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依据
本大纲根据《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微机原理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微机原理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简单电路,调试简单汇编程序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内容
通过对一些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的实验(I/O、8255方式、数码管显示)等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芯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基本的元器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及如何分析简单的微机接口电路。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1. 掌握74L273的工作原理。
2. 掌握8255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并行接口8255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进一步掌握对并行口的使用。
4. 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
5.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6.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调试简单汇编程序。
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学时:机械类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占总学时10%。
课外上机15学时
教学文件:校编《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程序,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仪器使用等,并作针对性指导,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由学生独立完成。
课外上机要求每个学生完成8-10道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及调试。
以巩固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编程技能及程序调试的技能。
六、实验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给出A、B、C。
对缺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
八、本课程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及仪表
微机原理实验箱、微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