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安装作业指导书

水电安装作业指导书

房屋建筑工程(作业指导)(内部)FJLX-GCZL-201601XX福建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05月05日目录一、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1)二、室内排水管道安装 (4)三、卫生器具安装 (7)四、防雷接地安装 (8)五、电线管预埋安装 (9)六、开关、插座安装 (11)七、灯具安装 (12)八、室内电缆桥架安装及架内电缆敷设 (13)九、电气线路检查及绝缘测试 (14)水电安装作业指导书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施工质量,为安装各工种能在施工过程在施工工艺上更上一个台阶,现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一、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本标准适用范围:一般公共及民用建筑室内给水安装。

1、装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与其他工种的配合措施。

安装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内相应管材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

2、施工现场与材料存放处温差较大时,应于安装前将管材和管件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

3、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4、管道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

其尺寸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执行:a、预留孔洞尺寸较管径大40~60mm:b、嵌墙暗管槽尺寸的宽度宜为DN+40mm,深度宜为DN+20mm;5、热水管道穿过墙体时,应配合土建预埋套管;冷水管道穿过墙体时可预留孔洞。

套管或孔洞内径宜为DN+30~50mm。

6、直接埋设暗敷管道,宜采取先砌墙后开槽安装的程序,墙体砂浆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才可以开槽凿墙;当墙体材料采用小型空心砌块或轻质砌块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切割钻孔开槽,不得引起砌体松动开裂,严禁在砌体上横向开槽。

7、室内明敷管道,宜在粉刷饰面层完成后进行。

安装前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不得采用事后打凿的方法8、架空管顶部的净空不宜小于100mm。

9、管道系统的横管宜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10、给水管穿过楼板时,必须设套管;穿屋面时必须采用防水钢套管。

套管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屋面不小于100mm,采用严格的防水措施。

11、在给水管道的各配水点、受力点处,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12、管道安装前,宜按要求先设置管卡。

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牢固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损伤管道表面。

13、若采用金属管卡固定管道时,金属管卡与PP-R管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垫隔垫,不得使用硬物隔垫。

15、管道敷设严禁有轴向扭曲。

穿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

16、PP-R管与其它金属管道并行时,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

若设计无规定时,净距不少于100mm。

并行时PP-R管宜在金属管的内侧。

17、安装PP-R复合给水管的要点:(1)管材与管件的连接均采用热熔连接方式。

(2)热熔连接施工使用厂家提供的热熔机具,以确保熔接的质量,手持式熔接工具适用于小口径管及系统最后连接,台车式熔接机适用于大口径管预装配连接。

(3)熔接施工应严格按规定的技术参数操作,在加热和插接过程中不能转动管材和管件,应直接插入,正常熔接应在结合面有一均匀的熔接圈。

18、热熔连接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热熔工具接通电源,等到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操作;(2)按安装的实际尺寸计算出管材的切割长度,其中管材的熔接深度可按照下表的规定取值;(3)切割管材应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如使用锋利的钢锯,切割后必须清除断口的毛边和毛刺,切割的端面必须垂直于管材轴线;(4)管材与管件连接熔接面必须清洁无异物、干燥、无油污;(5)熔接弯头或三通前应按设计图的方向,宜先进行预装,校正走向后标出定位安装线。

(6)连接时,管材应无旋转地将管端导人加热套内,插到所需要的熔接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深度标志处。

加热时间必须符合下表规定;(7)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和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插到所标定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的凸缘;(8)符合本规程下表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熔接的接头还可以校正,但严禁旋转。

在规定的冷却时间内,应扶好管材管件,使它不受到扭转、弯曲和受拉。

19法兰连接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把法兰盘套在管道上;(2)管件过渡接头与管道热熔连接步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3)连接的两个法兰垂直于管道的中心线,使连接的管道上下在同一轴线上;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一般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4)法兰的衬垫应采用耐热无毒的橡胶垫片;(5)应使用规格相同的镀锌螺栓。

螺栓应对称紧固,螺母安装方向一致,紧固的螺栓宜露出螺母1--2个丝扣;(6)连接的管道截料长度要计算准确,当紧固螺栓时使管道不会产生轴向拉力或令其变形;(7)法兰连接的部位应设置支、吊架。

(8)管道安装时,应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9)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 1.5‰,且不大于2mm。

(10)管子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处测量,允许偏差1mm/m,但全长允偏最大不超过10mm。

20、管道试压(1)首先检查整个管路中的所有控制阀门是否打开,与其它管网以及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是否隔开。

(2)将试压泵、阀门、压力表、进水管等接在管路上并灌水,待满水后将管道系统内的空气排净(放气阀流出水为止),关闭放气阀。

待灌满后关闭进水阀。

(3)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加压。

管道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如管道未发现泄漏现象,压力表指针下降不超过0.02MPa,认为强度试验合格。

