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精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精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精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ǒ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

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

(比喻)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象征)6、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思想,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众坚强A.②③①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①③7、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或根据下句默写上句。

(1)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3)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7)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8)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刘沆为官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

及长,倜傥任气。

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

天圣八年,始擢①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

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

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窃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翁死,遂夺而有之。

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②之。

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沆曰:若田千顷,岁输③岂特此耶?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讯也。

尹氏遂伏罪。

(注)①擢:提拔、选拔。

②诉:告状。

③输:缴纳(贡品赋税)。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B.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C.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D.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狱(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敕(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1) 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2) 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4.读了选文后,你觉得刘沆是一个怎样的人?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

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

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

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

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

”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

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

”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

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

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

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

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2.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3.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5.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骆宾王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2、拔掉心底的篱笆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

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

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

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

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

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