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治疗师:马 xx
训练时间:
训练地点:彬县特校感统教室
患者情况姓名:王xx性别:男年龄:11 岁
患者特征: 1、患者为脑瘫儿童,四肢肌张力较强同时右侧较于左则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
较为严重,经诊断属混合型脑瘫患儿。
训练目标
1、降低肌张力。
2、强化身体的对称性和协调性
训练内容上肢关节的训练下肢关节的训练腰背训练仰卧体位下训练平衡协调训练Bobath 球上训练
训练准备铺垫
训练过程一、简单介绍肌张力高的成因和危害
二、训练
(一)上肢关节的训练(主要涉及到肩、肘、腕、指)
1、肩
2、肘
肩关节前屈(3-5 次)肘关节屈伸(3-5 次)
肩关节内收(3-5 次)肘关节旋转(3-5 次)
肩关节外展(3-5 次)
④
肩关节外旋(3-5 次)
⑤ 肩关节旋转(3-5 次)
3、腕
4、指
腕关节背伸屈曲( 3-5 次)指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腕关节旋转(3-5 次)
腕关节的尺偏和桡偏( 3-5 次)
(二)下肢关节的训练(主要涉及到髋、膝、踝)
1、髋
2、膝
髋关节屈伸(3-5 次)膝关节屈伸(3-5 次)
髋关节旋转(3-5 次)膝关节旋内(3-5 次)
髋关节的外展内收( 3-5 次)膝关节旋外(3-5 次)
3、踝
踝关节的背屈和距屈(3-5 次)
踝关节的旋转(3-5 次)
(三)腰背训练
1、“双桥”桥式运动(3-5 次)
2“单桥”桥式运动(3-5 次)
3、仰卧起坐练习(3-5 秒)
(四)仰卧体位下训练
1、膝关节的屈伸(3-5 秒)
2、踝关节的牵拉(3-5 秒)
3、臀中肌、臀大肌牵拉(3-5 秒)
(五)平衡协调训练
1、四点跪位( 3-5 秒)
2、三点支撑( 3-5 秒)
3、两点支撑( 3-5 秒)
4、单膝跪位支撑(3-5 秒)
5、蹲起练习( 3-5 秒)
6 单腿蹲起练习(3-5 秒)
7 站立位的训练(3-5 秒)
(六) Bobath 球上的训练
1、仰卧位训练抬头、双肘支撑(3-5 次)
2、仰卧位背拉(3-5 次)
3、仰卧体位下仰卧起坐训练(3-5 次)
4、坐位平衡训练(3-5 秒)
三、与其他康复教师互动交流
训练延伸1、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多对儿童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
训练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展示降低儿童肌张力的康复手法,我从上肢关节的训练、下肢关节的训练、腰背训练、仰卧体位下训练、平衡协调训练、Bobath 球上训练这六种方法入手进行讲
解。
课后我和大家交流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1、平时要注意自我的学习
在接到要上这节康复研讨的通知时,我首先是不情愿再是害怕,因为我怕应付不了,大学所学的知识长时间没有用到实践中来,大部分已经模糊或遗忘,所以接到通知时才出
现不情愿和才害怕情绪。
但再不情愿和害怕课还得上,所以我又重新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
温习,同时我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互联网上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学习的
过程中我总结、实践、反思,逐渐掌握了降低肌张力的康复手法,所以本节课也显得比较
游刃有余并取得了同行们的认可。
人不学习不逼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通过这件事我认为所有人应该平时
多学习,只有多学习你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我的窘样。
2、康复训练一定要科学、专业、标准
康复训练之前一定要对个案的障碍类型诊断准确,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也要科学要
以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在训练中也要注意一些康复手法的准确性,比如
手法、立法、坐法、回旋角度、回旋力度、体位姿势等一定要标准,只有做到科学专业标
准,才能有一个好的康复效果,才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康复训练时注意激发儿童参与激情
康复训练比较枯燥而且有的手法会给儿童适当的疼痛感以达到康复效果,但往往儿童会比较排斥这种训练,轻则表现出不愉快,重则哭闹。
本节课由于是研讨课,我把大量的
精力放在了训练手法的讲解和示范上,结果在示范的过程中儿童就有了排斥反应,表现出
了抗拒行为。
虽说本节课儿童的排斥行为没有给示范效果带来多大影响,但这种抗拒情绪
在平时可能就会极大影响康复训练效果,如儿童表现出强烈的排斥行为后会浪费时间需要
老师平复儿童情绪,同时又影响了康复的连贯性。
所以在康复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激发
儿童的参与激情,比如完成制定训练后给与适当奖励,或者在训练时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
以达到平静儿童心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