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人社局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社局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及201X年人社工作任务。
现将“十二五”期间及201X年人社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整体功效,五年累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从“十一五”末的4.4万人次增到137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良好,基金滚存结余23794.86万元。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五年累计新招录用公务员143人,新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39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达1342人,高技能人才575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省政府津贴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XX市XX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XX市XX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为全区2177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956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工资。
认真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
劳动关系日趋和谐。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末全区劳动用工登记11143人,合同签订率达97%;规范企业用工,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在三区四县率先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在社区办、各乡镇、规上企业共成立13家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委员会),走在全市前列;成立了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调解率达90%。
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
依托全区创新的“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在乡镇、村居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站)设立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窗口;积极做好社保业务档案省级达标验收工作,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和居保中心被评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人社政策宣传不断加强。
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宣传形式,构建了一个互联互通、覆盖广泛、信息全面、方便实用的“综合性”区级宣传服务平台,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基层宣传平台试点区县。
5月28日,人社部宣传中心副巡视员龚南相一行来我区调研,对我区人社基层宣传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国会议上推广。
“十二五”期间先后被省就业工作领导组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区政府”、被省城乡居保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授予“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
二、201X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止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40人,占任务的108.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0%以内,下岗失业再就业26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4%,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10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5.3%;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25人,占任务的104.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076人,占任务的105.8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813人,占任务的118.2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807人,占任务的101.2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847人,占任务的105.3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续)保5.70万人,占任务的111.55%。
(一)立足民生为本,稳步推进就业创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就业服务活动。
以开展“春风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服务,积极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全年组织搭建供需平台举办招聘活动1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367个次,服务各类劳动者34150人次,达成录用意向1182人次,帮助企业招录工人798人。
二是做好重点群体人员就业。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基层特岗”、“就业见习”等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新招募“三支一扶”4名,基层特岗补录岗位34个,目前在岗人员26名,提供142个就业见习岗位,参加就业见习55人。
开发公益性岗位175个,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新安置就业49人。
三是积极落实惠民政策。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各类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493人,补贴资金11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45人,补贴资金36.32万元;发放失业金65.8万元;为175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43万元,涉及4838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955人。
四是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
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18期1181人,拨付使用资金68.86万元;开设创业培训班9期270人,带动就业6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笔1625万元,带动就业644人。
(二)立足提质增效,统筹推进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做好公务员队伍管理工作。
新招录用公务员23人;组织23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组织全区行政机关公务员学法用法,716人参加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通过率100%。
二是抓好高层次专技人才队伍建设。
程振朔、谢一平和洪海洲三名同志被认定为安徽省第四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惠科技《高性能丙烯酸酯类流平剂的合成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省人社厅确定为201X年度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资助经费2万元。
组织全区1342名专技人员参加公需科目培训,做好201X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工作,共审核资格评审材料35份,其中高级10份,中级20份,初级5份;成功举办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培养技师16人,中级工132人,高级工125人。
三是抓好人事制度改革。
规范有序地组织实施我区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新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名;完成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调整工作和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在职人均增资928元;退休人员人均增离退休费328元;扎实做好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实施乡镇工作补贴;认真开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
附送:人社局半年工作总结人社局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三张名片”,建设“五个海陵”奋斗目标,突出加快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立足突出民生幸福、助推经济发展、全面优化服务工作定位,深入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区下各项指标预计完成情况201X年 1-6月预计新增就业7913人,完成目标1.15万人的69%;新增创业4528人,完成目标6000人的75%;帮扶创业469人,完成目标800人的59%;创业培训1065人,完成目标1800人的59%,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1771人,完成目标3000人的59%。
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2928 人,完成目标3000人的98%;新增医疗保险参保1900人,完成目标3000人的63%;新增失业保险参保1552人,完成目标2600人的5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达310元,参合率达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新增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家。
举办公务员各类培训班4次,完成目标8次的50%。
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37人,完成目标80人的46%。
二、主要工作成效创业就业工作开展有序1、重点群体就业加快推进。
对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实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补贴、送温暖等“五送”帮扶措施。
同时,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措施,全面开展就业援助,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及时兑现。
2、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增强。
着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加强后期跟踪服务指导,推进区创业项目库建设,突出对创业项目的评估论证、推介发布和跟踪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带动就业率。
3、培训提升素质成效显著。
实行面对面服务和跟踪服务,通过不同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
发挥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主体作用,提供技能培训,上半年着重围绕家庭服务业开展家政服务、月嫂等社会需求量较大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通过开展“镇街点对点跨区域劳务合作”工程,夯实加强与外省之间的劳务合作交流,和外省7个乡镇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
5月底,举办海陵校企人力资源合作洽谈会,邀请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40余家职技院校来我区洽谈人力资源合作,为企业转型升级开发和储备人力资源,最终我区24 家企业与21所职技院校共签订校企合作协议60份。
4、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细化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大对零就业家庭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工作,创办XX区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全国各地大学生或有文化创业意向的有志者进驻XX区大学生创业园从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完成我区“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活动启动的相关准备工作。
人才工作卓有成效1、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进一步落实人才开发政策体系,开展企业人才调研、服务活动,举办了5期区“人才联盟会”座谈会,宣传我区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联系,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各类人才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我区“服务企业、助推发展”专场招聘会;对全区6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和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
2、加强专家和引智工作力度。
对获得XX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专家进行走访、表彰和慰问;完成“专家进企业服务”活动服务对象的征集和整理工作,组织对口专家到多家企业开展进企业“一对一”服务活动;对林海集团、中盛光电、明星减震、雪梅制冷等四家企业的外国专家聘请工作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积极搭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平台建设,完成全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征集并形成人才库,开展了离退休专家进企业服务活动,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