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和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指导意见】①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②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③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④联系必修二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⑤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性思维,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cctv请您欣赏)循环播放平遥古城几张精美的图片,配乐《高山流水》,营造古色古香的课堂气氛。
【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学生:老师好!教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是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
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大后天又是国庆节,所以,在这里我首先祝大家中秋、国庆节快乐!教师:一到假期,很多人就开始筹划着到哪里旅游的事情。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打开幻灯片)教师:去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了41个2011年最值得旅游的世界城市,我们中国有两座城市入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学生:杭州(可能也会说其他的城市,但应该大部分说杭州)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杭州。
恩,非常正确。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杭州呢?或者说杭州它美在哪里啊?学生:杭州有美丽的西湖。
钱塘江……教师:恩,非常好!记得白居易曾经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而杭州之美,则最美在西湖。
所以大诗人苏东坡又曾这样描绘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学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恩,非常好!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并于去年6月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师:那另外一座城市在哪里?学生:山西平遥古城。
教师:平遥古城是一座面积仅有西湖三分之一大小的古县城,它并没有西湖的那种湖光山色,然而却早在1997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平遥古城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城,去感受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板书:课题——平遥古城)【新课学习】第一部分:平遥历史教师:我们看一座“古城”,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
所以,我先请大家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平遥古城的历史,并从中观察,从西周到明代,平遥古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播放视频)教师:好,通过这段视频,你能告诉我从西周到明朝,平遥古城有怎样的变化吗?学生:由土墙变为砖墙,规模更大,防御功能更强等。
(瓮城、护城河、城楼、角楼等)教师:恩,很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平遥古城,基本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那么,明清时期的平遥古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整体画面呢?现在,让我们从高空俯瞰平遥古城,从宏观上了解它的建筑布局。
这是平遥古城的航拍图:(展示航拍图)由于不是很清晰,我将它的做成了这样一幅平面图:(展示平面图)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平面图,看一下它的建筑布局有怎样的特点?(板书:古城布局:)(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提示:大家可以从整体上看一下它的形状呈怎样的几何图形,再看一下它内部的这些公共建筑的分布又有什么特征?学生:整体上呈四方形;公共建筑呈中轴对称。
教师:它是怎样体现出中轴对称的呢?学生: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庙。
教师:中轴线是什么?学生:南大街和北大街。
教师:恩,回答的很好。
那有谁知道文庙、武庙分别是祭祀哪些人的庙宇啊?学生:文庙是祭祀孔子,并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
武庙是祭祀关羽的庙宇。
(只答对了一半)教师:武庙最初是祭祀姜子牙的,后来历代名将也被列入其中,到了清朝的时候则把祭祀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
教师:那有人知道城隍庙是祭祀谁的吗?学生:祭祀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
(学生若说城隍神,则问城隍神主管什么的?)教师:恩,回答的很好!你的知识真渊博啊!城隍神既是城市的保护神,又是阴间的地方官。
在明代,城隍神受封的官职甚至比当地的地方官还高。
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皇帝有难去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
平遥的城隍庙与县衙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反映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思想呢?学生:神人共治。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板书)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平遥城内,既有儒家的文庙,又有道教的道观,还有佛教的寺院。
这三种学说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长期并行流传,并且在很多方面逐渐地融汇贯通,所以它们不仅同处一城,而且关系也比较融洽,这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文化内涵呢?学生:三教合一。
教师:恩,很好。
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里面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道教的太上老君等神仙收拾不了,只好把如来佛祖请来帮忙,这实际上也是三教合一思想的表现。
教师:好,现在我们在仔细观看这幅平面图,大家会发现它并不是完全方正端庄的,你看南面的这段城墙就是弯弯曲曲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当时平遥古城是模仿灵龟的形状而建的。
你看,这平遥古城东西两边的四座城门好似灵龟的四只脚,北门是它的尾巴,南门则是乌龟的头部。
而这只乌龟好似扭动着身子正在爬动,这时正好爬到河边戏水,结果把河水荡起了一层涟漪,就形成了这种波浪状的城墙。
这古代人可真有想象啊!如果是这样,那么古人模仿灵龟筑城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学生:乌龟的壳很硬,可能是寓意这座城池很坚固吧。
