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燕山永久性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金羚·燕山永久性边坡支护工程工程编号:14991002编制:校核:审核:审定: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工程概况 (1)1.3工程地质条件 (1)1.3.1地质条件 (1)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2)2.1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案 (2)2.1.1支护桩施工 (3)2.1.2冠梁施工 (7)2.1.3锚杆施工 (9)2.1.4挂网及喷射砼 (11)2.2 管理措施 (11)2.2.1施工组织机构 (11)2.2.2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3)第三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3)3.1投入的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设备表 (13)第四章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投入的主要技术人员 (14)4.1劳动力计划表 (14)4.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14)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4)5.1 工程施工质量总目标 (14)5.2 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5)5.2.1质量保证体系 (15)5.2.2工程质量和所需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15)5.2.3技术保证措施 (16)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8)6.1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8)6.1.1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8)6.2 施工安全防火措施 (18)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8)6.4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18)第七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及施工进度网络图 (19)7.1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9)7.2 克服现场不利因素的措施 (20)7.3 施工进度网络图 (20)第八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20)第九章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季节施工措施 (20)9.1环境保护措施 (20)9.2文明施工措施 (21)9.3冬季施工措施 (21)9.4雨季施工措施 (22)第十章水电用量计划 (22)10.1电计划用量 (22)10.2水计划用量 (22)第十一章施工配合、承诺及合理化建议 (22)11.1与各方关系的协调配合方案 (22)11.1.1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 (23)11.1.2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供货商的组织与协调 (23)11.1.3做好与相关方的信息沟通管理 (24)11.2施工配合及保证措施 (25)11.2.1施工配合 (25)11.2.2保证措施 (25)11.3 成品保护措施及承诺 (25)11.4 合理化建议和承诺 (25)11.4.1合理化建议 (25)11.4.2承诺 (25)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6)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27)附表三:计划开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8)第一章总说明1.1编制依据1.1.1 《金羚·燕山项目支护设计方案》(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4.02)1.1.2 《金羚·燕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3.02)1.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4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1.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7 《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1.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1.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2工程概况山东金羚置业有限公司拟在燕子山西路建设金羚·燕山工程项目,因环小区道路标高比现状地表低,开挖过程中形成边坡,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标准划分,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局部为一级。
边坡长为565.2m,高为2.0-15.5m。
1.3工程地质条件1.3.1地质条件1)主要岩土层①填土(Q42ml):主要为杂填土,局部为素填碎石土及素填土。
层厚:0.20~3.60米,层底标高:128.17~151.00米。
②碎石土(Q4dl+pl):杂色,稍密,原岩成分为灰岩,次棱角状,粒径2~15厘米,含量55~60%,混褐黄色粘性土。
层厚:1.10~2.80米,层底深度:1.60~3.30米,层底标高:135.40~137.47米。
③辉长岩残积土(Q1el):灰黄色,原岩剧烈风化呈土状,具塑性。
层厚:1.00~10.40米,层底深度:1.60~10.80米,层底标高:129.08~145.32米。
3):黄绿色,密实,稍湿,原岩剧烈风化,岩芯呈细~中砂状,含少④全风化辉长岩(V5量母岩硬块。
层厚:2.50~9.90米,层底深度:6.00~10.50米,层底标高:133.56~143.81米。
3):黄绿色,密实,稍湿,原岩强烈风化呈岩芯呈粗~砾砂状,含少⑤强风化辉长岩(V5量母岩硬块,局部呈块状,短柱状,柱长4~18cm,含量约25~30%,刀插易碎。
层厚:1.00~13.00米,层底深度:2.50~13.50米,层底标高:130.26~144.32米。
3):灰绿色,坚硬,致密,岩芯呈柱状,柱长5~32cm,采取率60~⑥中风化辉长岩(V580%,RQD=40~80。
