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度一矿一策的矿井灾害治理方案(终稿 )

2020年度一矿一策的矿井灾害治理方案(终稿 )

宝顶煤矿2020年度“一矿一策”灾害治理方案二○二○年一月目录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1)一、矿井开拓部署 (1)二、矿井主要灾害 (2)(一)矿井瓦斯灾害 (2)(二)矿井火灾 (4)(三)矿井水害 (5)三、矿井灾害防治现状 (22)(一)瓦斯灾害防治现状 (22)(二)矿井火灾防治现状 (28)(三)2018年矿井水防治现状 (31)第二部分 2020年度一矿一策的矿井灾害治理方案 (32)一、矿井瓦斯防治方案 (32)(一)2020年度矿井抽、掘、采计划 (32)(二)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59)二、矿井火灾综合治理方案 (59)(一)回采工作面综合防火措施 (59)(二)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火措施 (59)(三)采空区及其他巷道综合防火措施 (59)(四)2020年度矿井火灾综合防治重点项目 (59)(五)2020年度矿井火灾治理费用计划 (59)三、矿井水害综合防治方案 (59)(一)矿井水害分析预测 (59)(二)矿井水害超前治理 (66)(三)矿井水害防治的管理措施 (68)(四)2020年度矿井水害综合防治重点项目 (69)(五)2020年度矿井水害治理费用计划 (69)第一部分矿井概况一、矿井开拓部署1、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综合开拓,生产水平一个,即+1220m水平。

2、矿井水平运输大巷采用集中布置方式;+1400m水平布置一条胶带运输大巷、一条轨道运输大巷用于原煤和辅助运输,两巷道均布置在24煤层底板岩层中;+1220m水平布置一条运输大巷用于原煤、矸石、材料运输及通风、行人。

3、开拓巷道支护方式为锚喷支护,锚杆规格为Φ18×1800圆钢锚杆,树脂锚固剂K2360,喷浆厚度为0.05m,强度C20,支护强度可靠,满足矿井安全和抗灾要求。

大宝顶煤矿井下主要巷道表4、矿井采用集中压入分区回风的通风方式。

共有14个井口。

分别为:+1400m平硐(行人、运料)、+1400m主斜井(运煤)、+1445m回风斜井(1#火药库独立回风)、+1400m排矸平硐(排矸)、+1496m回风斜井(+1220m 水平一采区回风)、+1220m排矸平硐(排矸)、+1221m平硐(行人、运料)、+1723m1#进风斜井(进风)、+1723m2#进风斜井(进风)、+1669m回风斜井(+1400m水平三采回风)、+1365m回风斜井(+1220m水平二采区回风)、+1253m回风斜井(+1220m水平火药库回风)、+1420m回风斜井(+1220m 水平三采回风)、+1603m回风斜井(+1400m水平四采区回风)。

其中,+1669m 回风斜井、+1420m回风斜井、+1496m回风斜井、+1365m回风斜井、+1603m 回风斜井为专用回风井,禁止提升和行人,遇紧急情况时作为安全出口使用;所有出口之间间距均大于30m。

5、大宝顶煤矿采区采用集中大联合,双翼式布置。

一个采区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符合“以风定产”要求。

具体布置如下:(1) +1400m水平三采区布置:(目前未生产)。

(2) +1220m水平一采区内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即:2124-13综采工作面、2121-36综采工作面;3个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即:2124-12中间巷、2121-35回风巷、21194探查上山。

(3)+1220m水平二采区内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即:22191综采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即:2224-12运输巷、2224-12回风巷、+1220m水平二采+1300m回风石门(全岩)、+1220m水平二采+1310m区段运输石门(全岩)。

二、矿井主要灾害(一)矿井瓦斯灾害1、矿井瓦斯基本参数根据2013年重庆煤科院编制的《大宝顶煤矿瓦斯抽采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7月川煤地勘院编制的《大宝顶煤矿瓦斯抽采初步设计说明书》提供的依据和川煤矿山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我矿对开采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情况。

3 21-37.99 0.4 8 1.0 0.043 4.74 23-2 3.68 0.2 10 1.2 0.044 4.75 24-1 4.88 0.16 1.0 0.032 4.12、矿井瓦斯等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2018年7月对矿井瓦斯基本参数进行测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9.556m³/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8.838m³/t;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7.092 m³/min,矿井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3.205 m³/t。

采面最大绝对涌出量为4.369 m³/min;掘进面最大绝对涌出量为1.651m³/min.3、矿井瓦斯地质情况1)煤层埋深与地表覆盖层厚度、地形、地貌有关,大宝顶矿位于宝鼎山脊东翼,煤层沉积属山间盆地内陆型。

