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训练(星期三)

初三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训练(星期三)

浮力专题训练一、求浮力的几种方法:方法1: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其中向F 向上、F 向下分别表示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例1】一正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10N ,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20N ,则F 浮=______N 。

【例2】一正方体边长为10cm ,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0N ,则P 上=________, P 下=_________,F F =__________,F 下=_________。

方法2:称重法:F 浮=G -F 拉。

其中G 代表物体所受的重力,F 拉代表物体浸到液体中时所受的拉力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例1】一物体在空气中重5N ,浸没在水中称重为3N ,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当物体的一半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

方法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F 浮=G 物。

【例1】一物体重4N ,放于水中时漂浮于水面,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当把该物体放于酒精中时,处于悬浮状态,该物体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当物体放入另一种密度只有酒精密度一半的液体时,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____N 。

方法4:公式法:F 浮=G 排=ρ液gV 排【例1】一物体重2N ,体积为100cm 3,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

二、公式的灵活应用1.基本公式 : F 浮=ρ液gv 排 G 物==ρ物gv 物2.推导公式 :当物体漂浮时 (F 浮=G 物 F 浮=ρ液gv 排 G==ρ物gv 物) 推导公式液物排物ρρV V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物体在几分之几的体积浸入液体中,则物体的密度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例1】一物重20N ,浸没于水中称重为10N ,浸没于另一种液体中称重为12N ,求ρ物、ρ液。

【例2】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52的体积露出液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 3。

【例3】一物体重10N ,放入水中时54的体积浸入水中,放入另一种液体中物体有21的体积浸入该液本中,则ρ物=________,ρ液=___________。

【例4】一物体在空气中称10N ,将其完全浸入水中称量时,重5N ,则ρ物=_____,将其一半露出水面再次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N 。

三、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方法一:当物体浸没时所受浮力为F 浮(1)当F 浮=G 时,物体悬浮;(2)当F 浮>G 时,物体漂浮;(3)当F 浮<G 时,物体沉底。

【例1】有一空心球,重,体积为,将其抛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

练习1.一实心物体重5N ,将该物体轻轻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由100ml 上升到200ml ,则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_,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

练习 2.一空心球,质量为0.5千克,体积为,将其抛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

练习3.一球重50N ,将该球投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20N 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为__________。

练习4.一球重50N ,将其放入装有水的杯中,从中溢出了20N 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方法二:物体的质量记为m 物,物体不论空心或实心,物体的整体体积记为V 物,则物物V m =ρ(1)当ρ=ρ液时,物体悬浮;(2)当ρ<ρ液时,物体漂浮;(3)当ρ>ρ液时,物体沉底;【例1】一空心球,质量为0.5kg ,体积为,将其抛入水中,静止后,球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 。

练习 1.一物体,质量为0.6kg ,体积为,将其抛入水中静止后,球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

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 ,将其抛入水银中静止后,球在水银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 。

练习2.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铝球;(1)放入水银中后,所受的浮力关系为: F 铜___F 铁___F 铝。

(2)投入水中后,所受的浮力的关系为F 铜___F 铁___F 铝。

练习 3.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球在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三球所受的浮力关系F A ___F B ___F C 。

练习 4.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球在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三球所受的浮力关系F A ___F B ___F C 。

三个球的体积关系V A ___V B ___V C 。

能力提升【例2】已知甲球两个实心球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2,体积之比为V 甲:V 乙=2:3,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F 甲:F 乙=2:5.则这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A .两球都漂浮在液面上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乙都沉底 D.甲悬浮,乙沉底【例3】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 和5N ,判定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酒精的密度为×103Kg /m3)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在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四、液面升降问题。

1、一块冰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______。

2、一空心冰块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______。

3、一容器中装一定量的盐水,水中漂浮一块冰,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的液面_________。

4、一空心冰块漂浮在油面,当冰块全部熔化后,液面___________。

(ρ油<ρ水)。

5、一大容器中装有一些水,水面上漂浮一小容器,小容器中装有下列物体,当将小容器中的物体放入大容器中后,液面如何变化。

(1)石块(ρ石>ρ水),液面__________。

(2)水液面__________。

(3)塑料(ρ塑<ρ水)液面___________。

(4)乒乓球液面__________。

6、一容器中,下面装有水,上面有一层很厚的油,中间悬浮一块冰,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将___________,油面将____________。

五、利用浮力求密度。

【例1】量筒中装有水100ml,现将一密度待测的物体轻轻放入量筒的水中,物体漂浮在水面,此时水面上升到150ml,用一细钢丝将待测物体完全压入水中,此时液面上升到200ml 时,则ρ物=___________。

【例2】一空心玻璃瓶密度待测,现将该瓶口朝上轻轻放入装有100ml的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200ml,然后将玻璃瓶完全压没于水中(瓶中充满水),此时水面对应为150ml,则ρ玻=________。

【例3】已知一密度待测的物体的密度大于水,今在一圆柱形容器中装适量水,水面上漂浮一小容器,此时水面的高度为h1,将待测物体放入小容器中,小容器继续漂浮,水面对应的高度为h2,将待测物体从小容器中拿出放入大容器的水中,此时液面对应的高度为h3,则ρ物=____________。

综合题37.如图8-2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盛水容器中漂浮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并取走,那么( )。

A 、木块余下部分下沉,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增大B 、木材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C 、木块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 、木块余下部分不上浮也不下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38.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

A .地球B .液体C .盛液体的容器D .物体本身39.如图8-22所示,悬挂着的金属球A 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 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 )。

A 、两次的浮力一样大B 、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C 、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0.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8-23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甲、乙、丙一样大41.图8-24中所示为一根表面涂蜡一端绕有适量铁丝的木棍竖直浮于水面的情况,若将其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下的部分一定会( )。

A .下沉B .上浮C .悬浮在水中不动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42.有一支密度计,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 1,浸入水中体积为V 1;将它放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F 2,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V 2,那么F 1与F 2,V 1与V 2相比较( )。

A .F 1=F 2,V 1=V 2B .F 1=F 2,V 1<V 2C .F 1>F 2,V 1>V 2D .F 2>F 1,V 1=V 243.如图8-25鸡蛋放入水中,今将水中加盐后鸡蛋浮出水面,由以上现象,下列判断何者不对( )。

A 、鸡蛋的重量小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B 、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比沉在纯水中所受浮力大图8-21图8-23 图8-24 图8-25C、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D、鸡蛋的重量大于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44、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5×103kg/m3和10×103kg/m3。

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A.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 B.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C.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3∶9 D.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11∶1245.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为2∶1,它们都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及质量之比分别为:()。

A.ρ甲∶ρ乙=2∶1,m甲∶m乙=1∶1 B.ρ甲∶ρ乙=1∶2,m甲∶m乙=1∶2C.ρ甲∶ρ乙=4∶1,m甲∶m乙=2∶1 D.ρ甲∶p乙=1∶4,m甲∶m乙=1∶246.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

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

A.等于G B.小于GC.大于G D.不能确定47.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给你:(1)一个铁架台,(2)一个有指针的弹簧,(3)一个金属圆筒(上有提环、下有挂钩),(4)一个小铁块,(5)一个溢水杯,(6)一个盛有水的烧杯,(7)一只小图8-26玻璃杯,(8)一根线。

如图8-26所示。

(1)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在弹簧下挂小金属圆筒,筒下吊小铁块,放在空气中,记下_____ ___。

第二步:将水倒入溢水杯中,应使水面_ _______。

第三步:将铁块浸入溢水杯中,弹簧将_______,铁块排开的水从溢水管流到小玻璃杯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