层厚:0.80~3.60米,层底深度:3.50~4.00米,层底标高:141.27~142.68米。
⑦石灰岩(O1m):根据岩石的岩性、破碎程度等情况分别描述如下:较完整中风化石灰岩:呈青灰~灰色,坚硬,致密。
细晶结构,层状构造,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
岩芯呈完整柱状,柱长3~30厘米,岩芯采取率50~85%,RQD指标一般为35~80。
根据现场出露的石灰岩判断:石灰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的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
岩层产状为37-60°∠8-15°,结合好。
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级。
因出露部位较少,不能代表场地所有地层。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周边环境及边坡高度,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制定以下施工方案:2.1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案1、定位放线:(1)利用全站仪及水准仪确定坡体的坡脚及坡顶边线(2)根据图纸,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确定BC段的平台,确定出图纸标注的框线(3)利用卷尺,水准仪等确定锚杆位置等。
(4)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需要爆破的位置及可以机械处理危岩的位置等。
2、削坡处理清除危岩、碎石、浮石,削坡整形和清除石墙,采用人工和机械进行清除。
(1)对体积大的的危岩,采用爆破法进行清除,清除的块石,经简单加工后用于修筑挡土墙和道路。
(2)削坡整形、清除危岩和石墙工程施工完成后,满足设计角度达到坡面(岩面)平整,无危岩体的要求。
3、基坑的施工程序为:设备进场及人员搭设临建→支护桩施工→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复合土钉墙、桩间土支护、支护桩锚拉施工。
2.1.1支护桩施工4-4、5-5、6-6、7-7、8-8剖面设置支护桩,桩径1000mm,根据地质条件结合支护桩设计参数,确定本工程灌注桩成孔工艺采用旋挖钻机(德国宝峨)成孔,局部人工挖孔成桩。
支护桩施工时,采用跳打,间隔至少1颗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1.1.2支护桩施工工艺(1)开工前准备①组织生产技术人员研究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找出施工中重点对待的问题。
②根据场地情况绘制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设备进场前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平整场地,修好运输道路及排水沟槽、和钢筋笼制作台。
要求钢筋笼制作场地平整宽阔。
③按甲方交付的资料检查、复核测量基线和基点,并妥善保护好。
(2)旋挖钻成孔工艺1.护筒埋置护筒宜选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板制作,护筒内径宜大于钻头直径200mm~300mm,钢护筒的直径误差应小于10mm。
护筒下端宜设置刃脚。
多节钢护筒连接宜采用焊接。
焊接接头应满足强度、刚度、及防漏的要求,必要时可焊接加肋。
护筒埋设时,应确定钢护筒的中心位置。
护筒的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倾斜度不得大于1%。
护筒就位后,应在四周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夯填时应防止护筒偏斜移位。
旋挖钻机埋设钢护筒时,应先采用稍大口径的钻头钻至预定位置,提出钻头后,再用钻斗将钢护筒压入到预定深度。
2.设备安装旋挖成孔灌注桩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作业过程中地面不得下陷,工作坡度不得大于3.5%;地面不能满足旋挖钻机接地比压要求时,应采取铺设路基板、硬化地面等措施满足要求。
移动旋挖钻机,使钻机立杆保持竖直,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20mm。
然后用钻机钻孔1.00-1.50 m,直径大于桩径200mm,用于埋设护筒。
并在四周回填粘土、夯实,防止渗透,主要是为了防止旋挖钻机提下钻过程中由于钻头对护壁稳定液和孔壁的抽吸,造成护筒底部与岩(土)层接触部位掏空的现象发生,避免护筒位移下滑。
3.钻孔要点1)采用“跳打”施工顺序,一般间隔不少于一根桩,以防止出现塌孔、缩径现象。
2)钻头选择旋挖钻机:采用螺旋钻头钻进。
3)该场地土层主要由石灰岩组成,成孔困难,施工进度慢。
开孔,严格控制泥浆的粘度、比重、含砂量,泥浆槽要尽量加长,及时清除泥浆槽内岩粉,排除废浆,保证泥浆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4)钻具和钻进技术参数: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和钻进技术参数,提高钻进效率。
5)钻进技术操作①正常钻进时泥浆比重控制在 1.05-1.20 g/cm3,为防止坍孔和缩径,除保持良好的泥浆性能外,钻进过程中及灌注砼前孔内必须保持满浆。
②旋挖钻机施工时,要注意压力表压力变化情况和钻机晃动情况,遇到阻力较大时要小心钻进,防止钻头损坏发生事故。
4.成孔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
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
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钻斗倒出的渣土距桩孔口的最小距离应大于6m,并应及时清除外运。
钻进速度应根据地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石),遇到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钻机在就位时应重新测量、定位,在成孔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
利用钻进过程中钻头对泥土的搅拌作用自然造浆,根据实际需要可对泥浆的比重进行调节,在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2~1.3 之间,泥浆在循环过程中在孔壁表面形成泥皮,它和泥浆的自重对孔壁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孔壁坍塌。
通过成孔施工,泥浆护壁效果比较好,完全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可通过掏渣筒掏渣以及给孔内加清水的方法来调节泥浆的比重,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3 以上,这样有利于钻进和孔壁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