。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小组有四个人,在做实验时我们是不是4个人都动手往水里放物品呢?
生:不是,我们要分工操作。

我们还要进行合理分工,分出操作员,记录员和观察员。

(小组内要分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老师也有几条实验提示,1、小组长做好分工,选出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两名观察员。

2、实验完毕后,要把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


同学们都明白了实验要求了吧?现在请小组长先按实验提示一的要求进行分工,让后再从桌洞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材料盒准备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实验后整理好用品。


C、师:xx小组已经做完实验,做完实验的小组请注意整理实验物品。

刚才老师发现大家都能按照分工认真做自己的任务好,实验现象记录的也很及时。

现在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

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当同学们在分享收获的时候,其他学生要注意听,看你们的结果是不是和他的一样。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汇报结果。

师:你们的结果和他们组的一样吗?(一样。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

这些物体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生:它们轻,它们是空心的。

师:大家都注意到了物体本身的特点,这种观察习惯很好。

不过,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水中会不会藏着什么秘密呢?
学生猜想,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轮流将泡沫板轻轻的压入水底,体会手有什么感觉,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都完成了操作,请小组长把材料收起来放入桌洞中。

谁来说说在把泡沫板压入水底的过程中,手有什么感觉?
生:感到泡沫板往下压时,手很吃力。

师:手为什么会感到吃力?水中会不会有什么?
生:水里好像有一种力撑着泡沫板,泡沫板很难被按下去。

师:手给泡沫板的力方向是向下的,那么水给泡沫板的力方向是向哪的?
(向上。

)(此处让学生先说感受,2-3名同学,之后师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小结。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感受到水中有一股力量在托着水面上的物体,所以它们能浮在水面上,是这样吗?也就是说,我们用手往水中压泡沫板很费力,是因为水对泡沫板有一种(向上托的力)。

(找2-3个学生说。


三、应用拓展
师:水的浮力自从被人们发现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
生:救生圈,救生衣,小船,竹排,潜水艇......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小船)看看这是什么?游客可以乘坐着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游览优美的水上风景。

2、(救生衣)你认识这个物体吗?救生衣可以依靠它自身的浮力,将落水者的面部托出水面,拯救落水的人们。

3、(黄河浮桥)它是黄河浮桥,是浮力在生活中的又一伟大利用。

人们在船或浮箱上架设桥梁,利用船或
师:现在咱们回想一下前面做过的小实验,你知道这两个小球为什么一个浮在水面上,一个沉入水底了吧?(找个同学到讲台试一试,把结果告诉大家)
这两个小球虽然看起来好像完全一样,其实一个是皮球,一个是实心球。

为什么加重了小球的重量,它就能够下沉呢?再比如我们军事中常用的潜水艇,为什么能够在水中自由的上浮和下沉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继续研究!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课!
实验记录表一
提示:在相应栏中打“√”;如果不确定可以画“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