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博物馆学定义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律的科学。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行社会教育的理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互相作⽤用的规律律。

国际博协的定义为:“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

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不同博物馆进⾏行行分类的研究。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研究对象: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行社会教育的理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互相作⽤用的规律律。

国际博协的定义为:“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研究内容和任务: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形成⼀一个分⽀支学科,它们包括:1. 理理论博物馆学。

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其中⼜又包括博物馆学基础理理论和博物馆基本理理论研究。

2. 博物馆⽅方法学。

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坚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方法和原则。

3. 博物馆管理理学。

从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和管理理制度,从微观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职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理制度和管理理⽅方法。

4. 历史博物馆学。

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律以及博物馆在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 普通博物馆学。

综合上述各个分⽀支学科进⾏行行研究阐释的学科。

6. 专⻔门博物馆学。

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都有关系。

1. 博物馆与教育学: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向⼴广⼤大观众进⾏行行科学⽂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2. 博物馆与⼼心理理学: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观众,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解决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问题。

这就需要运⽤用⼼心理理学的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各种不不同观众的⼼心理理。

3. 博物馆与社会学:从社会学研究博物馆,其中最主要应研究⼈人们是什什么思想⽀支配下参观博物馆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怎样对⼈人们发⽣生作⽤用的。

研究博物馆场域内⼈人、群体和社会空间的关系。

4. 博物馆与⽬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律的科学。

博物馆的藏品编⽬目与图书编⽬目的基本原理理⼀一样,引不不断吸收⽬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使博物馆藏品编⽬目⼯工作更更加科学化。

5. 博物馆与管理理学:博物馆学要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理体制、组织机构、职责及其活动⽅方式。

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理⽬目标、过程、原则和⽅方法,需要运⽤用到管理理学的知识和理理论。

6. 博物馆与⼈人才学:博物馆担负着促进社会培养⼈人才成⻓长的任务,同时博物馆本身也需要⼤大批不不同类型、不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

7. 博物馆与公共关系学: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机构,始终必须与社会公众保持良好关系,它的需求和利利益必须与公众的需求和利利益结合起来。

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研究。

主要⽅方法:1. 分析与综合法:分析是把认识对象加以分解,进⾏行行探索;综合是把客观事物或现象各个属性、⽅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或统⼀一体,加以认识。

2. 历史法:研究博物馆事业从产⽣生、发展到消亡过程中探索其本质规律律。

对前⼈人博物馆理理论进⾏行行评价,分析外国博物馆发展情况,都离不不开历史的考察。

3. 调查法:通过访问、⺠民意调查、发问卷、社会统计、抽样调查等⽅方式,有利利于博物馆学对观众的研究、对社会效果的检验。

4. ⽐比较法:认识博物馆的特性,研究博物馆学不不同流派,分析不不同时期或不不同区域博物馆事业建设的得失,往往采⽤用⽐比较的⽅方法。

5. 跨学科研究:注重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对博物馆进⾏行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

6. 新的科学⽅方法论:注重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研究和解决博物馆学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帮助。

博物馆的专业⼯工作藏品:藏品是博物馆为了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博物馆藏品具有重要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

博物馆对藏品进⾏行行科学管理理、科学保护和整理理研究⼯工作时应该做到:“鉴定明确,帐⽬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便。

”⼆二、藏品征集原则:1. 明确⽬目的性:要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

不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收藏不不同的藏品,因⽽而也就有不不同的征集对象和范围;从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出发;从陈列列的需要出发。

2. 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征集的重点应放在本馆藏品中的空⽩白和薄弱环节,亦即要尽可能地填补缺⻔门,以保证藏品的系统性、完整性;着重藏品质量量的提⾼高和品种的丰富。

3. 科学的计划性:馆藏品现状的调查;陈列列和研究需要的调查;征集来源的调查。

4. 加强预⻅见性。

主要途径1. 考古发掘:考古发掘品是⼈人⽂文科学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田野考古发掘获得。

2. ⽥田野采集: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部征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获得⾃自然标本的主要途径。

3. ⺠民族学调查:是收集⺠民族⽂文物的主要途径,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查征集是主要的⼯工作⽅方法。

4. 社会调查征集:主要⽅方法是专题征集(有利利于补充基本陈列列所需要的⽂文物资料料,也有利利于完整藏品体系,填补藏品空⽩白)5. 收购:收购是博物馆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换取私⼈人收藏的或⽂文物商店的⽂文物标准。

