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普通食品2015修订版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普通食品2015修订版

备案号:36 S——年代号Q/XXX 生产企业名称企业标准
Q/XXX XXXXS—年代号
代替Q/XXX XXX—年代号
普通食品标准名称
年代号-XX-XX发布年代号-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和检验方法 (2)
4 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 (3)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3)
6 检验规则 (3)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检验方法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质量要求 (7)
前言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代替了Q/XXX XXXS—年代号《标准名称》。

(说明:若需列出此项内容,则应紧接着另起一行说明本标准与代替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之处)
本标准与Q/XXX XXXS—年代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

——..................。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普通食品标准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食品标准名称)的要求和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为原、辅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经……等工艺制成的………(普通食品标准名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国标、行标和地标缩写与标准号之间空一格;标准号与标准名称之间空两格,即一个汉字的间隙;排列顺序:首先排国标、其次按标准的字母拼音顺序排列;同一国标中,按标准号的位数由小到大排列。

根据标准文本实际情况增删此部分内容!)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2006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201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2014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GB 4789.1-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201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2010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
GB 5461-2000 食用盐
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0-2012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要求和检验方法
3.1 原、辅料要求
3.1.1 食盐
应符合GB 5461-2000的规定。

3.1.2 白砂糖
应符合GB 317-2006的规定。

3.1.3 ……
应符合……的规定。

3.1.4 ……
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表2 理化指标(续)
3.4 微生物限量(注:根据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项目及其指标值;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示菌应用三级采样方式的话,参照沙门氏菌的格式编写;各类食品的微生物限量应根据相应食品类别要求设定)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
3.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按JJF 1070-2005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根据产品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保留)
4.1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GB 14880-2012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具体产品具体描述)
同一次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同一规格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每批产品随机抽取,抽样量应为检验所需量的3倍,作为检验及留样。

6.3 检验分类
6.3.1 出厂检验
6.3.1.1 每批产品须经检验,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6.3.1.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

6.3.2 型式检验
6.3.2.1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的全项目检验。

6.3.2.2 正常情况为每半年进行一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
a)停产3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b)原、辅料来源发生变化时;
c)本次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差异时;
d)更换主要生产设备时。

6.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重新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仍有一项不符合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微生物限量不合格不得复检(不需做微生物检测的产品可不作此限定)。

6.5 仲裁
在保质期内,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经双方协商,可申请相关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根据产品特性,其内容可作相应的修改)
7.1 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标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GB/T 191-2008、GB 7718-2011、GB 28050-2011(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除外)的规定。

7.2 包装
7.2.1 包装材料应符合……的规定。

(尽可能用的包装材料标准必须都列出)
7.2.2 包装要求:应封口严密。

7.3 运输
7.3.1 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且备有防雨、防晒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3.2 装卸时应轻放、轻搬,防止包装破损。

7.4 贮存
仓库必须干燥、清洁,有防潮、防鼠、防尘设施,并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共存放。

7.5 保质期
本产品的保质期为……个月。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的检验方法
A.1.1 原理
……。

A.1.2 试剂和材料
……。

A.1.3 仪器和设备
……。

A.1.4 分析步骤
……。

A.1.5 结果计算
……。

备注:若某些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江西省地方标准,企业应参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编写格式,将自行建立的检测方法在此进行详细叙述。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的质量要求
B.1 ××××
以……为原料,经……等主要工艺加工而成的××××,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表B.1的规定。

表B.1 ××××的质量要求
备注:若某些原、辅料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江西省地方标准,企业应将其应符合的质量要求(即供应商的备案有效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中技术指标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在此进行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