(4)把压力降至工作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

在工作压力下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稳压24小时后,如压力表指针无下降,管道的焊缝及法兰连接处未发现渗漏现象,即可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5)试验过程中如发生泄漏,不得带压修理。

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

(6)系统试验合格后,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

21、管道系统冲洗管道系统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分段进行冲洗。

冲洗顺序一般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分段进行冲洗。

冲洗合格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冲洗记录》。

二、室内排水管道安装(一)、塑料排水管安装1、安装前认真熟悉图纸,参看士建结构图、装修建筑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管道的坐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的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的关人员研究解决,办理变更洽商记录。

2、道断管要平齐,用专用的断管工具。

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进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口需粘接部分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

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承口稍作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秒至一分钟即可粘接牢固。

牢固后立即将溢处的粘接剂擦拭干净。

3、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现场拉线确定排水方向坡度做好托、吊架。

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准确。

干管安装完成后应作闭水试验,合格后将预留口封严和堵洞。

4、楼层管道安装(1)按管道系统和卫生设备的设计位置,结合设备排水口的尺寸与排水管管口施工要求,配合土建结构施工,在墙、梁和楼板上预留管口或预留管件;(2)检查各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并加以贯通;(3)按管道的走向及各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详细注明尺寸;(4)按实测小样图选定合格的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和裁管。

预制的管段配制完成后应按小样图核对节点间尺寸及管件接口朝向;(5)按规范选定支承件和固定支架形式,并确定支承件规格和数量;(6)土建墙面粉刷后,可将材料和预制管段运至安装地点,按预留管口位置及管道中心线,依次安装管道和伸缩节,并连接各管口;(7)在需要安装防火套管或阻火圈的工程,应注意立管与墙面的距离,要求管壁距墙面50~80mm。

(8)管道安装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连续施工;(9)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对管道的外观质量和安装尺寸进行复核检查,复查无误后,作通水试验。

5、立管安装前先出高处拉一根垂直线至首层,以确保垂直;安装时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层高小于等于4m时,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每层设一伸缩节;层高大于4m时,其数量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但不能大于4m。

其安装位置,一般将伸缩节装于三通下方(如三通在楼板上面则置于三通上方)。

7、立管检查口设置按设计要求。

安装高度中心距装饰地面1m。

8、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的高度。

检验方法:满水15分钟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分钟,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0、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应加装套管或止水环,穿越屋面必须是防水钢套管,套管直径应比穿越管径大2个等级,套管高出装饰地面50mm、屋面不小于100mm。

(二)、柔性铸铁管安装1、管道安装前应熟悉图纸,核对现场实际条件,当发现两者有出入时,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对图纸更改应要求设计人员发设计变更。

2、管材、管件、橡胶圈、卡箍的质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有合格证;备料的数量应足够。

3、管道安装的顺序宜逆水流方向从下游向上游安装,即:排出管-立管-支管-卫生器具。

4、管材和管件在安装前应先清洗,管内不得有泥、砂、石及其它杂物。

5、管材的切割口应清除切口的毛刺,外圆略锉并倒角。

6、卡箍接口的操作步骤管材的切割可使用常用的切割金属的机具,如砂轮机、锯等,切割口应无毛刺,外圆用砂轮机倒角。

76.1接口处的管外壁表面擦干净;6.2将不锈钢卡箍先套在接口一端的管身上;6.3将橡胶圈的一头套在一个接口管的管口上(一般是套在已固定好的管子或管件这一端),并应套入至规定深度;6.4将橡胶圈的另一头向外翻转;6.5将要连接的管件或直管的管口放入翻转的橡胶圈口内,校准方位,把翻转的橡胶圈口翻回正常状态;6.6再次校准管道的坡度或垂度或方位,初步用支吊架固定管道,移动不锈钢卡箍套在橡胶圈外,用专用套筒拧紧卡箍上的固紧螺栓,接口就完成。

但应随即将支吊架上的螺栓拧紧,使管道可靠固定。

7、管道支吊架的设置7.1、立管支吊架的设置A. 立管的固定支架之间的间距宜为3m左右;B.支架设置应位于直管段上,支架宜靠近管道接口;C.2个接口之间的管段上至少有1个支架;D.立管底部的弯头或三通应设支吊架;7.2、横管支吊架的设置A.横管在平面上转弯时,应在弯头中心增设支吊架。

B.横管必须固定牢固,使管道平直和坡度准确。

C.每一条长度为3m或3m以下的直管,只需一个支吊架来固定,支点应靠近管道接口,与接口中点的距离应小于450mm。

D.横管段上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9m,两个固定支吊架之间再要求设滑动支架,横管起始端的支架应为固定支吊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