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3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496
2.279 7.78 14.27 28.70
1.00
0.11 317.94 95.18 14.6
1.000
0.150 1316 745 65.20
小 大




海王 44.96 17.2 57.10 从表中的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 星

球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有自己的特点,但并
海王星
八大行星的外观有什么相似之处 ?
八大行星都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状星体。
八大行星物质结构
行星 类型 行星 水星 金星
与太阳的平 均距离(亿 公里)
距日 远近
质量 0.05
体积 0.056
类 地 行 星
巨行星 远日 行星
0.579 1.082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 星

0.82

0.856
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行星 质量 公转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 体积 面之间交角 (地球为1)(地球为 周期 1)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课堂练习
1.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2.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太阳系模式图
土星 木星
海王星 天王星
远 日 行 星
火星 金星 地球
水星
太阳系模式图
哈雷慧星 火星 地球 金星 水星 海王星 天王星
太阳
土星
小行星带
木星
1.观察上图,八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有何特点?
仔细观察学案P7的表格数据,回答(1)-(2)题:
(1)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大么? (不大,都小于4度——行星公转的共面性) (2)八大行星的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偏心率都接近0——行星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2.讨论:太阳系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 殊的地方? (太阳系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 和近圆性,地球没有特殊的地方。)
3、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D ) A、火星 B、土星 C、太阳 D、金星
1.3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读 图 判 断

1.小行星带位于 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2.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 海王星 。 3.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金星 。 4.地球位于 水星 轨道与 金星 轨道之间。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
金星: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距地最近
地 球: 唯 一 有 生 命 的 行 星
火星:有稀薄的大气,是人类探测的重点
火星表面
木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质 量 是 地 球 的 318 木 星 的 体 积 是 地 球 倍 的 倍 1316
67颗卫星
土星:有美丽光环和众多的卫星
62颗卫星
天王星
3.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外部条件稳定的原
因有
①太阳较稳定
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④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行星 质量 公转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 体积 面之间交角 (地球为1)(地球为 周期 1)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4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 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 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从外观形态来看: 不发光,不透明的球状天体
从物质结构来看: 具有相似性 从运动特征来看: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 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
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牛刀小试: 1、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是我们用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各种星体。
B、地球及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所有物质。
C、人造地球卫星和飞机都是人造天体。 D、因为地球是个天体,所以地球上的各种物 体 也叫天体。
牛刀小试: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C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 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①液态水的产生
基 础 条 件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温度
地球上为什么具有生命物质生存的条件?
为什么会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有适宜的温度范围,地球自转的 周期适中,地球昼夜温差小,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 生和发展,适宜的温度条件还有利于液态水的产生。
行星 日地 距离 自转 周期
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 ( 地表平均气温15 ℃) 金星:480℃ 火星:-40 ℃
质量和体积适中, 2、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3、有液态水
引力适中,吸引大气
地球内部物质变化
除地球自身条件外,与地球所处的外部 条件有关吗?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地球生命从低级向高 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 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级的发生、发展没有中断。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
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
地球有生命物质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液态的水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稳定太阳光照
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拓展:探索地外文明
拓展:探索地外文明
课堂小结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水星 57.9 金星 108.2 地球 149.6 火星 227.9 木星 778.0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4496.0
1472.0 2870.0
58.6天
243天
24:00 24:37′ 9:50′ 10:14′ 约16h
约18h
为什么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质量、体积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 周围,形成大气层,通过漫长生物演化形成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1、普通性 自身条件
2、特殊性
外部条件
思维拓展:1.宇宙资源的开发
其来源有三部分,一是已退役的卫星等人造物体,如前苏联礼炮-7空间站解体后就形成 了200多块大碎片;二是运载火箭残骸,如已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卫星本体和火箭喷 射物等,会长期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三是航天员不慎遗落在太空的物品,如螺 母、工具等。根据太空垃圾尺寸的大小,国际上把太空垃圾分为三类:尺寸大于10厘 米的为大碎片,现被监测到大概有1.8万个;尺寸介于1至10厘米之间的为小碎片,现 大概有10万个;尺寸不大于1厘米的为微小碎片, 现大概有几千万个。
行星 水星 质量 0.05 金星 0.82 地球 1.00 1.00 火星 0.11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6 17.2 57.10 317.94 95.18
体积 0.05 0.856
0.150 1316.0 745.00 65.20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
1、有适合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