2)地质构造宝鼎(Ⅱ)井田位于大箐向斜之东翼。

以褶曲为主,主要构造线走向北5度至25°东,两组主要褶曲,即16、18号背、向斜和两条主要断层控制。

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

大致以井田中部的A11线为界,南部地质构造较北部复杂。

北部主要发育三组褶曲,断层少,且多分布在井田的东部边缘。

南部:不但北部的褶曲向南延伸,且出现4组新的褶曲,断层较多,规模较大,断层破坏了褶曲的连续性,因而使构造进一步复杂化。

依据详勘、补勘和矿井多年采掘揭露资料分析,在补勘后A11线以北构造比A13线以南要简单,A13线以南不但北部的褶皱向南延伸,且断层增多,规模较大。

断层破坏了褶曲的连续性(如16号向斜和19号背斜),因而使构造进一步复杂化。

按照构造特征,由西向东可分为三大构造区:一是18号背斜轴以西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区,岩层走向一般北东10°~15°,倾角15°~35°;二是18号背斜轴以东,F15、F16断层以西为波状起伏、连续褶曲区,岩层产状变化大,倾角变化0°~60°;三是在A12线以南,F15、F16断层以东,为一急倾倾斜、甚至倒转的单斜区,岩层走向一般为北东5°~10°,岩层倾角一般70°~90°。

(2)矿区主要地质构造①褶皱井田褶曲发育,计有10对。

其中规模较大,贯通全井田的只有S16向斜和B18背斜。

其余均为中、小型褶曲。

褶曲的一般特点是:轴面产状变化较大,常为扭曲面。

局部甚至为弧面。

轴线在总的向南倾伏消失的同时,常有起伏。

以形态而论,则以轴面倾角较大,背斜紧密,向斜宽缓,不对称型褶曲为主。

②断层断层主要发育在井田的东部和南部,除了少数几条断距不大的横断层外,多为沿地层走向和斜交走向的逆断层。

包括隐伏断层在内,共发现较大的断层50条。

其中垂直断距大于100米以上的有4条,100~50米的有3条,50~30米的有6条。

深部有钻孔控制的18条。

除F15、F16断层规模较大、延伸最长之外,其余均为规模较小的断层。

通过钻探工程查明,断层破碎带均不大。

F15、F16断层组包括F15、F16、F80、F81、F82、F84、F85、F86、F99、F100、F107十一条断层。

③煤层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15-3、15-5、15、17-1、18、19、21-2、21-3、23-1、23-2、24-1、25-2、32、33、35-1、35、38、39-1号煤层,共计18层。

11233、煤层瓦斯压力梯度、瓦斯含量梯度、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总次数4、2018年度瓦斯超限、突出情况矿井瓦斯来源主要是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本煤层瓦斯释放大和遇地质构造带等瓦斯涌出量较大。

在生产过程中因割煤速度快、移架、回收及采空区来压及地质构造等因素是造成瓦斯超限报警的主要原因。

2018年共计发生瓦斯超限报警12次,其中顶板来压、片帮造成一次三级报警,其余为监控系统故障和顶板压裂试验造成的报警。

2018年度瓦斯超限、突出情况表(二)矿井火灾大宝顶煤矿所有煤层经采样,2016年7月交由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2015)川质监认字008】,矿井所有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I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建矿以来有记载的火灾事故两次:1977年元月9日,二采区15#北翼工作面下口,因电缆着火,将棚子烧着,煤烧焦50-60mm深,工人用水浇灭。

1984年12月12日,灰老章154号探巷,救护队用柴油泵排水,排气管烧红,柴油溅到排气管上燃烧起火,救护队员轻伤2人。

(三)矿井水害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矿井地质勘查程度大宝顶煤矿矿权范围包括宝鼎矿区宝鼎(Ⅱ)井田的A5~A18勘查线和大荞地(Ⅲ)井田,先后从1956年至2014年开展了9次不同的程度地质勘探工作,勘查程度由普查、详查、精查、细查:通过矿井几十年采掘验证,井田内煤系地层以煤层为中心,与上下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隔水层;以中、粗粒砂岩等组成含水层。

各含水层之间无水力联系,各成独立的迳流系统,加之地形高差大,构成水压差大的高承压弱含水岩系。

井田为一南北轴向的具有次一级褶皱的单斜储水构造。

岩层走向南北。

为一东、西、北三面封闭。

南部开放,含水层下限较浅的水文地质单元。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水患Ⅲ级,主要充水水源为裂隙水、老空水、地表水、封闭不良钻孔水。

近五年来,矿井正常涌水量187.56m3/h,最大涌水量248.67m3/h,其中:+1400m水平正常涌水量 51.22m3/h、最大涌水量 68.13m3/h;+12200m 水平正常涌水量136.34m3/h、最大涌水量180.54m3/h。

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能满足防治水要求。

故不需要机械排水设备和雨季前联合排水试验。

2016年12月修编了《大宝顶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以文件上报,公司下发了《攀煤(集团)公司关于大宝顶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批复》攀煤生〔2016〕109号。

(3)矿井水患现状2014年委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按照《四川省煤矿防治水细则》开展大宝顶煤矿水患现状调查工作,并于2014年4月提交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宝顶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将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划分为:Ⅲ级(中等)。

2017年本矿按《四川省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开展大宝顶煤矿水患现状调查工作,并于2017年6月提交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宝顶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划分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Ⅲ级(中等),并于当月归案四川省矿山防治水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