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实现人生价值》说课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实现人生价值》说课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特色反思
一.教材分析
价值
价值观观、人生观部分 情感上:对于处在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学生,本课的
内容起到了情感上的内省、升华,实践上的指引的作用
高考中:时代性较强,考察的知识点相对稳定, 难度
黑衣男子交涉收钱
长江大学学生救人溺亡事件中,荆州八凌打捞公司在打捞救 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要价36000元,且先交钱后打捞,其行径受到 了民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日前该公司负责人也因构成敲诈勒 索,被治安拘留并处罚款
1、 上述事件中造成三名大学生见义勇为与捞尸队先交钱后打捞 行为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换作你,会去做一节“水中人梯”吗? 2、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90后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但在经历、 见证了汶川地震、奥运会和集体见义勇的壮举后,我们有理由相 信90后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作为90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在实践中 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 、有人认为, 为了救两个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三命换两命, 不值得。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五)总结提升 归纳整合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存在
实 践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湖北省政府11月10日追认荆州 “10· 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 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 方招为革命烈士。省文明委追授 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同学 “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荣誉称 号,并发出号召向英雄群体和优 秀个人学习。
船主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 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
不大,要注意题型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 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2)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 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 (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 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 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三)师生互动
2、结合影响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因素,谈谈党的土地政策在 不同时期有着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之处?
时间、地点、条件
社会历史性
坚持真理,自觉遵循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统
社会地位
认识的角度
主体差异性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
一
立场
(三)师生互动
3、有人认为,只要不断改变价值判断,就能作出正确的价 值选择。请评析这一说法
(一)自主学习 课前检测
1、检查预习作业——构建知识体系 2、课上交流 ,教师给出参考
价值 含义(A)
导向作用(B) 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B) 价值观 怎样作出正确的 价值判断与选择(B) 客观因素(社会历史性) 主观因素(主体差异性)
自觉(为什么) 自觉(为什么、怎么样)
人生价值
内涵及评价(B) 根本途径 实现(C)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一)自主学习 课前检测
3、读书、课前检测:
(1) 人生价值的内涵、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2) 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和选择
(二)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
含义
别
涵盖 范围
联系
2、党的土地政策在不同时期有着比较大的变化: 土改时是 农民土地私有制、三大改造时是土地集体所有制、1978年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全国范围正在推广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 结合影响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因素,谈谈党的土地政策在不 同时期有着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之处? 3、有人认为,只要不断改变价值判断,就能作出正确的价 值选择。请评析这一说法
人民群众 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社会意识 人生价值观(是什么、怎么样)
(六)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社会意识---意识
五.教学特色与反思
依 据
新课程实施 理念、
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等
教
学
手
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板书展示知识结构
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自主 探究欲强
学
情
分
析: 解题能力有待强化
责任感、奉献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 的思想比较突出
学法及学法运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习题训练法 比较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课前检测
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启迪发展 总结提升 归纳整合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能力 知识
了解哲学中价 值的含义;理解人 生价值的内涵与评 价、价值观的导向 作用、影响价值判 断的因素、价值判 断与选择的正确标 准;坚持在劳动和 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 一中、在砥砺自我 中实现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学生置于价值冲 通过自主学习, 突的情境中,通过榜 培养学生构建体系 样示范,培养学生敢 的逻辑思维能力; 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试题情境,提 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高解题能力;通过 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 小组合作,提高学 心价值体系的传承者 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和践行者 通过交流讨论,形 成初步的人生规划 能力
①审题。(分清运用知识的角度) ②找准找全辨点(关键词及之间的联系、分层次) ③回归课本知识分析(肯定及理论依据、否定及理论依据,
补充及理由)
④表述答案 (层次清、要点全、语言规范)
注意:有背景材料的有时要适当结合材料分析 涉及关键词的概念要做适当的解释
(四)递进探究
结合本课的重点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系列化的 问题讨论中,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突破策略
创设对比情境(“英雄救人” 与“捞尸谈价”) 对系列化的问题进行合作探 究、层层剖析 (具体见教学过程)
难点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 选择的标准
突破策略
小组合作,加深理解 试题情境,学会运用 (具体见教学过程)
三.教法学法
教法及教法运用
情景教学法
问题讨论法 材料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