(希望平遥古城能够固若金汤);乌龟的寿命很长,寓意着这座城市能够永世长存。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这其实反映了古人一种朴素的、美好的愿望。
事实上,古人之所以这样筑城还有另外一方考虑。
教师:(展示幻灯片:中都河)在南段城墙之外,实际上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自然河流——中都河。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为了建成一个完全的方型城市而把河道取直,或者往北缩一段距离来修筑南段城墙。
而是将城墙沿河而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学生:既不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利用天然河道作为自己的护城河。
教师:恩,非常好!那么这又反映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指导思想呢?学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教师板书)教师:(到上面写板书:神人共治、三教合一、天人合一,边写边说)神人共治、三教合一和天人合一,正是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蕴涵的主要文化内涵。
教师:现在,我们将刚才那张航拍图放大,大家会发现平遥城内密密麻麻分布着大量的长方形院落,它们就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遥古民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走进这些青砖灰瓦的古城民居(板书:古城民居)。
我们还是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平遥古民居的主要特点。
(播放视频)二、古城民居:(青砖灰瓦四合院)教师:欣赏完刚才的视频,再结合现在这张模型图,你能从中发现平遥古民居的哪些特征?(给学生半分钟的时间思考归纳)学生:中轴对称;外墙高大,比较安全;正屋为窑洞式建筑;院落里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彩绘;教师:恩,很好!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平遥古民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的正房为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窑洞建筑(展示窑洞图片)。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一般是凿土为窑。
但平遥城内地势平坦,没有黄土山崖可挖。
那为什么还要建成窑洞结构呢?也就是说窑洞相较于普通的木结构建筑,具有怎样的优点呢?学生:冬暖夏凉、防火防盗。
(知道为什么吗?)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和普通的木结构建筑相比,一方面窑洞的屋顶和墙壁都比较厚,所以保温隔热的效果比较好;另一方面,由于它以砖作为建筑材料,所以也有防火防盗的优点。
可以说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面,既安全,又舒适。
那么,这样的房屋建造起来是供谁居住的呢?学生:供长辈居住。
教师:那他们的子女呢?学生:住在两边的厢房和侧房。
(教师在幻灯片上指示)教师: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怎样的一种礼制观念啊?学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教师:恩,回答的很好!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等级和秩序。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做子女的要把最好的房屋给父母住,而自己则住在相对差一些的房子里面。
这实际上是在传递着一种怎样的传统美德呢?学生:孝顺父母。
教师:恩,非常正确。
我们来看“孝”这个字(写副板书),上为老、下为子,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将“孝”当做做人的根本准则,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所以,这里还蕴涵了“孝道为先”的文化内涵。
(板书: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孝道为先)教师:平遥古民居不仅外部高大气派,而且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美,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来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教师:这是木雕,你看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个是砖雕,你能看出来它雕刻的是什么吗?学生:琴棋书画。
教师:恩,你真厉害!这说明这个院落的主人比较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熏陶。
还有这个栩栩如生的石雕。
象征着年年有余。
教师:这些精美的雕刻装饰,使得平遥古民居又透出了一股典雅和俊秀的气息。
(过渡)如此华丽大气的造价肯定非常高昂。
那么,生活在黄土高原上这座小县城里的平遥人,哪里来的如此雄厚的财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回到平遥的历史长河之中,去了解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平遥商人。
(板书:古城商人:)三、纵观:教师:一讲到平遥商人,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雷履泰——中国票号的创始人。
1823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
那么,雷履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票号的?他又是如何经营票号的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寻找答案:(播放视频)学生:背景:①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大量现银的运输给商人带来了麻烦;(大量现银的运输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的繁荣)③镖局运输的不安全性;(为什么是西裕成颜料铺?)④西裕成颜料庄的分号遍布北方各省;经营:科学的管理制度(认票不认人的制度;防伪密押制度)教师:恩,很好!从中能够看到平遥商人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到上面写板书:开拓创新,科学管理)但是创新也意味着高风险,除了刚才的科学管理制度之外,日升昌还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之中不断发展壮大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展示幻灯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多王公贵族都跟着慈禧西逃。
由于时间仓促,随身只携带了山西票号的存折。
一到山西,他们就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
而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也很惨重,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
没有账薄,哪些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以及存了多少银子都不知道。
但是,只要这些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银两数目有多大,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会立刻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