(收购的原则:a 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和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标本,都不不准买卖,不不得作价收购。

b 收购对象只限于个⼈人和⽂文物商店收藏的,符合博物馆⼊入藏标准的传世⽂文物 c 个⼈人收藏的⽂文物、标本所有权受国家法律律保护,所以收购必须坚持持有者⾃自愿出售的原则)6. 接受捐赠7. 交换与调拨:交换是博物馆之间在⾃自愿互利利的原则下,双⽅方的藏品以有易易⽆无;调拨,是上级主管部⻔门按各馆的性质与需要,有计划地拨给有关⽂文物或馆际之间,⼀一⽅方⽀支援另⼀一⽅方,拨给对⽅方所需的藏品。

8. 接受移交:博物馆接受公安、海海关、法院、⼯工商管理理等部⻔门依法没收的,在⼀一定条件下移交的⽂文物。

藏品的征集需要重视原始记录,以⽂文物为例例,包括:(名称、流传经过、地点、时间、所属关系、⽤用途、质地、保存情况、征集者和征集时间、评价、参考⽂文献)三、藏品鉴定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也应包括定名和定级。

其⽬目的是保证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实的科学⽂文化财富。

(辨明真伪、断代、评定价值)藏品鉴定是全部藏品科学管理理、科学保护和整理理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藏品定名:鉴定⽂文物,⾸首先要讲鉴定的是什什么?这就需要准确的定名。

⾃自然标本应按照国际通⽤用的有关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的命名法规定名。

历史⽂文物定名⼀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1)时代、款识、作者。

(2)特征、纹饰、颜⾊色。

(3)类别、器器形、⽤用途。

还需注意:如为仿造或有残缺,需注明;不不能分割的⽂文物,定名应标在⼀一起:成组的⽂文物,完整⽆无缺者,要定⼀一集体名称;凡⽆无铭⽂文、款识,⽆无特殊纹饰者,器器名前标质地;凡⽂文物附属的附件,只在注中说明;⽂文物质地,⼀一般在定名时可不不标明。

藏品定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文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规定我国⽂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科学价值的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的为⼀一般⽂文物。

四、藏品登记、编⽬目和管理理藏品的科学管理理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行。

这些步骤除鉴定、定名、定级以外,主要是:登记、分类、⼊入库排架、编⽬目、统计、建档、检查和清点。

藏品管理理的⽬目的,⼀一是保护藏品安全、防⽌止丢失、损坏;⼆二是⽅方便便研究、利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藏品的管理理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便。

藏品登记:藏品登记时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学管理理的关键,是检查藏品数量量和质量量的根据,也是国家⽂文化财产保管的法律律依据。

藏品登记要建⽴立起⼀一套完整、准确的藏品登记帐簿,这包括:藏品登记簿、藏品分类登记簿、参考品总登记簿、借出品登记簿,以及复制品登记簿等,其中最根本的是藏品总登记簿。

藏品总登记簿: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

格式如需包括(藏品的登记号;时代、名称;藏品数量量;藏品现状;藏品来源;藏品登记凭证)(中⼤大考过) 藏品分类:藏品分类是按⼀一定的分类⽅方法,把具有同⼀一特征的藏品聚集在⼀一起,不不具有这⼀一特征的区别出去,另⾏行行分类。

(物以类聚,复合体⽂文物参考约定俗成的⽅方法)藏品分类是藏品科学管理理、整理理研究和提供的中⼼心环节。

分类的⽬目的:⼀一是便便于藏品的科学管理理;⼆二是为了了便便于整理理研究、提供使⽤用。

藏品分类标准:1. 按藏品质地分:⾦金金、银、铜、铁、⽟玉、⽯石、陶、瓷、⽑毛、棉、麻等;2. 按藏品⽤用途分:⽣生产⼯工具、兵器器、货币、⻝⾷食器器、酒具、茶具、交通⼯工具、礼器器、乐器器等;3. 按藏品制作时代分:旧⽯石器器时代、新⽯石器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4. 按藏品的⼯工艺分:织成、刺刺绣、雕漆、珐琅等。

5. 按藏品征集来源分:考古发掘品、传世品、采集品等6. 按藏品所属古今族别分7. 按藏品所属国别分藏品编⽬目:是编制藏品⽬目录。

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公⽤用⽬目录和⼯工作⽬目录两种。

藏品的编⽬目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填写编⽬目卡⽚片;⼀一是将编⽬目卡⽚片按照⼀一定次序组成⼀一个逻辑体系,编成⽬目录。

编写的要求具有完备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