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读后感

比较-读后感

读《青木昌彦的学术思想》1之感
文章首先表达了对因病辞世的青木昌彦教授的尊敬和怀念,这不仅是因为青木教授作为一个理论大家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学界,更是因为他的不少观点和主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给出了恰当的分析框架和工具,从而帮助中国经济学界思考如何避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政策误区。

钱颖一院长先讲述了青木教授的生平以及自己与青木教授的结识经过。

接下来便着重介绍了青木教授在比较制度分析方面的主要学术研究贡献。

文中说到,青木教授的开创性贡献是用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理论研究和比较日本企业的制度结构。

那篇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企业的横向与纵向信息结构”就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来比较了美国企业中的纵向信息结构和日本企业中的横向信息结构,这两种信息结构的效率不同是取决于“基层”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技术、经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因素。

之后出版的《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深入具体的分析了日本企业中的横向信息结构和级别等级制的激励方式等各种制度安排的经济含义。

这本书的开创性贡献载于运用了最新进展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理论来研究快速崛起的日本经济和企业,这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解释并比较不同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开河之作。

青木教授先后研究了企业与银行关系、公司治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发展中的社区与市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比较制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系系列。

制度改革在中国经济改革中有特殊地位,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有凸显的位置,远比在发发国家受到更大的重视,而青木教授的学术研究无疑对中国经济改革有深远的影响。

1钱颖一、星岳雄等,《青木昌彦的学术思想》,载于《比较》2015年第6期.
星岳雄教授也是研究日本经济的,他的学术生涯更是与青木教授分不开,文中他主要介绍了青木教授对日本经济研究的贡献。

在青木教授之前,人们大多认为日本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体,都强调日本经济的特殊性,因此一般性的经济理论不适用于日本。

青木教授与此不同,他用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日本经济,但并不是照搬理论,而是构筑了一套能够说明日本经济的理论,是经济理论得到了发展。

将有关日本经济的研究导向经济理论的轨道,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无疑是青木教授所做出的伟大的贡献。

星岳雄教授也谈到了青木教授所写的《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一书,他认为这是日本经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之后星岳雄教授强调了青木教授对日本经济的研究有两点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制度的互补性,二是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对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