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心得体会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
以下是我对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浅显看法。
还记得一位长者对我说过:"只有你喜欢你的职业,你的工作,你才会真正投入满腔的热情去为它任劳任怨。
"诚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把同样的爱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存在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享受教师生活的乐趣。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
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他们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如果硬是象成人式的说教与灌输,便是赶鸭子上架。
作为老师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同她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一起走过他们生命里那一段至关重要的岁月,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就便于对学生的情况作深人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做细致
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接触到学生真实的情感,也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
这样也有助于教学。
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社会利益的一个准则。
的确,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去更多地去思考怎样把课上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我。
无论领导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完成。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会积极地去探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技能。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一名优秀教师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也就是要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尽管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然而在这平凡与平淡的背后,却蕴含着无限的艰辛以及丰富的内涵,这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进行持久不懈的探索,这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需要凭良心做事,要有职业责任感,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深挚的爱。
不论是遇到挫折还是险阻,都决不放手,决不回头。
优秀的教师大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才成就
其毕生追求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教育事业,这中间最可贵的就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这种热爱最先是想把工作做好的朴素的愿望,然后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发展成为一种融入个人生命价值系统的专业情感。
这样的专业情感使这群教师的自我追求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之间发生持续的、积极的、动态的相互作用。
我应当学会不要找任何借口,学会把责任放在自己的肩头,这样可以促使自己振奋起精神,努力争取去做一名好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
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能力。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这个说法对现在和将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
因为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大大降低。
所以,当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首先必须“学问”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
这既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包括
广泛而渊博的非专业知识。
其次,“教学能力”高,这是优秀教师的生命。
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大都是“学问高”的教师,但“学问高”,并不能决定教学工作就一定出色,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种较常见的现象。
而要想获得优秀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学习如何教学,研究并有选择地尝试各种教学思想与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方法,从而最终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
总之,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